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頁
當初袁術想自立為帝時,都提前準備了大半年。
事後袁術接受了趙風的建議,又耽擱了小半年,才讓『劉辯』登基。
何況,定都以後,還要準備修建皇宮,又是一個耗費時間的大工程。
畢竟趙風不是劉協,被曹操強制遷都到許都,皇宮什麼的,都可以隨意,反正日後可以慢慢修建也不遲。
熊大對趙風一拱手:「喏!」
說完,便退出了中軍大帳。
等熊大走後,徐庶也站起身來,走到大帳中間,對趙風行了一揖:「臣告退!」
說完,便緩緩後退到大帳門口,才轉身退出了中軍大帳。
趙風聽後,眼中閃爍了一下,徐庶居然改了自稱,已經自稱為臣!
小提示: 手機登陸m.
------------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禪讓之議
趙風知道,這算是提前恭賀自己的一種潛在賀詞。
畢竟現在時機沒到,徐庶身為聰明人,也不可能高呼『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之類的話。
時間一眨眼,便過去了一個月時間。
這一個月里,因為巨石越來越少,趙風由原本三天進攻一次長社,再次改成了五天進攻一次長社。
而由黃月英督造的中型投石器,也在這個月的中旬陸續報廢。
當然,這個報廢,只是關鍵部件報廢,需要把關鍵部位全部跟換,才能繼續使用。
如果不更換關鍵部位,也跟報廢差不太多。
雖然中型投石器全部報廢,但在連續兩個月的投石中,長社城的北城牆,已經坍塌了五處地方。
說不定便會在某個時間點,整個長社北城牆,都會全部坍塌掉。
另外,張郃、文丑、徐晃、夏侯蘭、典韋、王平等人率領的各路大軍,也都分別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根據他們的匯報,按照正常推進速度,大概再有三到五個月,便能完成趙風下達的作戰命令。
這裡的正常推進,是指的攻城時,儘可能少死士兵。
如果不計士兵是損失情況,而去選擇強攻城池,估計再有一個月,就能完成趙風下達的作戰命令。
只是這樣一來,損兵太多,趙風也有些損失不起。
畢竟拿下這些治地後,也是需要士兵來駐守的。
因為隨著趙風越來越強大,各路諸侯的心思,指不定就會發生些許變化。
有的可能會選擇投靠趙風,有的可能會去聯合其他諸侯,來共同抵禦趙風,有的覺得野心無望,甚至會選擇背叛趙風。
這天。
一哨騎跑進中軍大帳,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
「田別駕讓屬下送來各位刺史、將軍、軍師,對接受禪讓帝位一事,與定都何處之事的文書。」
說完,便從懷裡拿出好幾份文書,然後雙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哨騎身前,雙手接過幾份文書,然後轉交給了趙風。
趙風拿起第一份文書,直接開打過目了一遍,之後陸續把所有文書,全部過目了一遍。
看完後,趙風便沉吟了下來。
其中王烈與邴原的意思差不多,都表示趙風不應該接受袁耀的禪讓,而是應該等待時機,以後直接自立為帝。
因為如果接受了袁耀的禪讓,那麼之前袁術分封的各位藩王,趙風也必須要承認。
比如秦王白文,涼王馬超,吳王孫權。
馬超是承襲了馬騰的王位,孫權則是承襲了孫策的王位。
另外,還要包括禪位以後的袁耀,肯定也是要被封為某王的。
這樣一來,便不利於中央集權,以後這些藩王,都會成為隱患。
同時還舉例說明,高祖劉邦,當初是能力有限,才分封了各路藩王,但等時機成熟後,劉邦寧願背負歷史的罵名,依然選擇覆滅了那些藩王。
畢竟對於後世人來說,那些被分封的藩王,也是為劉邦的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以趙風現在的能力,完全可以一掃寰宇,不需要留下污點罵名。
而各位崔琰、田豐與各位將軍等人的意見,也差不太多。
都表示既然趙風要接受袁耀的禪讓,那麼定都就直接選擇在洛陽,反正皇宮都是現成的,只要稍微修繕一下,便可以使用。
如今治下百姓雖然生活稍微好了一點,但依然屬於困苦狀態,能減少大興土木,那自然是最好的。
另外,既然要選擇接受禪讓,也建議趙風早日返回元氏,先祭拜天地,登基為趙王。
只有郭嘉表示,趙風不應該接受袁耀的禪讓。
因為袁術是接受了『劉辯』的禪讓,之後傳位與袁耀。
如果趙風也接受了袁耀的禪讓,那麼幾十上百年後,如果出現了類似曹操這種奸賊,是不是也可以逼迫趙風的子嗣,來進行禪讓帝位。
所以郭嘉建議趙風,以後還是要更改國號、帝都,建立一個全新的帝國。
趙風之所以沉吟下來,也就是因為郭嘉的意見。
郭嘉因為身體還處於恢復當中,新鄭戰事結束後,就讓郭嘉返回洛陽去修養去了。
畢竟趙風攻入潁川郡,主要目的只是為了牽制曹操的主力大軍。
所以之前準備接受禪讓時,郭嘉並不在軍營當中。
而趙風記得,曹丕雖然『逼迫』劉協禪讓了帝位,而且把國號也改成了大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