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譚嗣同等幾個人再次跪倒見駕,光緒興奮道:「好好!有了諸位先生的鼎力相助,朕不愁新政不成!」
光緒接著說道:「廣廈,既然摺子已經寫好,還請拿來我看,朕是一刻都難以等待下去了。」
康有為命人取來摺子,遞給光緒,說道:「皇上,這就是臣近日擬定的《應詔統籌全局折》,請皇上過目!」
光緒帝接過《應詔統籌全局折》觀看:
「(光緒二十四年)正月初八日(1898年1月29日)具奏奏為應詔陳言,乞統籌全局以救危立國。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頃者德人割據膠州,俄人窺伺旅大,諸國環伺,岌岌待亡。
……
臣愚嘗斟酌古今,考求中外,唐虞三代之法度至美,但上古與今既遠。臣願皇上日讀孟子,師其愛民之心。漢唐宋明之沿革可采,但列國與一統迥異,臣願皇上上考管子,師其經國之意。若夫美法民政,英德憲法,地遠俗殊,變久跡絕,臣故請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為政法也。然求其時地不遠。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書佳書,墨跡尚存,而易於臨摹,如宮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鋪設,則莫如取鑑於日本之維新矣。
……
皇上若決定變法,請先舉三者。……
近泰西政論,皆言三權:有議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權立,然後政體備。以我朝論之,皇上則為元首,百體所從,軍機號為政府,出納王命,然跪對頃刻。未能謀議,但為喉舌之司。未當論思之寄。若部寺督撫,僅為行政之官,譬於手足,但供奔持,豈預謀議。且部臣以守例為職,而以新政與之議,事既違例,勢必反駁而已,安有以手足而參謀猷哉?近者新政,多下總署,總署但任外交,豈能兼營商務?況員多年老,或兼數差,共議新政,取決俄頃,欲其詳美,勢必不能。若御史為耳目之官,刑曹當司法之寄,百官皆備,而獨無左右謀議之人,專任論思之寄。然而新政之行否,實關軍國之安危。而言者妄稱施行,主者不知別擇,無專司為之討論,無憲法為之著明,浪付有司,聽其抑揚,惡之者駁詰而不行,決之者倉卒而不盡,依違者狐疑而莫定,從之者條書而不詳。是猶范人之形,有頭目手足口舌身體,而獨無心思,必至冥行蹢埴,顛倒狂瞀而後已。以此而求新政之能行,豈可得哉?故制度局之設,尤為變法之原也。然今之部寺,率皆守舊之官,驟與改革,勢實難行,既立制度局總其綱,宜立十二局分其事:
一曰法律局。外人來者,自治其民,不與我平等之權利,實為非常之國恥。彼以我刑律太重而法規不同故也。今宜采羅馬及英美德法日本之律,重定施行,不能驟行內地,亦當先行於通商各口。其民法、民律、商法、市則、舶則、訟律、軍律、國際公法,西人皆極詳明,既不能閉關絕市,則通商交際勢不能不概予通行。然既無律法,吏民無所率從,必致更滋百弊。且各種新法,皆我所夙無、而事勢所宜,可補我所未備。故宜有專司,采定各律,以定率從。
二曰度支局。我國地比歐洲,人數倍之,然患貧實甚,所入乃下等於智利希臘小國,無理財之政故也。西人新法,紙幣、銀行、印稅、證券、訟紙、信紙、菸酒稅、礦產、山林、公債,皆致萬萬,多我所無,宜開新局專任之。
三曰學校局。自京師立大學,各省立高等中學,府縣立中小學及專門學,若海、陸、醫、律、師範各學,編譯西書,分定課級,非禮部所能辦,宜立局而責成焉。
四曰農局。舉國之農田、山林、水產、畜牧,料量其土宜,請求其進步改良焉。
五曰工局。司舉國之製造機器美術,特許其新制而鼓厲之,其船舶、市場、新造之橋樑、堤岸、道路成屬焉。
六曰商局。舉國之商務、商學、商會、商情、商貨、商律,專任請求激厲之。
七曰鐵路局。舉國之應修鐵路,繪圖、定例權限咸屬焉。
八曰郵政局。舉國皆行郵政以通信,命各省府縣鄉,咸立分局,並電線屬焉。
九曰礦務局。舉國之礦產、礦稅、礦學屬焉。
十曰游會局。凡舉國各政會、學會、教會、遊歷、遊學各會,司其政律而鼓舞之。
十一曰陸軍局。選編國民為兵,而司其教練。
十二曰海軍局。治鐵艦練軍之事。
十二局設,庶政可得而舉矣。然國政之立,皆以為民,民政不舉,等於具文而已。
……
猶慮強鄰四逼,不能容我從容圖治也。且我民窮國匱,新政何以舉行?聞日本之變法也,先行紙幣,立銀行,財源通流,遂以足維新之用。今宜大籌數萬萬之款,立局以造紙幣,各省分設銀行,用印度田稅之法,仿各國印花之稅,我地大物博,可增十倍。然後郡縣遍立各種學堂,沿海皆設武備學院,大購鐵艦五十艘,急練民兵百萬,則氣象丕變,維新有圖,雖不敢望自強,亦庶幾可以自保。
臣愚夙夜憂國,統籌大局,思之至詳。其能舉而行之,惟皇上之明;其不能舉而行之,惟諸臣之罪。時阽國危,謹竭愚誠,伏乞皇上聖鑒。謹呈。」
...
第三百三十一章 維新變法 定國...
光緒帝手捧著《應詔統籌全局折》,心中一陣激動,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珠玉之詞啊,康有為的拳拳忠心,眾學子的真知灼見,都在這上面體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