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154頁

    好消息並非沒有,因為蘇聯級戰列艦的服役,蘇聯的大口徑火炮有了使用的地方,所以克里木要塞區沒有另一個時空中那些巨大的鋼鐵炮塔還有大口徑火炮,只有一些小口徑火炮充數。而且整個要塞區的地下掩體部分也因為不受重視削減了不少,至少那些幾十米深的地下工事還在圖紙上躺著。

    曼斯泰因極盡所能的準備了大炮還有彈藥,把自己的步兵武裝到了牙齒,從他的戰前準備來看,絕對是充分而且極其有針對性的。這也可見曼斯泰因絕對是有元帥才能的一名德國指揮官,他的光芒雖然被阿卡多奪取了一部分,但是依舊可以說是一顆璀璨的將星。

    隨著古德里安的g集團軍在東部地區開始猛攻,曼斯泰因也安奈不住自己想要建功立業的心情,抓起了手裡的電話,下達了全線進攻克里木半島的命令。他的麾下最精銳的步兵開始向前猛攻,排山倒海的攻勢只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就撕裂了克里木半島外圍的防線,將伏羅希洛夫元帥的紅軍士兵趕到了克里木半島地峽處苦苦支撐。

    德軍的攻擊勢頭讓朱可夫震驚,克里木半島雖然一直不接受他的命令和統轄,不過那裡畢竟還是蘇聯名義上的領土,現在克里木還有哈爾科夫同時告急,壓在朱可夫肩膀上的壓力究竟有多大可想而知。

    朱可夫也不愧是蘇聯數一數二的著名指揮官,他寫了封電報給史達林分析了現在的戰況,然後要求史達林給予他支持,讓他繼續對基輔方向展開猛攻,以進攻換進攻,用換傷的辦法來削弱德軍的有生力量。  

    之所以朱可夫敢於這樣安排作戰計劃,是因為他的前線將領,也就是現在正在進攻的,近衛軍第1方面軍的指揮官,蘇聯的另一名悍將科涅夫。這位負責進攻的將軍是政治工作出身,也是史達林最驕傲的傑作——他發掘出來的最能打仗的政工人員。

    這位讓史達林放心的將領主張繼續進攻基輔,因為他感覺到了李斯特麾下e集團軍兵力上的孱弱,所以他用最快的速度投入自己的部隊,並且說服了朱可夫提前使用了戰役預備隊,將另外一個近衛軍方面軍投入到了戰場中,而這個方面軍的指揮官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蘇聯的另一個強悍的指揮官羅科索夫斯基。

    這兩個人在另一個時空中曾經和朱可夫並稱為蘇聯紅軍的三駕馬車,足以看出他們的指揮水平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們手裡的部隊也絕對是蘇聯最精銳的存在了。重組的第1近衛方面軍,從莫斯科方向上調來的第2近衛方面軍,還有同時在另一個方向上保持進攻態勢的第3近衛方面軍,組成了新的蘇聯進攻陣營。

    而第3方面軍的指揮官,更是大名鼎鼎的華西列夫斯基將軍,同樣是一名厲害的指揮官,同樣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戰場老將。這個陣容比起上一次蘇德波蘭之戰的時候要強了不知道多少倍,可以說是真真正正上蘇聯前線的豪華全明星陣容。  

    一時間整個東線上,到處都是大名鼎鼎的指揮官,阿卡多拿著這份雙方指揮官的詳細調查報告的時候,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差不多二戰裡面最能打的將領,現在都差不多集合了起來,在東線這個還飄著雪花的時間裡,互相對自己的宿敵亮出了明晃晃的長刀。

    “這幾個蘇聯將領,都是不好對付的傢伙啊。”阿卡多在飛機上不斷的微微顛簸,他的膝蓋上,放著華西列夫斯基的簡略履歷表,而身旁安娜的腿上,放著的是羅科索夫斯基的簡略履歷,可以說這兩個人都可以算是蘇聯內部少壯派的代表人物,他們甚至比起朝氣蓬勃的第三帝國將帥團隊,還要年輕上不少。

    華西列夫斯基今年才剛滿43歲,而這個現在還名不見經傳的科涅夫現在才剛滿40歲,另一個前線將領羅科索夫斯基今年也才41歲。這些年輕的將領因為蘇聯大清洗的原因脫穎而出,已然成為了蘇聯紅軍的核心指揮集團,他們和成名更早一些的朱可夫一起,形成了進攻德國北部防線的強大力量。

    而作為德軍的前線指揮將領,李斯特同時面臨三個蘇聯牛人的發難,顯得有些疲於招架,他的集團軍本身就不是以裝甲部隊為主,現在要獨自面對數千輛得到先進坦克和精銳部隊加強的蘇聯主力方面軍,實在是有些過於勉強了。  

    就在不知不覺中,蘇聯的六名元帥悉數登場:伏羅希洛夫、鐵木辛哥、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科涅夫;而德軍更是將星雲集:倫德施泰特、李斯特、魏克斯、曼斯泰因、莫德爾、克盧格,外加一個準元帥古德里安。

    東線的血腥戰役,一拉開自己的序幕,就在一瞬間跳過了開場熱身,進入到了最慘烈也最血腥的階段。

    ☆、710冷酷

    人類歷史的展,促生了武器裝備的進步。石矛石斧的出現讓人類第一次有了真正面對危險野獸的基本能力,也讓人類在野獸的範疇中脫穎而出。

    緊接著就是青銅器這種金屬冶煉技術的出現,讓人類文明有了更高效的殺戮方式,鋒利的刀刃脫離了自然界對武器的約束,人類的戰爭第一次走向了更寬廣的領域。

    隨著漢朝羅馬等文明冶鐵工業的展,農耕國家對周邊的荒蠻放牧文明有了壓倒性的優勢,於是這些農耕文明開始遠征,亡國滅種,戰爭更加血腥和殘酷。

    之後馬鐙出現,冶鐵技術開始擴散普及到遊牧民族,於是近千年的時間裡遊牧民族因為身體強壯能騎善射對農耕民族取得了漫長的壓制優勢,戰爭的機動性隨著騎兵的展到達了冷兵器時代的巔峰。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15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