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頁
輿論之處,在越南這種地方用不上。但人才的傾向落在莫氏里,卻讓鄭梉很是不爽。
他也曾想過開科舉,只是算了一筆帳,也就失去了重視文教的心思。
太費錢了。
莫氏可以別出心裁地搞另類優勢,他卻要維持軍事上的優勢。
但大明偏偏就在這最費錢的事情上做得這般出色。他不認為這都是大明將軍費挪用後的結果。沒有一直強大軍隊是平定不了內亂與外患的。
那麼,只有一個答案可以解釋。
大明的強大超出了鄭氏等人可以理解的地步。
鄭柞雖然竭力給出了好幾個答案試圖解答大明強盛之緣由,但鄭梉心中明白,真相遠不止於此。
這樣想著,鄭梉也就決定不再管這點細枝末節,而是回歸到了這一回的正題。
「莫氏不能再留了!」鄭梉目光陰沉,他想起了四年前的失敗。
他年紀大了,沒有幾年可以好活了。就是這幾年,他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了精力與生命力的流逝。
再拖下去,他有生之年恐怕已經看不到解決莫氏的機會。阮氏畢竟已經做大到無法收場的地步,的確無能為力,但一個弱小的莫氏若是還解決不了,他九泉之下,也難以瞑目。
聽父王如此態度,鄭柞精神頓時振作起來。
他基本上已經被鄭梉委任了國內大小事務,是鄭氏的繼承人。雖然地位很高,但位置並不意味著就穩固無憂。
至於緣由,自然也是很簡單。
沒有威信。
戰爭,立下軍功,這是鄭柞立威的最好時機。
「兒臣也以為如此!」鄭柞紅光滿面:「而今明國強盛,若是讓莫氏得此時機,定然禍患延綿不絕。只有趁著明人還未反應過來,迅速滅亡莫氏,便可生米煮成熟飯。讓明人有苦說不出!況且,我官明國君臣,平素最愛計較。海外之事偏僻之事,尤其愛以得失計較。若是攻滅莫氏之後,我等言辭謙卑,作恭順之狀。自然可以讓明國熄滅怒火。到時候,再派遣兵馬挑撥阮氏,則可以求援明國,繼承莫氏於安南之位。」
聽了鄭柞這般侃侃而談,鄭梉格外開懷。
這一番言論,真不是尋常人可以說出來的。這個決斷,也做得很是難得,很是不錯。
莫氏的大靠山明國強大,那莫氏的地位也顯然得以穩固。現在,莫氏還未反應過來,自然應當迅速剿滅。若是等莫氏在大明爸爸那裡要錢要人要物更加強大,說不定反而會危及鄭氏的地位。
相反,鄭柞對於大明的外交戰略判斷也不能說錯。
對於朱慈烺而言,不管是鄭梉還是莫敬宇,都是不認識。不管是鄭柞還是莫靜喜,都沒有偏向。對他而言,這些人都是一樣的恭順,一樣的路人甲乙。自然,論及政務處置,還是以利益為準。
大明的外交戰略,首要是不允許存在邊境強國。所以,扶持一個弱小的莫朝制衡一個較為強大的鄭氏黎朝成了主旋律。
若是鄭氏吞併莫氏以後,依舊有一個阮氏可以與鄭氏互相制衡,那麼大明的外交格局依舊不受動搖,並非是不能承受的結果。只要鄭氏做足姿態,讓大明感受不到來自鄭氏的威脅,那很可能大明爸爸也不會給莫氏出頭。
畢竟,一石生米煮成熟飯,大明派兵進攻鄭氏並不是一個划算的買賣。
「鄭棟、丁文左。你們以為如何呢?」鄭梉問下在場的另外兩人。
鄭棟是鄭氏里另外一員本家大將,而丁文左則是鄭氏而今的一員後起之秀的小將。也是鄭梉認可的軍方要員。
雖然是詢問的想法,但若是鄭梉不認可,豈會有鄭氏二人的問及?
兩人都沒有疑慮,皆是躬身一禮應下:「末將以為此乃上策。」
「末將以為上佳,願為先鋒。
「好!」鄭梉撫須大笑:「此戰,以鄭柞為主將,領鄭根、鄭棟、丁文左三部兵馬,出征莫氏!」
「喏!」
……
現在是大明二八零年的三月,莫敬宇在一個半月前花了重金用了大明郵政的信鴿將國書遞去京師。
「也不知道這一策出來,能不能嚇退那鄭氏賊子……」莫敬宇說著,心裡一點底都沒有。兩個月前,鄭氏忽然間厲兵秣馬,也不顧春耕這等對於農業社會而言格外重要的時節就宣布出征莫氏。
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壞事,但鄭氏的這一手的確嚇壞了莫氏。
整個高平城內都蔓延著一股恐慌的不安。
為了解決鄭氏這個宿敵,莫敬宇一方面竭力調集兵馬,準備固守。同樣,也將另一個一勞永逸的法子給拿了出來。
「獻安南一地,舉國內附!」莫敬宇目光閃爍,這是他這一回送出去的國書主旨。
沒錯,莫敬宇要將大明拉入場內。
也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打破安南一地脆弱的平衡。面對大明這個龐然大物,哪怕以越南三國合力都未必能抵擋,更何況鄭氏只是其中之一?
當然,以明人功賞過罰的態度,應該也不會重蹈覆轍罷。
當年永樂大帝如何雄才大略,可依舊逐漸丟失了交趾。以明國君臣最重得失的心態,定然不會做虧本買賣。到時候,很大可能會以羈縻藩國之策為安南一地之道。作為帶路黨,那羈縻的本地土官還能是誰?自然是莫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