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頁
英親王阿濟格早已陣亡,麾下原本應該駐守在遼陽一帶鎮守的正紅旗兵力在松山一戰損失過半,根本無法援救盛京。
所以此時負責守備盛京的只有左攝政代善的鑲紅旗,正紅旗一萬餘人都分散到各地鎮守,沒有時間召集不回來。
所以說,眼下盛京的城防,實際上只有八千滿八旗兵力。
代善自然知道這次入關的重要性,可邊境突然狼煙四起,到處冒火,他應付起來也是狼狽不堪,這才在情急之下向多爾袞告急。
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
眼下的局勢十分緊張,對於多爾袞來說,每一步都是刻不容緩。
滿清內部各王公貝勒剛剛商議完畢走出大帳,便見到阿巴泰和圖爾格分別帶著滿蒙騎兵呼嘯著奔出營盤,走的卻是兩個方向。
許多人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尤其是那些蒙八旗的都統和首領們,更不知道如今在自己家鄉發生的亂局,大多數人只是一頭霧水的奉令與阿巴泰前往北京。
如果他們知道草原上如今已經亂作一團,可能會就此撒丫子離開也說不定。
圖爾格抽調出來這一千的正紅旗騎兵任務同樣不輕,可以說也是九死一生,儘管吳三桂已經死了,但山海關上現如今也並不是高第獨掌大權,主要是那祁耀武負責。
這個人滿清內部許多人都沒有聽過,據說是什麼軍校一期結業的學員頭甲,能被王爭委以重任,能力想來也不會太低。
整個滿清地盤上,能調動的兵馬其實並沒有很多。
可要是不動手去打,等那土默特解決了草原上的紛爭再長驅南下,那整個局面可就要完全崩潰了,多爾袞還記得在天聰年老汗對蒙古的策略,那種委曲求全的事情沒有人想再來一次。
各旗貴人原來的矛盾都拋棄到一邊,就連豪格都被放了出來,多爾袞之所以沒有繼續壓制兩黃旗的勛貴們,就是想團結所有力量將這次危機撐過去。
至於入主中原的事,以後再說吧。
多爾袞雖然接連做了幾個策略決定,但他能確定下來的事情也不是很多。
豫郡王多鐸在朝鮮邊境鎮守,只要他在,朝鮮就算動作也只是在自家內部,威脅不到女真這邊,所以為了南邊的安定,多鐸還不能動。
如今,多爾袞只能在滿清境內各處大肆抽調丁口前往盛京一帶,想要集中力量防衛盛京,只是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齊軍已經登陸一陣子了,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多爾袞這邊焦頭爛額,身在北京的李自成也差不多。
一片石之戰雖然憑藉齊軍突然之間出現而獲勝,但大順這邊卻是慘剩,打的都差不多了,清軍和齊軍才忽然出現。
齊軍損失不少,但卻只是留駐在山海關的普通部隊,更別提還撿了阿巴泰的好,收編了夏國相和殘餘的關寧軍。
李自成卻是本部精銳被徹底打殘,帶出去近十萬的老營,本想將山海關一舉奪下再回北京登基。
走的時候北京這邊正在操辦闖王的登基大典,就等著李自成凱旋歸來登基改朝換代,誰都沒想到會是這麼個結局。
出去的精銳只回來不到三成,基本都是狼狽不堪,李自成下面的各部農民軍看他本部精銳受損,都有些不服。
但大順軍內部服從於李自成的部隊依然不少,再加上闖王的威信,最初的動亂過後,依然能壓服住這些農民軍首領。
李自成回到北京後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大順的文臣武將商議對策,軍師牛金星建議“從速登基”,定在九月初九重陽佳節在武英殿舉行登基大典。
這天,原本晴朗的北京城卻突然下起了雨夾雪,開始只是稀薄的雨霧,後來越來越濃,直到變成寒凝的雪粒。
清冷的雨絲雪粒被寒風裹挾著,抽打著人們的臉龐,讓人睜不開眼,不過即便是睜開了眼,看到的也只能是北京城上空昏暗的天空。
眾人都是愁容滿面,唯有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站在雪中,望得出了神,臉上露出喜色,老天爺真是偏向自己,剛好驗證了他昨晚的占卜:
“重九重陽,雪雨摻雜,不宜為帝。”
李自成素來聽信宋獻策的卦言,可這次卻不能再那麼做。
李自成並不知道清軍已經於前些日悄然撤軍,多爾袞趕回正在狂奔回盛京的路上,他唯一能確定的,只是王爭和多爾袞的大軍自兩面包圍過來,不日就將抵達。
大順經受一片石之戰後損傷慘重,軍心渙散,就連城內的百姓和官紳都對他們恨之入骨,李自此深信,齊軍和清軍無論哪一個,自己都沒有能力抵抗了。
這個北京城內憂外患,在李自成和大順軍將領的眼中,根本不如自己的故鄉陝西西安,畢竟,那裡是自己的家鄉,有支持自己的父老鄉親啊。
所以,撤回西安以圖東山再起,直接成了大順軍中最多的聲音,牛金星即便是與這些陝西系將領抗爭,也是有心無力。
自清晨開始,城外響了一夜的炮聲已然開始零落下來,取而代之的,是戰靴在鬆軟的雪泥中踏過的聲響。
蒼茫的天地之間,大順軍將士扛著旗幟,就如同許多天前第一次踏進這個城市一樣走過大道,但原本夾道歡迎的場面消失不見,許多人的目光也並不像起初那樣堅定。
不知為什麼,李自成沒有穿著精心準備好的皇帝服飾,還是老樣子,頭戴氈笠,身穿縹衣,騎著烏駁馬,當仁不讓的行在人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