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249頁

    夏鴻升點頭道:“陛下,遼東的面積很大,不僅僅是高麗三國,繼續往北,還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您可還記得臣獻給陛下的地圖?”

    李世民的呼吸明顯的急促和粗重了起來。頓了頓,又說道:“朕知道那裡的土地還有很大,只是,朕不知其竟然有如此多的可耕之地……”

    “那裡的黑土地極為肥沃,其上種植,產量可得提高。耕地面積也極多,若以整個大唐的耕地為十,則遼東足以獨占其二三之數,絕不亞於又一個中原!”夏鴻升十分肯定的答道。

    “啪!”只聽一聲大響,但見李世民一拳砸在了跟前的桌子上,兩眼圓睜,目中發紅,咬牙切齒的擠出幾個字來:“遼東!高句麗好膽,占我遼東!”

    第939章 征伐之策

    “請陛下息雷霆之怒!”長孫無忌連忙行禮,眾臣也立刻躬身行禮,請李世民息怒。

    李道宗又道:“陛下,還是請陛下先行息怒,聽一聽夏侯有何法可行!”

    

    “夏侯提到遼東有這麼多耕地,莫不是欲以遼東之耕地,誘使百姓支持朝廷奪回遼東?”李靖到底是了解夏鴻升,已然猜出來了夏鴻升的意圖。

    “不錯。”夏鴻升點了點頭,又對李世民說道:“陛下,土地,是百姓最為渴求的東西,也是緩解土地兼併的最好辦法。此時,也是誘使百姓支持朝廷發動這一次戰爭的最好辦法。誰不希望多得到些土地呢?故而微臣的法子有三:其一,朝廷大可先行將這個數據公布出去,令百姓知道,遼東有如此多的耕地,且其原本就是中國之有,卻被占了去。其二,若能收復遼東,有願意遷戶遼東者,以其現有之地的十倍乃至於更多的倍數分田給他。其三,若要收復遼東,征伐高句麗,當以募兵取代府兵。使其志願入伍,則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徵兵給百姓帶來的影響。而募兵者,亦可以土地慕之。比方說戰爭之後,每個兵卒分地多少,其戶分地多少,戰死者其家人分地多少,等等,以激其入伍熱情。如此一來,百姓必大力支持朝廷發動這場戰爭,且全力助得朝廷打勝這場戰爭。”

    夏鴻升說完,一屋子人都陷入了思考當中。

    房玄齡笑了笑,說道:“呵呵,若是使用夏侯之法,亦可加上一條。百姓所得遼東之地,數年內免除稅賦,不是更能吸引人?”  

    夏鴻升一笑:“是極!是極!”

    房玄齡又笑了笑,轉而對李世民行了一禮,說道:“假使遼東之耕地,真有夏侯所言之多,那臣以為此策可行。此策之利有二,一可使百姓受利所驅,忘卻前隋征伐高句麗之災,支持朝廷發動征伐。百姓支持朝廷,那麼朝廷的征伐就成了順應民心,此曰人和。二可促成關中人口向遼東遷徙,開發遼東之地,並將遼東之地牢牢把握在大唐手中。”

    “陛下,遼東之地,間諜已經暗中勘測了好幾年,這幾年陸陸續續報回來的種種情報,前日方才總共核算出來,因念及事關重大,須再仔細校對,故而還未報於陛下。”段瓚看了看夏鴻升,然後走出來說道:“微臣可證明夏侯所言非虛。遼東之地,真有那麼多!”

    其實李世民已經相信夏鴻升的話,因為夏鴻升所告訴他的,向來從沒有說錯過。

    此刻聽段瓚也這麼說,心中更是篤信。

    因而也更是氣惱。

    “看看遼東都是什麼人在占著?!”李世民沉聲說道:“靺鞨,契丹,室韋,奚族,高句麗……我漢家之沃土,盡成蠻夷之地!朕必奪回遼東,諸卿再議,此戰當如何來打!”  

    一幫武將頓時興奮,一個兩個摩拳擦掌起來。

    “陛下,老臣以為,此戰當水陸並用。高建武築長城以阻擋大唐陸上兵鋒,可先以水路攻之。聯新羅以滅百濟,之後在以百濟為後,兵分兩路。一路自并州而出,一路自百濟而去。先以我朝之重臣名將於并州軍中,使高句麗以為大唐之主力應從并州一路攻伐,使其疏忽於百濟方向。爾後大唐水師從百濟登陸北上,直搗黃龍,兩相夾擊。高句麗勢必顧首不顧尾。而水師自百濟登陸之後,可留鐵甲船於原地游弋,以防新羅有二心。”李靖想了一想,率先說道。

    聽了李靖的話,一眾將軍們都頻頻頷首。

    夏鴻升也是心裡高興——幸好征伐高句麗的時間提前了不少,李靖這個開掛般的人物還沒有那麼的老。

    原本的歷史上,李世民因為李靖太過年老,而沒有帶李靖出征。李老二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這顯然是個很大的失誤。李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全能型將領,國內國外、高原戰、平原戰、沙漠戰、攻城戰、守城戰、水戰……幾乎都有打過且打勝過的經驗,可謂是百戰百勝。對於攻打高句麗這樣的國家,顯然李靖能比其它將領更好的適應,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李世民到了貞觀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六四四年,才開始征伐高句麗。當時李靖已經七十三歲,身體已經不行,走到半路不得不留下來。李世民自己,也已經四十六歲。他們二人是同一年去世的,都是貞觀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六四九年。

    若是二人當中,但凡有一人能夠再身體好些,再多活幾年,那麼徹底滅掉高句麗便不會等到那麼晚。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24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