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前線的戰鬥依舊激烈,羅風一直聽到不少前線的戰況,他焦急如焚,他恨不得現在就能帶著部隊上戰場,可是這剛整訓的部隊不可能上前線,至少目前完全不可能,現在不上紅軍那會兒,隨時都要上戰場!
又過了二天,他得知郭風竟然也上戰場了,聽說還打了一個小勝仗,這讓羅風實在等不住了,難道等著郭風在自己面前得瑟顯擺不成?得瑟顯擺那也是自己在他面前,而不是他在自己面前!羅風立刻趕到了師部!
可是當他自己要請求說出來的時候,他得到的答覆就是冷冰冰四個字:“服從命令!”什麼命令?那還不是繼續整訓部隊嗎?
羅風忿忿不平回到了部隊裡,他只能把火氣撒在自己部隊裡,不僅僅*練坦克,還讓戰士們進行野外拉練,羅風的解釋就是:“我的命令就是天,你們服從也得服從,不服從也得服從,一律不想訓練的按逃兵處理!”
戰爭逐漸往中國一邊傾斜,蘇聯部隊在之前順利推進已經成了昨日黃花,如今已經步步敗退!戰爭進行了半年,半年的時間裡中國軍隊有了成熟的反坦克武器,蘇聯的坦克部隊讓中國的反坦克炮成長起來,也把一些還在審查的幹部以及專家重新回到了崗位!
坦克研製工作同樣在進行,繳獲的T34坦克以及美式福爾曼坦克,都是成為研究的對象,同時,生產坦克部件的機器也在研製之中,軍委下達的命令就是一定要合格的研製出來!起點相當的高!要麼不生產出來,要麼生產出來的坦克要與美蘇兩國齊平。
從這道命令里不難看出裡面包含了太多的主席意思,主席就是如此的好勝!
蘇聯T34坦克全重32噸,乘員4人,主武器為一門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為兩挺7.62毫米DP/DT機槍,車寬2.92米、車高2.39米,克里斯蒂懸掛裝置,Б-2-34水冷柴油發動機、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駛時速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過障礙高0.75米、越壕寬2.49米、爬坡30度、裝甲厚18-60毫米。
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著名設計師科什金的傑作。塔西諾夫為其設計了車身,採用革命性的斜面裝甲,防護能力大為提高。
包括T-34/76在內的各型蘇聯坦克也存在明顯缺陷,主要是沒有全部配備車際無線電聯絡設備,一般是幾輛T-34中只有一輛指揮坦克擁有無線電設備,坦克之間聯絡還依靠旗語。所以當編隊行進作戰時難以充分發揮坦克的優異性能,特別是遭遇突發情況時應變能力差。說到車內聯絡,由於沒有炮塔吊籃,車長還可以通過用腳踹駕駛員的後背傳達命令,左肩是左轉,右肩是右轉,中間是停止。
而美國的謝爾曼坦克主要武器是一門M3式75mm火炮,可以發射穿甲彈,榴彈和煙幕彈。在謝爾曼坦克系列的各種改進型車上,共裝有4種不同型號的發動機,變速箱為機械式,行動部分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每側6個負重輪分為3組,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前期謝爾曼坦克的火力雖略顯不足,但它的堅固,可靠和耐久性卻享譽軍界。
謝爾曼的長處在於可靠性高,易於維護和用途廣泛。有的在炮塔上加裝60管4.5英寸火箭發射器(M4管風琴);有的加裝噴火器成為噴火坦克。還有的將其主炮改為105毫米榴彈炮,加強軟殺傷能力。大戰後期則以生產裝備76毫米長身管高初速主炮的M4A3為主。而其主要缺點是火力、裝甲防禦力與德、蘇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當的差距。它的汽油發動機周圍裝甲防護尤其不足,和德軍對手對壘時極易中彈起火。因此美軍給它起了個外號——郎森“Ronson”,一種名牌打火機(其GG詞: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而作為其中中國專家之一的就要說說劉先志。軍委一位大佬指出一定要加速研製出新型穿甲彈、破甲彈,還談到山東某大學有一位名叫劉先志的火炮專家,可向他討教。而此時的劉先志,正在“五七幹校”被管制勞動,因為當年劉先志曾主持過希特勒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火炮設計,而且據說還有一大堆的“歷史問題”。“文革”一開始,劉先志就受到衝擊,不斷被批判,後來被劃為黑五類,打入另冊。
沒過多久,在吉林我軍某射擊場,新研製的破甲彈和穿甲彈,把近25厘米厚的鋼板打得彈痕累累,炸得坑坑窪窪,新型穿甲彈終於研製成功了。
北面,在蘇軍高級軍事會議上,被蘇聯“宇宙”號衛星拍攝的一摞照片攤放在會議桌上。元帥、將軍們依次看過照片後,都臉色陰沉,默然不語。崔可夫元帥捏著一張照片,仔細看了許久,才嘆息著說:“我想到一個人,他叫劉先志。以前,我以為他死了;可現在,我敢說,他肯定還活著……”
武器研製速度加快,讓蘇聯機械化部隊吃盡了苦頭!平原作戰讓蘇軍坦克部隊推進速度異常的快速,可是現在卻是截然相反,有了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讓蘇軍坦克不再節節勝利,大批的坦克部隊被消滅,蘇軍只能開始轉入防禦!
羅風率領的坦克部隊在後期加入了戰鬥!蘇軍儘管作出了努力,竭力想控制新疆攻占的領土,但是現實無情告訴他們,新疆那是守不住的!在三個師的部隊被殲滅後,右翼出現口子,蘇軍無奈往邊境潰逃!
不少蘇軍丟掉了重武器,進入大山里逃命!一年多的戰爭結束了!大部分戰鬥都是在新疆進行,新疆遭受了很大的破壞,百姓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勝利還是終究屬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