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不過打仗哪能不死人,特別是對付韃虜,這只是個開始,今後與韃子的大戰小戰說不定還要有多少。
王爭畢竟不是那種優柔寡斷的人,傷心不久很快就想通了,想著怎麼能慰勞一番,讓自己安心的同時,也能讓戰士更加死心塌地的跟著自己。
王爭來這邊之前曾是部隊服役的士兵,這一想自然而然就聯想到兩個字——勳章。
可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一枚勳章,對所有兵士的意義十分重大,後世拿了勳章的兵士都是當成寶,掛在身上行走在外倍兒有面子,精良做工更是能代代相傳。
勳章這件事王爭不可能去問別人,這東西在後世雖然常見,但在這時候怕是他登州營的創舉,當然要細細思量。
王爭讓玉兒研墨,連兩個人續幾夜都窩在書房裡商量,登州營後來聞名於世的勳章也就是在那時定下來的,只是這東西想起來容易,真正畫起來才體會到有多費腦子。
大約是幾天後,完善的勳章草圖連同王爭的親筆文書一同下發到軍議司,經由軍議司層層下達到登州營各級將士的身上。
這勳章看著簡單,卻非經年手藝的匠戶製作不成,不倒十天的功夫便開始陸陸續續產出成品,其實模樣只比銅錢大了一圈。
這頭一種也是最為稀少的,用純金綴配點玉打制而成,一座迷你的赫圖阿拉城就刻印在上面。
這是專門為去遼東立了大功的兵士而打造,除了這三千多枚,今後即便是登州營也不再生產,圖紙都燒了,為的就是物以稀為貴。
很快,這枚純金的勳章便一一發到了戰兵們的手中,起初大家並不以為然,覺得這麼一個銅錢大小的金塊塊能值多少銀子,拿著又能有什麼用。
後來聽軍議司派來的文吏細細的講完,才是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未成想這小小一枚勳章,今後可就是他們榮譽的見證,世上只有這三千多枚,其餘的兵士們不知有多羨慕。
說是發下去讓戰兵們佩戴,但大多數有家有室的兵士哪捨得拿出來風吹日曬,趁著當周的假期便回家好好的封存起來,並且臨走時還不斷的千叮嚀萬囑咐,讓自己老婆兒子當成最重要的東西保存。
這可是自己殺韃子的榮譽見證,說是傳家寶都不為過,自然要代代相傳。
趁著這次機會,王爭也在登州營內頒行了一整套的勳章制度,除了每場戰役特製的限定勳章以外,登州營還要有上中下三種勳章,獎賞給平日操訓與任務突出的兵士。
不過只有戰役的限定勳章才是純金打制,其餘的勳章都是銀剛所造,但是這並不影響兵士們的熱情似火。
這三種分為戰鬥勳章、操訓勳章與傑出軍功勳章,圖案分別是兩把交叉的鋼刀,面目嚴謹正在操訓的披甲兵士,與一頂旌旗飄揚的軍帳。
新增的《登州營勳章軍功條例》中明確規定了三種勳章的獲得方式,勳章每三月與拉練一同結算與發配兵士,一經發下,如何處置就都是兵士們自己的事了,王爭不加干預。
本來王爭曾有些擔憂,因為這時候的人和後世不一樣,後世通用的東西在這裡不一定能吃的開,但後來卻覺得是自己多慮了。
王爭現在對兵士們的待遇可謂是全大明最好的,不僅餉銀從不間斷,月月足額發放,而且一旦入了正兵籍就有五畝田地的賞賜,這次頒行的勳章制度則讓軍士們覺得榮耀加身,歸屬感更強。
據軍官們上報,說是自打勳章制度開始實行,兵士們每每提及戰兵獲得的赫圖阿拉勳章便是眼紅不已,登州營自此武風盛行。
好比同列奔行的馬兒,只有競爭才能產出更多的良駒,兵士也是這個道理,一支軍隊如果競爭力經久不衰,那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必然直線上升。
王爭看著軍議司報上來的公文也是不斷點頭,今後日常的勳章種類要增多是一定的,但又要巧妙的控制住,既不能過多的發放,也不能發放的太少。
目前自己就只想出這麼多,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正想著,忽然從門外跑來一名兵士,也許是由於勳章制度,這名兵士跪在地上都是腰板挺直,抱拳肅聲道:
“啟稟將軍,京師欽差已到境內。”
崇禎十二年的二月二日,正值春節的前一天,欽差終於從北直隸來到蓬萊,隨同前來的不只是司禮監的人,還有幾名兵部官員。
除此之外,陪同前來的還有登萊巡撫徐人龍與萊州府一應有司官員。
王爭和登州府知府孫化龍立即帶著府城文武官員出十里相迎,接了欽差往蓬萊而去,隨行的官員足有幾百號人,徐人龍更是安排隨從僕人一路吹鑼打鼓,旗牌當先,熱鬧非常。
王爭不禁感嘆,這欽差的排場就是大。
很快,在校場內,傳旨的司禮監欽差太監小心翼翼拿出金黃色的捲軸,慢慢在半空鋪開,咳咳幾聲,尖細的喊道:
“登州府海防副總兵王爭接旨~”
“末將王爭,率登州營眾將士接旨,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爭與登萊兩府的官員立即匍匐跪下接旨,周圍的登州營將士旌旗招展,陣容更是整齊,幾乎是王爭話音剛落的同一時間便立即半跪在地,頭向地面,行迎天大禮。
“登州海防副總兵王爭,率登州營將士攻陷韃虜興京城赫圖阿拉,俘嫩哲等一干宵小奴賊,克謹、忠貞,有大功於朝,著升實授兩級,授總督登萊沿海兵馬備倭都司都指揮使,充任登萊總兵官,掌總兵大印,仍率登州營駐防蓬萊,掌登萊二府海防、備倭,糧械、兵馬調度諸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