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71頁

    「是萬歲爺出宮駕臨盔甲廠嘍!」秦爺說完,提著鳥籠子就出了茶館。他知道,這茶館是歇業定了。

    果不其然,一堆碎銀子與銅板如落雨一般丟向櫃檯上。隨後,人群如奔走的鳥獸一樣奪路而出,所有人紛紛朝著東面走去。

    「這可是打贏了韃子的新皇啊!」

    「定要沾染天容,沾沾福氣!」

    「同去,同去!」

    ……

    四輪大馬車在京師的道路上緩緩碾過去,大匠們精心打造的彈簧御駕馬車的避震效果不計工本地提升到了舒適的地步。響起這些年來馬車那糟糕的避震效果,朱慈烺終於可以舒舒服服坐一趟馬車了。

    馬車從紫禁城的小門悄無聲息地走了出來,一行豪仆打扮的大內高手們警惕地看著四方所有的危險。街道各處,散步的錦衣衛密探嚴密觀察著沿途的異常。一直到進了明時坊紅藕,增援而來的親衛隊與東、南兩城衙署紛紛趕到,接力護衛。

    終於,朱慈烺平安抵達了盔甲廠。

    第18章 中興一式步槍

    這時,沿途的百姓們紛紛收到了消息,萬歲爺出宮了!  

    各處聚集的百姓將盔甲廠的地盤圍的水泄不通,彈壓的警察將里外擋成一道人牆依舊擋不住百姓們湧來的熱情。

    在工坊的主事以及兵部、樞密院等文武官員帶領之下,朱慈烺走到了門廳後的中庭里。裡面,一方碩大的牌匾蒙著紅布,等待著朱慈烺的揭開。

    朱慈烺笑著,大步走過去,將紅布緩緩撤掉。

    很快,幾個碩大的大字露了出來。

    「大明京師兵械工坊」

    也不知是誰帶了個頭,一陣鼓掌之聲響了起來。朱慈烺也是親親鼓著掌,點著頭,場景一派熱切。

    角落裡,新調入通政司的邸報主事陸慶衍奮筆疾書:「大明新元二七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身受子民愛戴的大明皇帝陛下走進了新成立的大明兵械工坊,主持了兵械工坊更名開業的揭幕儀式。儀式後,皇帝陛下親切地接見了兵械工坊的研發大匠、主事管理人員以及基層業務骨幹。對兵械工坊勇於探索,勤勞工作的精神進行了鼓勵。皇帝陛下表示:我對兵械工坊在短短時間內磨合好新舊班子,並且迅速完成生產的成績是認可的。對兵械工坊的未來,是期待的……」

    「皇帝陛下指出,兵械工坊對於大明的軍隊體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他意味著軍隊的火器化與正規化全面開展,意味著國之利器的鑄造會更加有力地支撐國防建設,更加……」  

    「皇帝陛下最終……」

    這時,新任通政司通政使李才善欣慰地點頭,道:「慶衍對於聖上指示要進行白話文宣講的領會是越來越出色了,很好。不過嘛,萬歲爺進了後院黑屋面談的事情就不要寫進邸報了。雖然聖上對邸報的建設表示了關切。可這事……事涉錦衣衛,恐怕有機密的軍事情報,就不要提了嘛。」

    李才善操著自己的四川口音講著官話,聽得陸慶衍迷瞪瞪的,不過最後點明了意思,頓時讓他明白了重要性。重重點頭,陸慶衍就這麼仍有通政使將最後一頁撕開,然後一點點撕成粉碎。

    粉碎的紙張里,斷斷續續寫著幾行字。

    「皇帝陛下宣布組建兵械工坊保衛科的組建……」

    「兵械工坊嚴格樹立保密意識,決不讓敵人尋到一絲可乘之機……」

    「對於觸犯律法的人,錦衣衛有一百種辦法將他繩之以法……」

    ……

    京師兵械工坊占地廣大,屋舍眾多。但數百年下來,諸多屋捨實際上已經老化。原先鮮麗的眼色也漸漸退去,木質的房屋顯得既是破敗又是掉份。朱慈烺一連過了三處院落,都只是留著高深莫測的笑容,一言不發。看得京師兵械工坊的主事們心中惴惴。  

    倒是一個文質彬彬,儒雅健談的男子與朱慈烺談笑風生,讓氣氛頗為活躍。

    此人,就是京師兵械工坊的總工程師,這是朱慈烺的任命。雖然毫無官銜,卻因為是朱慈烺金口玉言開的任命,身份超然。值得一提的是,縱然撇去朱慈烺的任命,一樣沒有官銜的兵械工坊主事也不敢怠慢。因為,他曾任兵部侍郎,退休前的職位是南京戶部右侍郎。不僅如此,畢懋康就是發明了燧發槍,撰寫了《軍器圖說》的那人。《軍器圖說》中羅列了各種火器、毒弩,圖文並舉,敘說軍器之製造,使用與威力。書中云:「夷虜所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

    在後世人看來,此時的大明已然漸漸開始有落後西方的架勢,在燧發槍技術上,實際上也已經悄然落後。

    但畢懋康之言卻並無大話。西方雖然技術較為先進,但大明這個統一之國家之所以沒有淪落為美洲印第安人的結局,就是因為大明的軍事實力至少還是文明國家的範疇,彼此對戰下來,絕不止於讓西方人以為可以擊敗這個龐大帝國。

    畢懋康與朱慈烺說著閒話,聊起軍械變革,說得頭頭是道,讓朱慈烺頗為讚賞。

    為此,朱慈烺也不由提起了大明陸軍學校的北遷:「陸軍學校內,朕還打算多設立幾間實驗室,將天下奇思妙想之兵械驗證,選出我大明勇士真正能用的兵械,讓兵械研發得以光大。就如同軍事理論一樣,陸軍學校里也有教師教習,將我中華數千年軍事思想的寶藏代代傳承,發揚傳習,更能讓我軍將士提高戰鬥能力!」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7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