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79頁

    課不排多不行,這些學子們沒有系統的學科基礎,一切都是從頭開始,即便如此,四年過去夏鴻升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達到後世裡面初、高中畢業的水平呢。好在,古人的學習是可以持續一生的事情,而一生的時間,總足夠他們沿著夏鴻升指出的道路去深究了。

    夏鴻升十分享受如今鸞州書院的氛圍,尤其是看見學子們懷抱著不同的書本步履匆匆的在不同的教室之間奔走時候的樣子,亦或是拿著課程表尋找自己這節課在哪個教室的時候——涇陽書院學子們的班級沒有固定的教室,某一科目在某一個教室,該上這課的時候學子們就抱著書過去——就不由的想起自己的那四年時光,頓覺親切無比。

    “屬下拜見將……山長!”夏鴻升正無限遐思的時候,一個聲音從後面傳來過來。夏鴻升回頭一看,卻是書院的門衛。

    涇陽書院的門衛不簡單——都是從大唐刀鋒裡面挑出來的!

    “恩?怎麼?”見門外過來找自己,夏鴻升有些意外,於是問道。

    那個門衛行了一禮,答道:“陛下派了人來,要召見山長過去。如今禁衛正在門衛室候著。”  

    夏鴻升點了點頭,知道這是又有事情,心說一聲,得,再見了今日的好天氣。

    隨門衛到了門衛室,見了宮中禁衛,問了幾句,便隨著禁衛一道離開了書院,往長安而去。

    賴於水泥大道的平坦和暢通,不足一個時辰之後,夏鴻升便已然出現在了宮門之前了。

    進入皇宮,得知皇帝在兩儀殿,逕自到了兩儀殿,通傳之後進去,發現只有李世民一個人了,想來,其他的大臣已經討論完了之後離去了。

    “臣拜見陛下,不知陛下傳召微臣,有何吩咐。”夏鴻升問道。

    李世民抬了抬手,王德便過去將一張黃娟拿了過來,下來走到了夏鴻升跟前。

    夏鴻升帶著疑惑從王德手中接過來黃娟,低頭一看,入眼的先是一句“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於是一下子沒控制住:“臥槽!”

    “恩?”李世民幸虧聽不懂夏鴻升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也能看得出來夏鴻升的吃驚,於是問道:“夏卿這是怎麼”

    “陛下,日本人來了?!”夏鴻升張口道:“趕緊抓人啊!”  

    “夏卿這是又說的甚子胡話?甚麼日本人,抓誰?”李世民更是一頭霧水了。

    夏鴻升這才反應過來,於是說道:“陛下,這,有倭國人到了咱們大唐?”

    李世民這才點了點頭,說道:“倭國遣唐之使者一行人兩百五十餘人,八月自山東上岸,昨日到了長安。今日朕見了倭國使節,這是其使者呈上的國書。”

    遣唐使!

    從公元七世紀初起,至公元九世紀末為止,中間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日本為了學習中國的文化,為了學習借鑑唐朝先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正可以用一句後世里一個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的話來概括,那就是:通過這種交往,日本“恰如嬰兒追求母乳般地貪婪地吸收了中國的先進文明,於是從野蠻階段,用極快的速度,不久即進入了文明階段。”

    在遣隋使和遣唐使從中國汲取了大量的文化的基礎上,日本只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奴隸制到中央集權的封建制的轉變。貞觀十九年,也就是公元的六四五年,日本進行了“大化改新”,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從經濟到政治方面進行了改革,向中國隋唐政治經濟體制學習,成為了古代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  

    若非是瘋狂而貪婪的汲取了大量的中國文化,日本怎麼可能只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中央集權?

    這幫東瀛白眼狼!

    夏鴻升很是氣惱。

    第618章 不懷好意

    夏鴻升眼珠子一轉,對李世民說道:“陛下,這些人就憑這一隻黃娟,說自己是倭國派來的遣唐使,您就信了?那萬一他們是一群膽大包天的騙子呢?這種國書微臣眨眼功夫能寫出好幾張,這上面的章印,微臣自己就能刻出來,若是這幫人只是騙吃騙喝的怎麼辦?反正也沒人能跑去倭國驗證他們不是?我看這幫人居心叵測,真假不辨,還是先統統關起來的好!”

    李世民看了看夏鴻升,說道:“使團不單有國主,亦有其國主之印信,豈能有假。”

    “國主印信也好做啊!陛下讓微臣瞅一眼,回頭今天下午微臣就給陛下做出來一個。”夏鴻升爭辯道。

    李世民有些無語的瞥了夏鴻升一眼:“其人有前隋煬帝所賜之物,不會有假。”

    “哎呀!陛下,這所賜之物就一定是真的?陛下讓微臣看看,微臣……”

    “他們還有前隋煬帝所返之書信,尚有煬帝印信及國璽,宮中有人自能辨認,又如何能有假!”李世民沖夏鴻升翻了翻白眼,打斷了夏鴻升的話:“朕看你壓根就不願以為這遣唐使是真的!”

    “恩?隋煬帝返回的國書不是已經被小野妹子給弄丟了麼?”夏鴻升哈哈一笑,兩手一拍:“陛下,他們肯定是假的!把他們……呃……”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7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