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頁
第40章 日本小弟
天皇陛下還未見到,不過御三家倒是也在打量著朱慈烺。
所謂御三家,能夠追朔到德川家康年代。就如同劉邦為了讓自己劉氏皇位穩固分封一樣,德川家康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把全日本各地的大名按照與德川家的親疏關係分為三級。最親密的大名是與德川家有血緣關係的,他把江戶附近土地封給自己的親屬,稱為「親藩大名」。其中以德川家康的九男德川義直,十男德川賴宣,和十一男德川賴房最親,稱為「御三家」。如果將軍無子,便會從「御三家」中挑選一合適對象,過繼給將軍作養子來繼承將軍職位。
從繼承的潛規則來說,甚至可以排一個號,除了德川家光的子嗣,他們都有理論上的資格號稱是第幾順位繼承人。
面對皇帝陛下的到場,他們既是打量著朱慈烺,也是被朱慈烺打量著。
首先是德川賴宣,在紀州,也就是紀伊的德川賴宣今年四十五歲,是個看起來威嚴,有帶著親切儒雅笑容的中年男子。比德川家光還要大兩歲。但是,比起德川家光,德川賴宣倒是看起來更加精力充沛一些。歷史上,這一位活的也是比德川家光要久,還能活上十幾年呢。
他是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的第十個兒子,二代將軍德川秀忠之弟,生母為蔭山殿。
面對這位御三家的老二,朱慈烺投以一個和善的表情。
國宴進行得頗為順利,德川賴宣亦是與在場陳貞慧相談甚歡。若論漢語的流利程度,恐怕沒有人可以超過眼前的這位德川賴宣。
無他,紀州的德川賴宣可謂是御三家亦或者整個日本國里極為重視文化建設的一位大名了。
寬永三年賴宣進至從二位大納言,也正式開始了自己對所在藩國的治理。從這時開始,德川賴宣就開展了他的儒家政治構想。在他父親德川家光的影響之下,德川賴宣可謂從小就十分喜愛儒家學問,聘請了十分眾多的儒學大家。
甚至,在那個在朝鮮罵名無數的壬辰倭亂里,就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文祿、慶長之役中被俘虜的朝鮮學者李梅溪、李榮真父子就這樣被德川賴宣所聘請。至於在日本漢學名儒永田善齊、荒川景元,就更是紛紛聚集到了德川賴宣的旗幟之下。
最終,德川賴宣把日韓儒家之大成,及日本的傳統武士道與外傳的儒學整合,互相吸收,讓紀州成了日本鼎盛的文治之地。
作為一個儒家學問的專家,德川賴宣的漢文當然是一流的。這就如同後世但凡那個做科研之人,無不是熟練掌握英語。畢竟,你要研究的對象就是用英文寫作的,如果不能夠看懂英語,等於是無法學習。在這個年代,學習儒家學問也是一樣。也許有一些翻譯成日文的作品。但對於德川賴宣這樣級別的人來說,閱讀中文原著才是學習的正道。
當然,朱慈烺心中更掛念的還有德川賴宣與由井正雪的關係。
由井正雪離開日本之前,可就是與德川賴宣交往密切呀。
而且,在儒家學問的指導之下,德川賴宣也不免有馬放南山的想法。他對藩國之內的家臣與武士都進行了數次裁員,可謂是引起了一番風波的。
年紀稍小一些的就是德川賴房了。
比起德川賴宣,德川賴房顯得更加恭謹一些。看起來十分溫和,一點都沒有傳說中勇武的模樣。
朱慈烺只能說,這是一個會掩飾的人。
四十多歲的人了,不可能還會和年輕人一樣張揚自己的本性。
雖然他與德川家光名義上是叔侄,但其實年幼的時候反而與略微有些口吃的德川家光是玩伴。只不過,伴隨著年紀較大,權力的敏感關係讓人的關係不再單純。德川賴房就要顯得更有心機才能保衛自己。
畢竟,當年德川家康可是對其發出過:「要遵從二代將軍秀忠的任何指令」的遺命。德川秀忠當然已經死了,繼承將軍之位的德川家光的命令就一樣也成了德川賴房需要遵從的命令。
也許是補償,御史水戶的這一系藩主世世代代都是德川幕府的副將軍。
作為副手,很多時候都是尷尬的。
掩飾自己,不遮蓋正主的光輝是副手必須遵循的原則。
相比這兩位,留給朱慈烺印象更加深刻的則是御三家之中年紀最大的人。也就是尾張家的德川義直。
當然,在國宴之上,一切的交談都只是禮儀上的親切,並不會深入話題。
讓朱慈烺印象深刻的,是國宴結束之後。
國宴進行得很順利,大家吃好喝好,都是笑容親切。
很快,兩方就要進行高級別的官員對話了。
陳貞慧作為外交大臣帶領著明國官員團隊與日方代表松平信綱、阿部忠秋、阿部重次、酒井忠勝等人的隊伍開始洽談。
只不過,只要一看朱慈烺準備的單薄大臣團隊就知道,朱慈烺斌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望試圖在簡單的會談之中爭取更多的成果。
至於原因其實也十分簡單,兩國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朱慈烺的目標是希望深切接入到日本的權力運行之中,表面上的親善都是透露著十分強大的滲透欲望。
這一點,面對薩摩藩這樣偏遠的地方,還可以用自由貿易區的幌子讓日本人迷惑不解,無法看穿其中奧秘。
但一旦適用到日本全國,再高明的手段也無法化解這種根本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