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頁
他十分佩服朱慈烺當初的卓絕目光,從當初的太子殿下出宮時就想到尋找工人,打造了手搖計算機,解決了算帳的問題,完成了所有人都認為不可完成的任務。
同樣,當這樣的不可能擴張到平滅內寇,擴張到滅國建奴,擴張到中華復興的時候。曾經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一點一點地飛速改變,有些變成了已經完成,有些變成了正在完成的事情。
這裡頭,除了皇帝陛下的本能才幹與一干將士們眾志成城以外,無論如何都不能繞開在大明內外如雨後春筍出現的工坊。
尤其是恆信系崛起的工坊,更是在大明的復興路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比如啟明市,曾經只是一個普通的城鎮,現在一躍而起成了儼然帝國中都的新興城市。而緣由,便是當初朱慈烺災後重建的手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黃宗羲不愧是後世流傳大明的思想家,他早已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外行看熱鬧,覺得朱慈烺當初在中原大戰李自成,獲勝之後聲勢震天。但內里,黃宗羲卻查閱文檔,實地調查之後,感覺到了許多默然無聲的驚心動魄。
戰爭固然可以解決一部分人,殺掉死了埋了就行了。
但戰後的救災才是更核心大頭的問題,要不然,當初張獻忠投降以後又造反就是例子。
事實上,中原的那些俘虜戰後並沒有再作亂。
這些人口都得到了一個較為妥善的解決,比如啟明市的蓬勃建設就需要大量人員修築屋舍,修築道路,平整路面,疏浚河道,運輸糧米等等。
當基礎建設完畢以後,已經初成規模的恆信商行便大規模參股投資工坊。啟明市不僅有大量軍工訂單,也同樣帶動了無數輕工業工坊的發展。而這些,都是遠比土地更能吸納人口的存在。
戰後擊破李自成帶來的巨量斬獲為朱慈烺提供了工坊發展的原始資金。有了資金大量開辦工坊以後,朱慈烺才能依靠著工坊的利潤,源源不斷支撐著農村的恢復。等到來年秋收,農村恢復,原本困頓於戰亂的中原兩淮自然漸漸平定。
如果依靠著此前朝堂那等免稅安農,分田分地的法子治理災後重建,必然是需要朝堂投入海量的救災物資,卻無法在來年得到補血。
因為,而今的中原兩淮、河北陝西、山東、遼東遼西以及湖廣一部分受到戰亂影響的地區,如果要按照舊式的法子救災,是定然要免稅與民生息。
只是,免了這麼一大塊的稅收來源,朝堂的財政是決計無法平衡,必然走向破產。
但按照朱慈烺的法子,卻將原本被農業社會視若累贅的難民變成了廉價的人力資源,從而讓工坊迅速發展,生產出了讓朱慈烺迅速完成火器化的軍械,更是讓恆信商行由此飛速發展,成了而今國內最大的資本集團。
這些工坊不僅提供了就業,解決了民生問題,同樣也產生了大量稅收,為朱慈烺帶來了大量利潤。稅收進國庫,利潤進內庫,這些都讓朝廷在短短五年裡實現了在農業社會看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鄭氏基於這樣的基礎,黃宗羲才敢斷定只要這些工坊主自己乖巧一些,朝廷最終會站在他們一邊。
至於舊黨如何努力,如何想……那重要嗎?
黃宗羲既不是舊黨的,也不是新黨的。他是忠誠於皇帝陛下的,他很幸運地明白,也只有在陛下這裡,他才能繼續做自己無憂無慮的思想研究,才能在中華社海量的信息,詳盡的調查里,寫出可以改變世界影響未來的鴻篇巨製。
政黨之間那些鬥爭對他而言實在引不起興趣。
黃宗羲很清楚,在大明,當官固然是實踐自己政治理想,完成人生報復的最大途徑。但在陛下手中做事一樣可以,黃宗羲就清楚地探尋到了經濟學的門檻,發現了另一條世間政治理想人生抱負的道路。
面對一個個看過來懷疑的目光,黃宗羲將中原救災與工坊強國的意義說出,在場的眾人頓時感動得兩眼花花。
這的確是讓人感動呀。
工坊與商業,對於社會主流觀點而言,都是被混在一起來談的。於是,都被斥責為末業來排斥。
在傳統儒家思想的排序之下,士農工商,大多數人更認為,工人反而比商人更加重要。
而現在,黃宗羲這個影響力極大的學者卻拿出了另一套理論。
工業強國論。
這一理論一出,可真是讓他們許多人都感動得兩眼花花,終於找到了人生知己。可謂是伯雅遇鍾子期,恨不得這會兒將黃宗羲捧起來感恩。
「黃社長這些話,可真是說到我心坎里了。我們……的確與那些低買高賣,囤積居奇的人不是一碼事呀!」
「唉,說來也是慚愧。一開始,我本來只是帶著將用不完的米麵磨了掙些錢,在荒年裡尋個安穩的日子。沒想到,後來工坊開大了,錢掙的多了。卻漸漸忘了初衷,只知道掙錢。忘了良心,忘了本分,忘了……太多啊。」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現在改,我們還來得及!」
……
「如此說,朝議上的事情,我們還真的有機會能扭轉格局……」沈萬重心中大受震動,他緩了緩,又說:「諸君,黃社長一番話,不僅是金玉良言,對沈某更是醍醐灌頂。我開辦工坊,賺錢的心思其實淡了,畢竟銀子已經夠多,花也花不出去。只是想多雇幾個老夥計,安頓一下老兵,袍澤弟兄。沒想到,一樣啊……那些工人,也是我們的同胞啊……我卻從未想過他們的處境是否艱難,待遇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