第1272頁
隨後的第二次可愛島會戰,日本海軍航空兵在技術上陷入到了劣勢之中。零式戰鬥機無敵的神話被美國海軍的改進版p-40戰鬥機給打破,而因為與德國的交惡,也讓美國從德國手中掌握到了第一手的零式戰鬥機資料。結果在第二次可愛島會戰之中,日本因為航空兵損失巨大被迫敗走。
這一回,日本在決戰中途島的戰役中損失了龍驤號航母,又一次證明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日薄西山。山本也最終產生了另外的一種戰術想法。他覺得海軍航空兵越來越無法維持進攻的需要,日本必須在下一次會戰中拿出更致命的戰術。
於是他受到一直在日本海軍內占大多數的戰列艦指揮官的影響,轉而開始相信,戰列艦決戰這套更成熟也對日本優勢更大的戰術上來。
他的想法非常簡單:既然海軍航空兵已經無法維持本身的優勢了,那麼就一心一意與美國海軍艦載機糾纏即可,而攻擊的任務,則交給日本海軍質量數量都占有一定優勢的戰列艦來執行,利用新式戰列艦大和號以及長門等戰艦的超級巨炮以及厚重裝甲沖入美軍艦隊之中,摧毀美國艦隊。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其實是日本海軍在另一個時空中才去過的戰術,可以說這套戰術其實在某些時候是符合日本國情的,在日本海軍窮途末路的時候使用這套戰術,也並非完全是異想天開毫無根據。
當然了,山本五十六的想法和另一個時空中二戰後期日本高層在雷伊泰灣大海戰的時候的想法還是有著本質性區別的,另一個時空中日本海軍是那艦載機當誘餌,而山本五十六的核心想法,是用艦載機去掩護戰列艦進行艦隊決戰。
這套戰術有點兒像七八十年代的冷戰時期,蘇聯海軍的作戰思路——用僅有的庫茲涅佐夫航母上的艦載機破壞美國的制空權,掩護其他軍艦用遠程反艦飛彈“拼刺刀”。不過這套戰術並非是先進的作戰思想,而是迫於手裡武器的局限做出的妥協。
另一方面,大和號戰列艦也確實讓山本五十六看到了戰列艦決戰的理由,這艘劃時代的超級戰列艦無論從裝甲厚度上,還是大炮口徑上來說,都擁有當時世界第一的實力,依靠這艘足以壓倒對手的戰列艦,總要比依靠那些已經輸了幾次的艦載機部隊要更讓人放心,不是麼?
就在日本海軍向威克島和馬紹爾群島敗退的同一時間裡,德國海軍的航母艦隊則在北大西洋上航行了一周的時間了。這支龐大的艦隊出海的目的,是為了為徹底切斷冰島與美國之間的補給線。
呂特晏斯正在看著自己航母艦隊放出的戰鬥機從甲板上起飛,德國除了一艘航母卑斯麥號在法國維修之外,剩餘的四艘航母悉數到場,現在艦隊中一共有三艘航母,一口氣放飛6架艦載戰鬥機,一點兒難度也沒有。
“元首萬歲!報告將軍,第一批負責偵查和巡邏的18架飛機都已經被派出去了,外圍的驅逐艦傳遞過來的消息,附近海域沒有發現可疑目標。”一名軍官站在呂特晏斯的身後,立正敬禮對他匯報導:“帝國號上的警戒直升機正在起飛,齊柏林號上的警戒直升機也已經做好起飛的準備了。”
“命令整個艦隊保持警戒,這條航線上要遭遇格陵蘭島上起飛的敵方飛機,注意不要進入到陸基飛機的活動半徑。”呂特晏斯放下手裡的望遠鏡,對身後的軍官命令道:“襲擊分艦隊那邊,有什麼消息麼?”
那軍官翻開了記錄本,看了看說道:“除了按時發送的匯報電報之外,沒有任何消息傳來。他們正在保持無線電靜默,按照他們事先固定的航線,有可能撞上巡邏的英國海軍分艦隊。”
呂特晏斯組織指揮的最大規模的航母編隊是4艘,現在德國又多了一艘戰列艦,整個艦隊交給呂特晏斯顯然就不太適合了,所以提爾比茨號航母與雷德爾海軍元帥號戰列艦組成了第一分艦隊,在一百多海里之外,作為游擊艦隊襲擊美國運輸線。
這個分艦隊的指揮官是海軍中將林德曼,是一名45歲的中年將領,他和呂特晏斯一樣出身海軍傳統的炮艦派系,也同樣隨著呂特晏斯的晉升而前途光明。因為在英吉利海峽之戰中表現搶眼,作戰頑強,最終被晉升為海軍中將。
他原本就是一名炮艦指揮官,現在卻隨著呂特晏斯一同轉型成了航母指揮官,也正因為他先做炮艦指揮官,又擔任過航母的指揮官,這一次被任命為分艦隊司令,負責指揮德軍的襲擊艦隊。
第三帝國的海軍這一次的任務計劃是這樣的:由襲擊艦隊攻擊並且擾亂美國運輸艦,引誘英國主力艦隊前來支援,隨後吸引對方脫出陸基航空兵的掩護範圍,用埋伏在外海的三艘航母組成的主力艦隊殲滅對手,達到重創英軍的目的。
可以看出來德軍的戰術幾乎和山本五十六擬定的決戰戰術如出一轍,只不過德軍用來決戰的是航母艦隊,日本用來決戰的是戰列艦艦隊而已。
“命令改裝過的fw-190戰鬥機掛載魚雷,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掛載航空炸彈,在機庫內待命。”呂特晏斯和山本不一樣,德國海軍從始至終就沒有擔任過奪取島嶼的作戰任務,說白了骨子裡德國海軍還是一支海上游擊隊,只不過這個游擊隊的規模有點大而已。
不需要擔任進攻任務,只是單純的負責破壞,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就是德國海軍的作戰宗旨,也差不多就是德國現如今的所有軍事行動的宗旨——陸軍也是,空軍也是,海軍同樣如此,只是單純的以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作為目標,不論防守還是進攻,無非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