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15頁

    「戰爭……已經結束?」希爾維奧腦子轉不過來了。

    他明白,是自己猜錯了。

    中國人沒有戰敗,他們已經接受了荷蘭人的投降。這樣一來,葡萄牙人的麻煩來了……

    第53章 小弟的怨念

    科內利斯手底下的士兵們二次被俘虜了。

    或許是因為經受過一次中國人的摧殘,讓他們失去了反抗的意志。於是,希爾維奧只是簡單詢問了幾句,就將台灣戰爭的前因後果全部知曉。

    並沒有什麼焦灼的你死我活之戰,有的,只是中國人的摧枯拉朽。

    他們迅速登錄台灣,包圍了熱蘭遮城與赤嵌城。隨後,在中國人強大的威勢之下,荷蘭人使出絕招鐵甲戰象,結果被中國人的燃燒瓶輕而易舉地擊敗。

    再之後,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又輕而易舉。

    荷蘭人投降了,他們獻出了恥辱性的代價,退出台灣,又出賣了香料群島的安危,換取了中國皇帝同意賜予和平的承諾。

    結果……萬萬沒想到,終於之後以後,卻在海路上遇上如狼似虎的葡萄牙人。

    這下子就尷尬了。  

    葡萄牙公使渴望為葡萄牙人在未來對中國的貿易之中爭取有利條件,談下世界貿易協定。而葡萄牙出動的這支為數五百人的軍隊卻是想著要怎麼能夠發財。

    是以,他們一開始對台灣的戰爭並無興趣。頗為拖拖拉拉了一陣子,一直到葡萄牙人在澳門不斷勸說這才終於出發。

    若非希爾維奧忽然間發現可以有開拔費這等酬金以後,這才變得積極起來。

    就是這麼一個拖延,已然錯過了戰爭的結束,趕過來的時候,只能看著荷蘭人逃離。

    這個時候……葡萄牙人卻對荷蘭俘虜們發起了進攻。

    這就尷尬了。

    不僅是尷尬,更是引來了荷蘭人的憤怒。

    這個時候,希爾維奧忽然感覺有些心虛。這樣的心虛,不僅因為他的判斷失誤激怒了荷蘭人,還有他對大明帝國的不安。

    按照約定,他應該早已抵達台灣,加入到明軍的序列之中對荷蘭人戰鬥。

    但是,他無疑遲到了。

    正常的約會,遲到都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失格,更別提軍事行動里。大名鼎鼎的大澤鄉起義源頭不就是失期當斬的軍律麼?  

    荷蘭人無疑是這個地球里的強大國度,尤其是在歐洲,更是一號強國。葡萄牙剛剛對荷蘭的攻擊,是徹底的將科內利斯得罪,將荷蘭的尊嚴踐踏。

    這樣的仇恨,讓希爾維奧心中惴惴不安。

    葡萄牙畢竟是小國,已經衰落。如果中國與荷蘭的戰爭還在繼續,他們的加入也並無問題。但中國與荷蘭的戰爭已經結束,葡萄牙人的誤傷就顯得十分嚴重。

    一方面,中國人與荷蘭人的敵對關係已經結束,葡萄牙人拉仇恨就拉不到中國人身上。

    另一方面,哪怕是在戰時,殺俘也是極為不道德被批判的事情。葡萄牙人做的孽,顯然只能他們自己背鍋。

    這個時候,想要不被荷蘭人報復,希爾維奧只能緊緊抱牢中國人的大腿。

    只是,一想到曾經那些索要開拔費的事情,希爾維奧就感覺臉紅髮燙,急忙將準備好的書信撕掉,又嚴令翻譯把好嘴巴。猶疑再三,最終希爾維奧還是決定試一試運氣。

    不管如何,得罪了荷蘭人,葡萄牙人接下來的日子都不好過。

    在歐洲,他們很難得到聲援。唯有中國人這裡,才是他們擺脫荷蘭人報復的唯一希望。  

    「放他們走吧……」希爾維奧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士兵們依言而行,放走了荷蘭人。

    科內利斯憤怒無比,卻很快收住了自己的情緒。

    荷蘭人與葡萄牙人在整個東半球都有著複雜的利益爭端。科內利斯摸不准這到底只是一場誤會,還是刻意的針對。

    只是,無論如何,沒有武器,失去武裝的荷蘭人就是案板上的肉,隨意宰割。這個時候爆發顯然無濟於事,只有第一時間將和約簽訂,回到巴達維亞,才能讓科內利斯擁有憤怒報復的資格與本事。

    按住了憤怒的情緒,科內利斯默不作聲地帶著人急忙離開了台灣。

    與此同時,希爾維奧急急忙忙地朝著台灣島上的熱蘭遮城而去。

    那裡,已經被中國人接管。獲知的情報顯示,台灣的國民警衛隊的長官鄭成功就在那裡。

    希爾維奧連忙趕過去,但當他來到的時候,卻已經見不到鄭成功。

    鄭成功已經走了,留下來的人對這位遲到的葡萄牙人軍官毫無熱情。

    本以為能感受到好客之道的希爾維奧感覺心中惴惴,唯一讓他有點安慰的是,他手底下五百多人的基本一日三餐還算保住。只是,一想到荷蘭人那憎恨的目光,希爾維奧就感覺有些心神不寧。  

    他將事情都甩給副手,決定連忙前往大明國的首都。

    ……

    朱慈烺率領內閣樞密院有司官員在乾清宮完成了《台灣條約》的簽訂。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在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里,不會有什麼不平等條約的存在。如果說有,也只是委屈委屈外國,而絕不是中國。

    《台灣條約》也絕不是割讓台灣的條約,相反,這是中國人完整擁有台灣主權歸屬的權利。

    當科內利斯與荷蘭公使米希爾一起在《台灣條約》上簽字落筆的時候,兩人都是重重吐出一口氣,又試圖搜尋人群里的目光。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1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