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頁
這兩樣革新無疑是飛躍性發展的,但同樣,其中需要克復的技術難關也是一重高過一重。朱慈烺是商科出身不是工科出身,說一點建設性的概念可以,但具體的技術難關則必須依賴一線科研人員的智慧。
李峻聽完,卻是感覺苦笑,連連擺手,比劃著名手語。他的身邊,一個徒弟連忙翻譯:「陛下繆贊了。這一回抵達橫濱,臣也是惶恐不已。掣電銃只能說完成了一小半,只是將前裝改成了後裝,另一部分子銃的研發依舊進步緩慢。就是前一部分,也只能說勉強堪用。臣……慚愧……」
朱慈烺聞言,卻是沒有斥責。
畢竟,不管是後膛槍還是彈夾金屬定裝彈這些都是一百年後的技術。而一切槍械工藝,說到底還是需要整個工業化都初具規模才有基礎。
朱慈烺傾盡資源拔苗助長終歸會到極限,過於逼迫,反而會摧毀來之不易的土壤。
「好啦,不管如何,這一回我們都可以在這片異國土地里試驗一下兩個新的神兵利器了。先看看一個,掣電銃的列裝代號準備好了嗎?」朱慈烺寬慰了一下李峻,隨後問向一旁隨行而來的兵部侍郎張繼孟。
這是畢懋康的弟子。
畢懋康年過七旬,在原定歷史上三年前就要掛了。好在,朱慈烺知曉這一位是槍械專家,又是難得朝中高官,於是再次徵召其入主匠作大院,將匠作大院定格成了正部級單位,直接對朱慈烺匯報工作。
也許是試圖暢通帶來的心情開闊,也許是京師的醫療水平今非昔比,總之畢懋康又活躍在了科研一線之上。但他畢竟是一個七旬老人,不可能折騰得住遠洋航行。故而,這一回兩處新研發的神兵利器都交給了畢懋康的弟子張繼孟。
張繼孟原本是民政官員,就任山東布政司參議,現在有了軍械科研的部門,自然要人盡其才。
「陛下,掣電銃項目尚未結業,李先生的意思是不能用掣電銃之名。這一回新的槍械還請陛下命名。」張繼孟說。
第71章 後膛槍
張繼孟說的沒有命名的緣由朱慈烺可不相信,說白了還是想獻媚於上。畢竟,一件犀利的武器研發出來請皇帝陛下賜個威武好聽的名字往後找撥款也容易許多。大概和請領導人題詞一個性質。
朱慈烺對這事兒沒什麼興趣,反正他也知道李峻這些年的撥款都沒有短缺過。當然,底下人這點小心思也犯不著打擊,朱慈烺想了想,隨口道:「那就叫中興二式好了。不搞什麼浮誇,確定列裝又屬於同一種類的,可以延續中興型號。」
「是。臣等謹記。」張繼孟連忙說道。看來什麼神威大將軍這等浮誇風的風格以後是沒什麼出路了,他暗暗心想。
中興二號的確算得上是試驗版本,量產規模十分受限。不過,對於軍工力量越來越強大的明軍而言,哪怕只是小規模量產的試驗版本也依舊足夠三個整編近衛團配備了。
一共五千支後膛槍被送到了橫濱明軍基底。
寧威顯得很高興,他此前雖然是親衛統帥,卻大多數時候得當一個光杆司令。日本不比朝鮮,一開始沒辦法大量調集陸軍進場。
由井正雪之亂剪出了日本水師以後,情況好轉,橫濱這裡進來一個近衛團跟隨朱慈烺隨行幕府只當作沒看見。
見此,寧威又暗搓搓下令另外兩個團也從琉球國移駐橫濱。不過,為了避免過度刺激日本人,朱慈烺考慮再三,還是只待一個團,留待另外兩個團在橫濱駐紮。
中興二式下發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將士們紛紛期待。近衛團一個整編團一共一千六百人,三個團五千支中興一式步槍很快分發了下去。
日本眼下人口密度還不算高,橫濱明軍基底經歷過由井正雪之亂以後人煙稀少,直接就讓明軍圈了好大一塊連帶著山的基底。
三個團的兵力看起來很多,但撒出去以後依舊寬敞。
朱慈烺靜靜地看著手底下人撒丫子在基地里測試,信步觀察著各部對火銃的使用。
中興二式步槍的研發與小型量產跟得很緊,這也是沒辦法,日本之局的特殊背景讓朱慈烺不願意派駐大規模的兵力以免局勢失控,於是精良的武器便顯得格外重要。
這樣緊湊的時間使得這個新研發的槍械都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檢驗。好在而今明軍財大氣粗,直接拉到戰前進行測驗,不能用就全部銷毀,要是能用則是最好。
朱慈烺打量著寧威親自帶隊的這個連隊,充滿了好奇。
中興二式步槍很像是朱慈烺印象里的霍爾後裝槍,口徑十三毫米,得益於而今京師軍械工坊越來越正規化,中興二式步槍的大部分零件都是可以通用的。任意一把中興二式步槍的機槍、槍管以及其他大部分組建都可以用在另一把中興二式步槍上。
至於彈膛裝彈的構造,朱慈烺倒是看著很眼熟,十分的簡單粗狂。中興二式步槍的槍機機構包括槍機、擊發機構以及連接在機匣上的鋼塊。裝彈時,按壓槍托下方一個扳機狀彈簧掛鉤,打開槍機,然後將槍機向上抬,使膛口向上傾斜。之後向彈膛內裝填一定量的發射藥,用手指將彈丸推至彈膛的最深處。將槍機閉鎖,槍械即處於待擊狀態。
朱慈烺看著寧威試用了幾回,就聽到了無數的驚呼之聲。
「比起前裝的中興一式步槍快了好幾倍!太TM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