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05頁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夏鴻升繼續。

    於是夏鴻升繼續說道:“諸位伯伯也都知道,在下鄙薄,張口閉口的都好講一個利字。所以在下細細想來,若是能夠保證這些持有獨門的記憶或者其他的有用的東西的人,他們將這些獨門的東西公開之後,利益仍舊能夠得到保證,且獲利比私藏起來自己死守著獲利更多的話,那豈不是他們就不願意藏起來,反而願意拿出來了?所以,在下才想出來這麼一個辦法來,通過朝廷立下律法,以律法保護其獨有的成果,如此一來,有了朝廷的保護,這些人便敢於將自己的東西拿出來了。如此,這些人得到了利益,大唐的百姓得到了好處,朝廷也能夠對民間出現的新的技術及時獲悉,針對其用途確定是否推廣,對這些民間的技術和獨有的知識形成管控。”

    眾人聽了夏鴻升的解釋之後,點了點頭,然後又從杜如晦的手中拿過來手稿,也都先粗略的看了一遍。

    “夏侯,老夫有一個問題。”房玄齡粗略看過一遍之後,說道:“此法之中既然說了,個人所獨有之技藝或其他事物,需先行向朝廷申報,經由朝廷組織人員評審,對其進行分析和判定,確定其是否有用,確定其是否屬於申報者先有或獨有,通過之後,方可授予其專利之權,老夫對其他並無異議,只是對此,不知該由何處進行評審?”  

    “在下是這麼認為的,可以單獨成立一個聯動式的部門,人員從六部之中抽取,組成一個專門來評審專利的機構。該機構為專利的評審和簽發機構,若有人申請專利,須先將申報之項目上報,該機構按照其專利的原理和用途,再臨時調取相關方面的朝廷人員一同進行評估,若是不能通過,則予以駁回,若是能夠通過,則上報陛下,然後下發朝廷特製的專利文書,授予其對申請項目的專利權,則其申請專利成功,專利權收到朝廷和律法的保護。”

    房玄齡捋須想了想,然後點了點頭:“如此,倒也可行。若此法行之,日後專利定然多種多樣,許此部門從他部臨時調取之權,當可應對。”

    第376章 欣喜若狂

    一頓熱氣騰騰,吃的人汗流浹背的火鍋下來,李世民和三省的大佬們就已經就頒布和實施大唐專利法案完成了討論。然後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包括李世民自己在內,眾人將這部法典中間扔存有的漏洞仔細挑揀,也是夏鴻升編纂的時候用心,這種漏洞並不多。

    到夜幕降臨,眾人這才結束,李世民做出了決定,下一次朝會,就會宣布公布這部大唐專利法案,過完年,貞觀三年的元日正式開始實施。

    

    臨離開皇宮前,李世民給夏鴻升放了個假,說是他一個月來編纂出來了這部完備的法度,十分辛苦,所以讓他明日早晨可以不必早起上朝,接下來的幾天也可以在家中安心休息。夏鴻升自然巴不得了,當即謝過了李世民。

    回到家中,已經是日落之後了。

    老實說,專利法案的通過,帶給夏鴻升的高興勁兒,比之前發現治療瘧疾的藥物更大。

    這個時代,再也沒有能比他還了解先進技術的重要性的人了。

    後世裡面,中國所經歷過的苦難就是深切的教訓。兩千人的八國聯軍能夠讓十九萬的清兵潰不成軍,幾艘軍艦就能夠震懾一個四萬萬人口的泱泱大國,極盡侮辱。

    倘若沒有閉關鎖國,倘若工業革命發生在中國而不是歐洲,那不知道又會是一番如何的景象。因為沒有技術,中國吃了太多太多的虧和苦。

    正是嘗過這種劇痛,才深切認識到了這一點,後來的中國人才憋著一股勁兒,靠自己做原子彈,靠自己做氫彈,靠自己做神舟飛船,靠自己探月,靠自己做“天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科學,沒有先進技術,那就只能一打就垮,任人宰割。  

    在絕對領先的技術面前,人力、武力、努力……這些都是浮雲。數千艘的阿拉伯戰船,被拜占庭人只用幾艘破舊的民船,以石油做的希臘火燒的只堪堪逃回去了兩艘;十九萬人的天津守軍,別兩千人的八國聯軍一路追殺的潰不成軍,致使北京陷落,圓明園被焚毀……無數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例子,全都是明證。

    所以夏鴻升高興啊,大唐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立法的形式鼓勵和保護技術發明的國家,專利與其所帶來的利益,可以成為推動民眾技術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專利和其所帶來的利益,也可以有效的保護和傳承技術,或者是還未成形只有雛形的簡單科學形象和概念,使之可以進一步的發展。

    大唐將成為技術研發人員的天堂。這帶來的不僅僅是大唐境內技術的井噴,更有對其他國家的技術人員的強烈吸引。就像二戰時的美利堅吸引了無數歐洲戰場的科學家一樣,其他國家的先賢,也必定被這一片科學與技術的溫床所吸引,紛紛投身大唐。

    然而這只是第一步。技術需要靠理論的支持,而古代的中國卻恰好並沒有一套完善的形式邏輯思想,很難產生嚴密的理論武器。

    之所以回出現李約瑟難題,在古代中國沒有產生近現代科學,中國古代的一切技術只能歸結為經驗技術,而非科學技術,就是因為缺乏對科學的一種理論性的支持。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以及發現通過系統的實驗可以找出因果關係。而在古代的中國,所有的技術出現的原因都是因為在經驗的基礎上更加的有效和實用。這固然可以讓技術更加貼近日常生活,讓技術更易於投入實踐而方便人們生活。可是也就只是止步於此了,因為沒有理論的支撐,所以難以更加深入,也就難以發現其中暗藏的規律。所欠缺的,恰恰正是這種“形式邏輯體系和通過科學實驗發現因果關係”的基礎。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0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