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04頁

    但朱由檢卻不想動,問題還是和之前一樣,他怕亂子。更怕朱慈烺一動,就讓士紳不再支持朱家皇朝了。但同樣,嚴酷的現實與缺乏財源的現狀讓他無法維持舊有的軍隊,也難以打造更強大的軍隊。

    想到這裡,朱由檢沉聲道:「大明既有體制上的東西,不動為好。添磚加瓦可以,但不許動搖基底。原有財賦之政就不要動了。你要開護工坊,要興商貿,朕都允了。但大運河之事,不必再動。如士紳田稅。更是不要在朕面前提。另外朕問你,若這兩個地方朕交給你代朕監權,你能否保證稅賦的問題?」

    「算上遼餉等務?」朱慈烺問。

    「這是自然。」朱由檢著急的就是這個。

    「河南為李自成所患。摧殘殆盡,百姓耕作剛啟,田賦之事恐怕無以為繼。山東一地亦是被建奴摧垮,百姓不得稍歇。若田賦可免……兒臣以為還是可以試一試的。」朱慈烺心道,大明鼎盛的時候全國天賦也就三四千萬石。朱慈烺的斬獲都能頂得上小半的全國稅賦了,還擔心不能玩一個包稅?

    只要撐過頭一年,到時候朱慈烺甚至還能大賺特賺。

    果不其然,朱慈烺這麼一說,朱由檢頓時喜上眉梢:「朕可以免河南五年田賦。免山東三年田賦。如此一來,你能否給朕一個保障?」  

    「兒臣算了。河南與山東兩地,去年不計田賦一共是一百六七十萬三千八百十九兩。兒臣可以下軍令狀!今年開始。這個數字上繳毫無問題。」朱慈烺心中頓時一喜,看來這兩處的實權從今往後,就可以由朱慈烺自行安排了。至於那麼一點錢財,在朱慈烺看來反而是毫無問題。

    朱由檢一聽,頓時大喜過望。

    此刻,他站起身來,繞著桌案拿起一封奏章,來來回回翻閱,芳霞,然後又拿起一封奏章,繼續來回翻閱。

    如是過了小半個時辰,朱由檢也不知道繞著桌案轉了多少圈子了,這才開口道:「烺哥兒,你現在以為當今時局,是攘外必先安內,還是攘內必先安外?」

    聽朱由檢這麼疑問,朱慈烺頓時凜然。

    一開始,朱慈烺是打著用內寇練兵去對付強敵的。

    畢竟,最後真正得了大明天下的還是建州女真人,而不是李自成這個獨眼龍。

    當然,朱慈烺很清楚大明君臣的心思。在他們看來,外患只是一群強盜,搶完了就跑。但縱觀史書,奪了自家天下的唯有內寇。

    按照朱慈烺熟悉的歷史,大明也的確是被李自成給攻破了京師,逼得崇禎皇帝上吊。  

    這麼一個死仇在,以至於其後南明建立也不忘記給朱由檢報仇雪恨,硬生生以一個三家之中軍力最弱的政權頂著強大的兩家為敵。

    在後世看來,南明這樣做委實不智,但換做朱慈烺去做,這樣卻有不得已的考慮。殺父之仇不報,天下人如何看待他這個位置的合法性?朱慈烺也一定會堅定舉起剿滅大順的旗幟,至多在軍事上聯合後來的大順軍抵抗清軍。

    這樣一來,接下來的戰略到底是「攘外必先安內」還是「攘內必先安外」就顯然是國策的抉擇了。

    思量良久,朱慈烺卻突然響起了一個名字:「左良玉。」

    不僅如此,還有這個平賊將軍麾下糟糕的軍紀。

    大明起了內患,賊寇固然是殺人盈野,但比起賊寇,官軍拉的仇恨更是一點都不少,甚至逼得地方百姓反而投效賊寇。

    一念於此,朱慈烺堅定道:「若依兒臣看,清軍始終是頭號大敵。至於內寇,兒臣有信心輕易平定。反而是……我大明內部,有太多太多需要整肅的地方。現在,官逼民反的例子太多了,以至於多到人心喪盡的地步。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這個前提,無論是攘外安內都無從提起!」

    朱由檢聽著,怔怔無言,良久,仿佛又掙扎了一下,他終於下了決心。  

    第5卷 監國江南

    第1章 太子監國

    「若是朕讓你去南京監國,你能確保稅賦的問題嗎?」朱由檢目光沉沉地看向朱慈烺,眼中帶著前所未有的重視。

    朱慈烺卻猛地一個激靈打了起來。

    南京!

    那裡有什麼?

    南京六部啊!

    大明開國之後的第一個首都啊,這也是南明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建立的資本啊。

    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詔令「六部政悉移而北」,正式以北平(朱棣繼位後於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為都。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出於得位不正,出於種種歷史遺留問題,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並保留了一套中央機構。

    南京和北京一樣,設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官員的級別也和北京相同。北京所在為順天府,南京所在為應天府,合稱二京府。

    雖然南京六部的權力遠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職權。主要是因為南京所在的南直隸地區轄十五個府又三個直隸州,相後世今江蘇安徽兩省及上海之地,卻不設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三司,原來三司執行的職權便由南京六部負責,其中又以南京戶部、南京兵部的權力最重。

    這也意味著,一旦朱慈烺去了南京,立馬就能復活出一套除了內閣以外的完整行政班子。

    比如南京戶部負責徵收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諸省的稅糧(此四地所交稅糧幾乎占了明帝國的一半),同時還負責漕運、全國鹽引勘合(明朝從始至終,南京戶部一直負責這一事務,其中只有2年南京戶部不負責這個事務:正德三年。劉瑾變法,由中央戶部負責,「南京引板。俱令銷毀」,但在正德五年。劉瑾被誅後戶部奏請「刷印鹽引,仍隸南京戶部」,獲得批准。此後一直未變)及全國黃冊的收藏和管理(存於今南京玄武湖)。南京戶部侍郎因此經常兼任總理糧儲。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0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