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頁
李允兒聽完,卻是更加面色通紅了,聲音訥訥地,低聲道:「這種事,大君尋我來,其實也是找錯人了。況且,陛下與皇后娘娘恩愛,誰人不知,往來鴻信傳書,可是牽掛著呢。這個時候尋外室,卻也是沒心思。當然,最重要的,允兒是覺得,陛下是個做大事的人。」
「做大事?」柳英彩耐心地引導著。
李允兒點頭,作為原定歷史裡被嫁給多爾袞的朝鮮公主,李允兒其實見解獨到,也是頗有政治嗅覺:「在陛下看來,平定內憂外患,建設強盛大明。推動中華同盟,將世界置於中華範疇之中。這是青史留名的偉業,兒女情長此類,自是不多心思的。」
柳英彩有些迷茫:「中華,是怎樣的概念?」
「唔,便是漢家兒郎之域吧。」李允兒沉吟稍許,又道:「我朝鮮儒沐中華,數百年一來,亦是中華一員。不是番邦夷人,不知禮義。」
說著,李允兒感覺一陣傲然。
這就如同後世的文明世界與不文明世界一般。
「禮義……」柳英彩對於這個卻是懂了。
山門裡,一樣是尊師重道。雖然看似是世外高人,其實也一樣深受塵世的影響。若無禮義,自然也就亂套了。
中國自古以來,或許就不是什麼法制社會。比起法律,更加作為社會秩序核心的是禮儀,是道德。這是儒家的內核所在。
只可惜,伴隨著後世到了清朝,文化專制,文字獄高壓可怖,除了訓詁學這類沒有政治風險的文化研究以外,思想層面上實際上進入了一種落後。
相反,明清交際之時卻是有眾多的思想大家出現。朱慈烺毫不懷疑在中國一樣也可以出現一個思想啟蒙的大潮。
只要……這個國家依舊保持著擴張與進取的狀態。
李允兒與柳英彩自然是在朱慈烺準備的草稿之上見過朱慈烺的文章。但是,比起李允兒,柳英彩顯然許多話能認得字,卻全然不懂得意思。
但是,柳英彩覺得這些說到底,顯然還有一層隔膜。
仿佛哪裡不對勁一樣。
李允兒沉吟稍許,又道:「其實,若是英彩姐姐有空,可以去漢城江南的九龍村看看。這些年,陛下來之前,朝鮮動盪不安。胡虜進犯,江山淪陷。官府壓榨,民不聊生。陛下來了以後,便見戰亂沒有了。匪患也平靖許多,最重要那些年年會倒斃路邊的貧民百姓,也少了許多。我不懂得陛下是如何做到的。但……我覺得陛下這樣的大事,實在是不容易。」
朱慈烺要興商貿,辦工坊,又開發遼東,許多活不下去的朝鮮人都偷偷跑去了遼東尋活路。
大明經濟復甦,自然也是大量進口朝鮮物產,由此活民無數,如此總總,李允兒一個女孩子家,雖然都不明白過程,卻都知曉結果。
說完,李允兒又輕嘆了一聲:「其實,陛下也得罪了不少人。」
「嗯?」柳英彩心中一顫:「如何說。」
「陛下要做好事,活民無數。卻是斷了別人的財路……就如那興商貿,講究的是毫無阻塞,無人敲剝,無人卡要。可陛下一來,便是利劍斬髒手。誰不恨得牙痒痒?又比如聽聞陛下興遼東屯墾,更放了話,去了遼東便可入漢家籍貫。不知多少活不下去的人去了遼東,離了朝鮮。可這樣一來,自然是貴人們沒了佃戶,土地無人耕種,便是要留下人,亦是得降低租子。如此總總,誰不恨?更別說……」說到這裡,李允兒意識到了什麼閉上了嘴,道:「對了,這一回的講學,英彩姐姐準備好了麼?」
李允兒與柳英彩是李氵昊送進去的女人,為的其實也就是讓皇帝陛下對李氵昊有好印象。顯然,這就涉及到朝鮮王位之爭了。朱慈烺偏向李氵昊,自然是讓李皚惱恨。只是這些細節李允兒顯然就沒有必要與柳英彩提。
「陛下要講什麼,也不和我們提。能如何準備,只是心中不慌,處事不亂罷了。」柳英彩聽李允兒打斷對話換了話題,心中一顫,卻又微微有些放鬆,跟著換了話題,心亂如麻。
……
成均館、明倫堂。
進了成均館,在整個館內最中間的地方矗立著新擴建的明倫堂。這裡合併了另一處藏書閣,請了來自大明的設計師與工程隊,在皇帝陛下宣布要來朝鮮以後就開始修築。一連忙碌數月,今天,明倫堂到了實現它意義的時候了。
大明國皇帝朱慈烺將於今日上午十點舉行自己的講學。
皇帝陛下宣布的政策,開展兩國政治、經濟新動向,那是很常見的事情。可皇帝陛下此刻搖身一變成了學者,卻是讓不少人感覺大為新奇。
比如而今新上任的左議政金尚憲。
不同於官場裡姍姍來遲者為尊的傳統,今日的崔鳴吉抵達明倫堂格外的早。作為朝鮮朝中排前的高官,崔鳴吉同樣也想明白朱慈烺胸中所想。
畢竟,不管是中華同盟,亦或者大明中興的緣由。他都頗為好奇。更想明白朝鮮是否也有這個機會,可以再度興盛。
與金尚憲懷著同樣心情的人顯然不少,明倫堂里很快便濟濟一堂,已然擴建得足夠容納千人的大堂里坐滿以後,依舊源源不斷地有新的人進入,擁擠在過道之中。
維持秩序的成均館官員教師們忙得忙頭大汗,還好有禁衛軍親衛營的將士們維持著持續,又及時關閉了通道,這才讓堂內顯得安靜稍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