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46頁

    江北與江南完全是兩個世界,江北一大片鹽鹼地,了無人煙,只能看到不多的水鳥在盤旋覓食,蘇三娘的過江地點是在揚州,民盟軍的登陸地點則是在海門廳,暫時王楓沒有攻打蘇北的打算,因此直接繞過城池,北上通州,再一路疾行,入淮安,過海州,經徐州入山東,從淮安府開始,都是人煙稀少,圩寨林立,幾乎每個村都有圩寨,完全是一派五胡亂華時期鄉民結塢自保的景象。

    這一天是二月十五日,全軍剛剛離開了徐州,進入山東兗州,雖然天色已經漆黑,但天空中飄著雨夾雪,地面泥濘濕滑,沒有地方展開睡袋休息,只得連夜行軍。

    戰士們身披蓑衣,吃力的推著車輛冒著雨雪前行,陸大有終於忍不住道:“總司令,自從過了鎮江,蘇南村與村之間都有道路相連,人丁稠密,路邊有亭台供人休息,可是蘇北呢?徐州號稱五省通衢,江淮水陸要衝,卻破敗至此,說實話,我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這還是第一次過江,蘇北與蘇南,僅一江之隔就是兩個天啊!”

    “哎~~”王楓嘆了口氣,無奈道:“徐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所謂守江必守淮,南北之間的交戰很容易這一帶形成長時間拉鋸,再是水陸要衝,經濟剛剛有所發展,一場戰爭足以摧毀一切,你想想,歷史上徐淮發生過多少次爭奪戰?恐怕數都數不清。  

    而江南有史可考的毀滅性戰爭不過寥寥數次,第一次是梁朝候景之亂,第二次是蒙古滅南宋,第三次是清軍下江南,有幾百年的間隔足以恢復元氣。

    除此之外,還有氣候因素,蘇北有淮河與黃河兩大水患,由於地勢低沆,一旦夏季暴雨成災,必然成千里澤國,所有的財產全部被大水沖走,因此,從各個方面來講,蘇北不如蘇南是有著深刻原因的。

    要想發展蘇北乃至皖北,除了安定的環境,首要是治水,同時*也不可忽視,蘇北魯南有兩大患,一是土匪,二是地主,這一路行來密密麻麻的圩寨看到沒有?都是地主為了防備捻子組織起的民間武裝,必須清剿,其中重點是地主,剿了地主,土匪自然消滅,如果這一次救援三娘姐順利的話,回師時我們順道攻取蘇北全境,解放蘇北人民!”

    楊水嬌不解道:“為何剿了地主土匪會自然消滅?歷來官府不都是以剿匪為主嗎?難道土匪是地主養的?”

    王楓嘿嘿一笑:“為什麼會有土匪?還不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聚眾為匪?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太平軍,還是活躍在淮北的捻子都屬於匪的範疇,官府代表地主利益的,所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我們是人民的政權,有充足的理由從源頭解決匪患。”  

    這倒不是王楓信口開河,從晚清到民國,蘇北魯南近百年來一直是鬧土匪的重災區,就連新四軍給中央的電文中也說,蘇北的民情與蘇南完全不同,可是解放後,土匪一夜之間消失,不二秘訣便是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有了地,誰還當土匪?

    要知道,當土匪是高風險,低收益的行當,被逮著就是死,而地主都是有武裝的,攻破地主的圩寨並不容易。

    “哦~~”楊水嬌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卻似是想到了什麼,連忙補充道:“我從金田轉戰到南京,幾千里的路途從未感覺不適應,但在過了江之後,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好象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具體又說不清楚。”

    “不錯,不錯,我也有!”王楓手下的兵,大體分為四塊,一是原南京綠營,以南京人為主,二是俘虜的湖南兵,三是蘇南本地人,四是來自於廣西的大腳娘們兒,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江南人,這一過江,再被楊水嬌提醒,立時都有了同樣的感覺,紛紛表示贊同。

    王楓想了想,便道:“雖然我不願意承認,卻不得不承認,你們的感覺來源於文化上的差異,南方文化傳承於魏晉,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古代中國以詩書傳家的傳統,理想主義與人文主義色彩較為濃厚,我打個比方,就拿明清兩朝來說,江浙一帶是進士的生產基地,楊水嬌你則是客家,客家保留了許多唐宋時期的文化傳統,你自己想想,你的習慣與我們在細微處沒有沒差別?”  

    第二七一章 被困臨清

    “好象是有一點!”楊水嬌側著腦袋想了想,才點點頭道:“那麼北方呢?”

    王楓解釋道:“北方先是五胡十六國,然後是五代興替,再是金元統治,這都是民族的浩劫,在為奴為狗之下,活著才是當務之急,文化方面又深受胡風影響,而胡族是蒙昧落後的代表,北方自然文化氣息不濃,實用主義占據了重要地位。

    具體到魯南蘇北,首先因為戰亂頻繁,使得當地民眾走入了兩個極端,一類是結社自保,民風剽悍,這是捻子能鬧起來的重要原因,反觀太平軍,自從金田出來一直到湖南,說句難聽話,始終磕磕碰碰,沒辦法,南方相對安定,鄉土觀念較濃,不容易動員,如果不是楊秀清當機立斷東進南京,恐怕不出數年就會被活活耗死。

    另一類則是卑躬屈膝,小心謹慎,蘇北佃農見著地主,多老遠就要點頭哈腰,面帶笑容問我某老爺好,必須帶我,不帶我當場就是一頓毒打,而在蘇南,這樣的情況很少發生,不過這與蘇南經濟發達,不種地也可以進城當僱工有著一定關係。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4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