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81頁

    關於第一首《如夢令》,大概實在是太有名了,以至於有過很多的模仿之作。

    一般人解讀這首詞,都贊它白描手法的高妙,以及最後對"爭渡"瞬間的精彩刻畫。但我覺得不然,這些只是小小的藝術技巧,只是小道。我覺得這首詞真正的奧妙應該在於這些美妙的瞬間是怎樣發生的,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瞬間都是美妙的,只要你能把那個瞬間從時間的模塊里給摳出來。所以哪怕只是發呆過程中的一個瞬間,你只要摳得出來,它也可以上升到"思想者"的高度,雕塑大師羅丹不就幹過這個事兒嗎?所以李清照這樣的才女能描摹出"爭渡"這個瞬間並不是什麼難事。

    真正讓人奇怪的是,這一切竟是在酒醉後發生的,而且作者記載的還不是一個人醉酒,而是一群人的"酒後駕船"行為。

    "爭渡",也就是不只一艘船,就算是一艘船上有兩三個人(因為她們前面在邊划船邊喝酒,一艘船上一個人那喝個什麼勁啊?),那麼兩三艘船至少也有六七個人。

    既然說"沉醉不知歸路"也就是說她們都有些醉了,但凡有一兩個清醒的,也不會"誤入藕花深處"啊!  

    要知道,這可是一幫十四五歲的少女。女孩子結伴出來遊玩是正常的,尤其是唱著《採蓮曲》泛舟在荷塘里,那是非常經典的"江南可採蓮"的景象。

    《神鵰俠侶》的開篇就寫少年時期的程瑛與陸無雙在荷塘里划船,她們也邊唱邊笑,邊剝著蓮篷、吃著蓮子,就跟李清照她們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她們沒喝酒。

    事實上,這也是李清照的《如夢令》讓這個經典的荷塘場景變得不尋常的關鍵。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李清照這個大家閨秀,她的成長曆程從小就是無拘無束的,從小就是非常健康的、自由的,甚至是自主的。

    你看都"溪亭日暮"了,還在瘋玩,還不回家,而且還是一群女伴兒喝了酒在外玩。家裡人也不著急?她老爹就允許一個女孩兒家這麼隨意?

    事實上,《如夢令》描寫的情景在李清照的少年時代那應該是一種常態,這正說明他爹李格非的家庭是教育是非常寬鬆的,非常人性的。

    要不李格非也就不會是著名的"蘇門六學士"之一了,這種性情,這種人性化的家庭教育正和他的老師蘇東坡有幾分相似。

    有人會說,那不一定啊,說不定是李清照偷著在外面喝酒,家裡大人們並不知情啊!這麼說,好像李清照就應該屬於不良少年了。  

    事實上,李清照不僅在外面玩的時候喝,在家裡也經常喝。你看第二首《如夢令》說"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就是說前一晚上喝得實在是太多了點,睡了一夜這酒勁兒還沒過去呢!所以這時候日上三竿了。

    丫環來捲簾了,李清照才突然會問,後花園的海棠花怎麼樣了?丫環說沒什麼變化,李清照說不對,有變化,應是"綠肥紅瘦"。也就是下了一夜的雨,綠葉固然肥美了,但花瓣也一定被"雨打風吹去"了。

    這種問答的過程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已經睡了一夜、睡到日上三竿的李清照這時候還是帶著幾分酒意的。也就是說她昨晚上實在是喝得太多了。

    在家裡也喝這麼多,為什麼呢?其實和她早上和丫頭對答的初衷一樣,一定是在昨夜的風雨中慨嘆著青春年華的易逝,慨嘆著時光荏冉的蹉跎,才使她"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這說明:第一,她在家中也是常喝酒的;第二,她的喝酒是她情緒發揮的一個重要途徑。

    從這兩首《如夢令》我們不難看出李清照成長的少女時代的健康與活潑,是酒體現了她獨立自主的個性,體現了她豐富而敏銳的情感特性。

    婚後的李清照還是一如既往地愛喝酒,幸好,她找了一個和她情投意合、和她一樣愛喝酒的丈夫。  

    有一段時間,李清照作為元佑黨人的後代被朝廷明令不准住在京城,她只得孤身回到老家山東明水。夫妻分居兩地,她分外思念自己的丈夫,就寫了這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

    趙明誠一讀之下,感覺寫得真是太好了。老婆大人太有才了,而自己作為一個太學生,怎麼也不能比老婆差啊。就起了好勝之心,關起門來"閉門造詩",一口氣寫了五十多首詩詞,然後把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也夾雜在其中拿給朋友陸德夫請他品鑑。

    陸德夫跟趙明誠夫婦都是好朋友,細細品鑑之後,向趙明誠表示祝賀,說這一回你寫的詩詞絕對不比你老婆差,終於可以超過你們家那位大才女了。

    其中最好的三句就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聽了這話,很高興。為什麼呢?一是徹底佩服了李清照的才學,二是為擁有這樣有才氣的老婆而慶幸。作一個甘拜下風的丈夫,這也可以看出趙明誠這個男人的可愛之處的。

    後來"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就成了後人傳頌的經典中的經典。但我以為,這三句話固然經典,但若沒有前兩句的鋪墊,境界也不會如此絕妙。為什麼"人比黃花瘦"呢?是因為"消魂";那為什麼會"消魂"呢?是因為"東籬把酒黃昏後"--又喝酒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8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