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頁
唯一不同的是,在幾人的封賞之中又多了一條:授權虎大威、陳永福以及傅如圭為大明帝國陸軍少將軍銜。
「軍銜?這卻是何物?」收到封賞,虎大威愣了。
負責對虎大威封賞的樞密院軍師顧炎武笑道:「這是聖上要革新舊制。前陣子,聖上對陸軍學院一年生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這批原本軍中骨幹受訓一年的學生授予了少尉軍銜,按照軍銜,分配到各軍任職。」
「少尉?這與校尉有何干連?」虎大威喃喃著:「這是……聖上打算革新軍中等階?」
「沒錯。軍中品級。不再單獨與文官並行。」顧炎武笑道:「百戶官是七品,縣令也是七品。但兩者的權責其實迥然不同。繼續奉行品級制,對軍中發展並無好處。」
「原來如此……」虎大威明白了。
他作為第一團的朗將,便是將軍一級。而少尉、少校便是校尉一級。比如資歷最淺的劉世傑、張德昌都是獲封少校。獨立騎兵營的劉振則是獲封上校。這是因為騎兵營前頭有獨立二字,直屬於朱慈烺統帥。
相對而言,正常的校尉一級軍官是施展邦這樣的,獲封中校。當然也有一人與劉振一樣獲封上校,那便是虎賁營校尉劉勝。這位一早就跟著朱慈烺的老兵傳言會調到飛熊團擔任朗將,故而軍銜也是上校,而且近期傳聞在陸軍學校受訓後會還會有提拔。
「虎少將再仔細看一下少將的待遇便明白了。」顧炎武的眼光之中頗為有些艷羨。樞密院事務繁忙,在朱慈烺的親自推動下才擠出時間精力試行軍銜制。既然是試行,當然就不是全軍都開始推動。這一回,只對作戰部隊進行授銜,積累了足夠的經驗與人員才會對全軍進行授銜。
在顧炎武的示意之下,虎大威打開了一個箱子。
這是一個方方正正,橫寬三五十厘米,高度二十厘米的箱子。
打開後,裡面首先是一套疊得整整齊齊的軍禮服。只不過,軍禮服的箭頭與袖口上多了一顆閃亮的金星,而肩章上則繡著日月龍紋。
摸索著軍禮服,虎大威長長吐出一口氣:「真是不大一樣啊。」
虎大威不同於徐彥琦,不是朱慈烺一手帶起來的隊伍。如果說徐彥琦是新式軍官,那麼徐彥琦就是老派武將。
對於朱慈烺登基後的大明,虎大威是有些摸不懂的。委實是新鮮的東西太多了。比如這近衛軍團的嶄新軍制,比如那賞功系統里的特一二三等功。
現在,又來了一個軍銜制。
這實在是不同於以往慣常的封官賞爵。以往武將立了大功,朝廷便大肆升官賞銀,終極一點的便是封爵。公侯伯子男,世襲罔替的富貴,每一個都吸引著大明兒郎。
只是,朱慈烺一直都頗為吝嗇賞爵。就是升官也不夠大方。虎大威本來就是總兵官,可謂是大明傳統武職系統里的頂峰。偏偏,進了新的武職系統里後,相對於以往,虎大威還可能是降職了。
如果是不知道前因後果,虎大威肯定會大為惱怒的。
但知曉了朱慈烺這一處處的安排後,虎大威心中卻多了別的意味,滿滿都是熨貼的暖意,唯獨沒有這惱怒之情。比如這威武體面的軍禮服,便讓虎大威格外愛惜。比起那寬長大袖的官袍,他更愛這英武的軍禮服。
這一身筆挺的軍禮服穿戴上去,實在是給他們這些武人長臉。
而朱慈烺呢,每一步用力也都在這長臉的法子上面。
可勁兒給武人長臉,可勁兒讓他們這些被鄙夷慣了,自暴自棄慣了的軍人挺直脊樑,堂堂正正做成了大明上下敬仰的好漢子!
又比如這新出來的軍銜制,更是將里子面子都照顧到了。
按說,武官在品級上是很容易漲的。一個文人累死累活干到內閣大學士也未必能有一品,可總兵眼下卻是極多。崇禎年間,打贏幾仗就能噌噌噌從個不知名的小將一躍而上成為武將最高的總兵官。
但實際上,這也讓武將的品級格外詬病。
這樣升得太快,其實便讓文官很是瞧不起。一個縣令與參將平起平坐,一個知府便讓總兵客客氣氣。
而縣令是七品,參將是二品。
第73章 女軍醫與她的女護士
算上正七品與正三品之間還差著的從四品與從六品,縣令與參將一共差了八個等階。但論及尊卑,縣令比起參將還要更加牛氣。
如果說亂世的時候,參將因為手握刀把子更加強大,文官則要戰戰兢兢,卑躬屈膝。文尊武卑的趨勢因此得到扭轉。那麼回歸和平時代以後,文人重新凌駕於武人之上的局面便肉眼可見將會回歸。
對於帝國統治而言,重文抑武是長治久安之際。
但朱慈烺的想法顯然不至於守成,他的眼光,是那星辰與大海。
軍銜制的推行不僅是文物平衡下的產物,更重要的一點。大明的官制下,公務員們的待遇其實十分夠嗆。
海瑞任淳安縣令一職的時候,工資經七折八扣,實際領到的是12石大米、27.49兩銀子和360貫鈔。大明的寶鈔基本上是廢紙,可以忽略不計。實際上可以拿來用的就是12石大米以及27.49兩銀子。
一般來講,一家五口一年光口糧就需要至少十五石。再算上油鹽葷腥布帛柴禾,光是保證日用就需要耗費十五兩左右的銀子。
要是隨便有一些人情往來,奉養父母,教育孩童,休閒玩樂,根本就是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