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起奏陛下,始皇帝陛下的殉葬兵馬俑已經全部準備完畢,將於今日午時進行下葬工作。」為首的李善長出列稟奏道。
「嗯,孫乾。」扶蘇點點頭。
「微臣在。」
「你們禮部應該都籌備的差不多了吧,一會朕會攜皇后和公子參加儀式。」
「回陛下,一切萬事俱備。」孫乾很自信的回答。
扶蘇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親眼見到兩千多年前兵馬俑剛剛製造出來的樣子了。
扶蘇隨手拿起一份玉案上的竹簡閱覽起來,結果他看到一行令他十分惱怒的文字——待下葬完畢之後,三千名工匠和兩萬民夫皆活埋之!
扶蘇震驚了,這人殉制度不是早在戰國時期就飛出了嗎?
提到兵馬俑不能不說一下華夏上古先前時期的人殉制度,他是伴隨著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工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餘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4年),「止從死」,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
「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
「告訴朕,為什麼還有活人陪葬!」扶蘇冷冷地說道。
「陛下,這不是陪葬,是保密。」李善長開口解釋:「屠殺這些工匠民夫乃是為了防止泄露陪葬坑的位置而引起心懷不軌之徒的盜掘。」
《史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9年之久,兵馬俑是修築秦陵的同時製作並埋入隨葬坑內。
秦子嬰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難。據《史記·高祖本紀》、《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等史籍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兵馬俑在這場浩劫中也損毀嚴重。
後世考古發掘情況表明,一號俑坑和二號俑坑有黑色木炭遺蹟,說明一、二號俑坑的塌陷都是因為被火焚燒後造成的。
作為一名歷史系高材生,扶蘇異常清楚的記得這些殘酷史實,據說當時就是有一名工匠在完工當晚的前一天偷偷逃跑並後來投靠了項羽導致的。
但無論如何讓扶蘇眼睜睜看著這些活生生的人被活埋他做不到:「諸位愛卿,既然我大秦早已廢除人殉制度,那麼就不該再重蹈覆轍,這種僅僅為了保密而活埋工匠的做法與人殉根本沒有半分區別,現在朕下旨,午時下葬完畢之後立刻將所有工匠民夫放回家,任何人膽敢抗旨抄家滅族!」
扶蘇惡狠狠地衝著下頭主持下葬事宜的禮部一干大臣說道,他覺得這秦人是不是得了不坑殺會死病,白起長平打敗四十萬趙軍要坑殺,秦始皇看不慣儒生要坑殺,就連造墓弄個陪葬坑為了保密也要坑殺,真的是醉了。
「陛下,此事斷不可為,陵寢之類的工程一旦完工之後立刻坑殺負責建造的工匠和民夫乃是我大秦的慣例,祖宗之法絕不可廢,您要是想改變微臣第一個不答應。」扶蘇剛說完立刻就跳出來一個大臣跟他唱反調。
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是魏徵,對於他扶蘇也是沒辦法到幾點,這貨每次被扶蘇找機會教訓一頓之後消停不了幾天便會再次出來和他作對,好像前頭那些苦頭對他根本沒用。
那些大臣們剛開始幾次還擔心扶蘇真的發怒會把魏徵殺了,總會齊齊出來求情,結果時間一長發現扶蘇每次都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只會給點皮肉之苦的教訓並不殺魏徵,也就懶得管了,反而覺得是朝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事傳出去多文雅。
你們看我大秦朝堂多君賢臣明,做皇帝的從來不會讓大臣因言獲罪,做臣子的從來不擔心因為人頭落地而不敢直言犯諫!事情發展到最後除了當事人扶蘇和魏徵其他大臣們都當成笑話來看,每天上朝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扶蘇和魏徵鬥嘴,然後饒有興致的互相賭皇帝今天又開發了什麼新方法懲治魏徵的臭嘴。
「魏徵,你皮又癢了是不是!」扶蘇登時拍起桌子破口大罵。
「陛下您這話就不對了,這怎麼能是微臣皮癢呢,難道臣子們為江山社稷考慮還有錯?」魏徵不以為然的說道:「微臣這是在教您孝道,難道陛下您就不擔心因為您獨斷專行的一個舉動導致您的祖墳被刨了?」
「你祖墳才被人刨了,你全家祖墳都被人刨了!」扶蘇大怒:「來人!」
「末將在!」馬忠、諸葛瞻二將聽到陛下叫人立刻從右邊武將堆里走了出來拱手答應。
「給朕將這個沙B拖出去,用辣椒水灌十遍嗓子!」
「諾。」二將一左一右直接將魏徵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