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頁
「聽聞明人船隻搬運了小批量的貨物上岸,慣例大明與朝鮮貿易都有許多書籍。以價值高又物體小的來算,說不定就是新書上市了呢。」這般想著,宋東元也不管宋正哲還想再買些小吃,便尋著書店去了。
只是,走到熟悉的地方,卻發現此刻已然是改頭換面。一個妙趣書屋的牌子掛在當中,門庭里,都是往來的客人。
而且,這妙趣書屋的東主顯然手筆驚人,竟是將左右的門面也統統占了去。仁川本就是不大的城市,讀書識字的士子也就那麼幾個。此刻京師都在這裡晃蕩著。
「宋公……」
「宋翁……」
「宋翁也聽聞妙趣書屋了?」
……
宋東元一路招呼著,打量著書屋內的景象,不由讚嘆了一聲:「倒是好生爽利。」
書屋顯然有過新的裝修,這年頭不用膠水也沒什麼甲醛,裝修起來速度快。加上東主捨得本錢,頓時讓這原來有些破陋的書屋此刻煥發新生,敞亮寬闊,幾處窗戶沒有如這年頭常用的窗紙,而是十分大手筆的用了透亮的琉璃窗,陽光照射下來,視線極好。在這裡看書,當真也是一大享受。
當然,對於一個書屋而言,顯然最為重要的還是這裡頭能夠看到最全最多的書籍。
畢竟,這年頭可不是後世。尋常一個小學的圖書館就能藏書數千上萬冊。對於整個仁川城而言,恐怕加起來的書籍也就那麼萬把冊。
這年頭,印刷的不便讓書籍成為寶貴的存在。
這一點,顯然就是妙趣書屋可以贏得如此多士子來此的緣由。
這裡,比起此前的書店更加書籍眾多。
見此,宋東元都忍不住嘀咕了起來:「這該不是偷了明人的船吧?只不過,這麼多書……難不成明人都將貨物換成了書籍?」
看著上面一本本漢字書籍,尤其是頗為少見的史書,比如《三國志》《資治通鑑》《後漢書》,甚至還出現了被不少人認為是玩物喪志的雜書,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看到這裡,宋東元約莫明白了為何這裡這麼多朝鮮士子的緣故。
書是不便宜的,哪怕有著大明貨物免稅的便利,但漂洋過海而來,價格自然是昂貴。除非家中家底厚實的,不然許多士子都不敢去看書籍上面的價格標籤。
「《三國演義》一點二元……」宋東元知道這個元說的是大明銀元。
寶鈔雖然在大明國內開始流通,信譽也初顯穩固,但在海外,顯然還是銀子更加靠譜。尤其是在京師通過水力機械鍛造出來的銀元,製作精良,誤差極小,上面的圖案栩栩如生,甚至比起一些工藝品還要來得更加精良。
這樣的製造水準讓銀元一經推出就收到熱烈追捧。以至於甚至出現了溢價。
在海外,自然更是如此。不少人寧願花點銀子也願意兌換一些銀元出來。畢竟,這年頭做生意實在不容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簡單,可收錢還得稱量銀子,還得看成色,種種細節,不一而足,實在是讓人頭痛得很。
故而,宋東元微微一換算,很快就明白了。這得一兩五錢碎銀子呢。
對於不少手頭拮据的士子而言,花這麼多錢去買一本消遣的書顯然是極其敗家的。
但這又顯露出妙趣書屋店家的本事了。他竟是開放了租書與免費看書。
租書,一天亦是不過只需要一文錢便可。至於免費看書,那更是戳中了讀書人心中的熱情。
妙趣書屋的主人還美其名曰文學結社,只需要入社,就能在書屋內拿起書籍就看,甚至還有茶點候著。
這般條件,宋東元聽了,不由咋舌。
「這妙趣書屋的主人,當真是大手筆。只是,不知這樣的人物,我從前卻是沒有聽說過呢?難不成,也是這一行明人?」宋東元這樣想著,卻忽然見內間的一處空曠的房間裡,一個男子奮筆疾書,卻不知是寫著什麼東西。
身邊,幾個妙趣書屋的士子緊緊圍觀一旁。宋東元扯來幾個相熟的人一問,這才發現,這個奮筆疾書的男子顯然正是這妙趣書屋的主人。
「還真是個明人啊。」看衣冠,宋東元也認了出來。
這年頭,大明的衣著就是時尚。
此前中朝朝貢貿易開端的時候,中國使臣最喜愛收到的禮物就是朝鮮的布匹。但朝鮮人呢,也是喜歡來自中國的布匹。當然,情況還有些細微的不一樣。
朝鮮送出去的是原材料,中國人送回去的卻就是成品了。
也就是說,中國人送的就是成衣。
對於有些土帽的朝鮮人而言,有些衣服都不會穿,每每都要請一同前來的侍女使臣詢問如何穿衣。
自然,眼前這人是不是明人,在身周一干韓國人身旁,就十分顯眼了。
只見那氣宇軒揚的明人提筆疾書,一行字落下,無數人爭先觀看。甚至有人當場傳抄了下來。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
賈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寶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兩個字?」黛玉便說了名。寶玉又問表字。黛玉道:「無字。」寶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