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女主臨朝(之波瀾)
正當朝中大臣們自覺的分成倆黨,一黨自覺的想著皇后靠攏,另外一黨則在王蕎的帶領下正在想著怎麼找麻煩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這件是最早的徵兆起源於淑之手下的田莊、山林、漁場等產業,由於接受了大元皇室的私產,淑之早在聶政沒有登記的時候就開始把原來自己的田莊裡的老人們紛紛提干成了小頭頭腦腦,然後直接作為骨幹下放到大元的各地的皇家產業之中,尤其這些人都是軍眷,而且是成戶成戶的遷徙去的,一次遷徙至少上百戶互相守望相靠,自主權大,而且都具有不小的戰鬥力。那是,都是軍眷,這個時間的家裡頭都以人丁興旺為美,很少有家中就只有一個兒子的情況發生,一般都四五個,當然若是窮苦,能活下來的就少,即使都活下來了身體也不好,畢竟長期缺乏營養,還能夠長得壯實那真是太少了。
但是他們是跟著聶政和王淑之的軍眷啊!!~這倆年多以來,就照著王淑之給那優惠條件和餐補福利,這些軍眷們雖然過的比不上聶政麾下的那那些軍事們,但是各自生活水平那也是非同一般的高啊,尤其在淑之提倡的以家庭為單位兼營各種捕魚、捕獸、揉皮革、織布等等各種手工小作坊中,並且同意收取原料,並且同意收集各種半成品再次做深加工,美化包裝,最後利用銷售渠道把這些重新打造成精美物品的大小
商品販賣出去。
由於整個大元的皇家田莊、礦山等產業遍布整個大元各郡,所以淑之更是第一次在整個大元構造了銷售網絡,設置了一級二級銷售網點及倉儲中心。
這種特別新奇的銷售渠道的設置,本來即使淑之下令,在她想來,幾個月之內應該也是沒有什麼成效的,畢竟是新興事物,有不在她跟前,都是一群古人,思想僵化,又沒有盈利的參照樣本,就連淑之這樣覺得自己很有能力的,也覺得在這個個時代推動這種經營模式沒個一倆年也沒指望能有顯著的收益。
可是淑之顯然是低估了她派遣到各地的軍眷們骨幹作用,和這些軍眷們對她的幾乎是偶像大神一般的崇拜和堅定信心。由於淑之此前曾經屢次讓他們震驚和見識了什麼叫做資產的成幾何倍數的膨脹,以及他們這倆年來實打實的真金白銀的收入。所以這群人都特別的信賴淑之的話,但凡是淑之決定的即使別人都說是錯的那也是對的:但是是淑之決定要做的,即使別人都說不可以他們也堅決把他實行了。
而且這群傢伙由於是軍眷出身,武力值還強,而且還是百戶大夥,跟其它附近的各處徵調過去的軍眷小團體們還互相的呼應,不停的吸納發展,這些被他們接手的皇家產業,幾乎是在日日變化,不過幾個月內有些基礎好的已經開始急劇的收攏資金,那些基礎差的很多也盈利在望……………,各種勝利的消息開始從各個的基點一層一層的上報。各地的縣級單位上報到州級單位之後,州級要重新核查,確認無誤之後才能再上報到郡級單位,郡級單位同樣必須經過核查才能向上京皇宮中呈報,所以淑之得到消息就更加的晚了……
可是就在淑之沒有得到這個消息之前,一場詭異的遍及全國的百姓騷亂就開始了……這場百姓騷亂一開始就是零星的,很多百姓都看到了皇家田莊和其它產業中雇員們的變化,好多人就根本坐不住了,這種不滿越來越大,抱怨越來越多。終於演變成小股的百姓騷亂升級,有能力的就脫離原來的主人,趕著就各地的皇家產業中做工,沒能力就逃離原來的主人,跨越州,跨越郡逃離到遠離原本主人勢力範圍的地方然後轉戰到皇家產業之中。由於淑之的計劃是自行自主發展,但是不要飄離總的計劃…。於是乎,各地的軍眷們更加肆無忌憚的收納各行各業的經營發展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畢竟盈利的五分是要上繳的,倆分截留以供後續發展,另外三分是他們每月每年的分紅。
話說娘娘這分紅太讓人哈皮了,木有人不喜歡它的。縱然這個參加分紅的人是要簽訂軍令狀(其實就是簡易合同),最後還要按手印,但是大家還是積極踴躍的按了。
這都是為毛呢,為毛他們都能那麼速度的接受淑之給予的新安排和新計劃以及各種新生事物呢?還不是銀子鬧的,比如淑之在上陵邑扶搖城的就是一個大宅子和十幾個田莊子和商鋪,一年的收益加在一起不過萬把倆銀子:後來淑之下手改革之後,這個數字就開始成倍的增長,最明顯的就是到了虞州府城,聶家的產業在淑之的手裡一下*拓展到田莊幾十處,軍眷人口發展到幾千人,最後最多的時候甚至超過萬人房產幾十處,商鋪十幾處。這才多長時間啊,不到一年呢。
接著再到銅灣,淑之聽著大肚子一手搞出了陶山煤礦,兵器坊和其它各種手工業規模化的商業統銷渠道也就是最早起的商業銷售渠道。然後才更加出彩的發展了出了護衛的選聘制度,各地世族和富紳收攏二三流的護衛和家丁,最頂級的被推薦招錄到聶政身邊去,至今這個制度仍在健康的運行著,在隴右郡中那個火呀!!~
後期聶景的人馬到了銅灣城,帶來了大筆的資金和軍眷,同樣淑之跟聶政到了大延山,為了讓這數萬的精兵和陸續到來的十幾萬軍眷都能安居樂業,淑之再次大規模發展,並且在大延山一地再次開發出第二個跟銅灣類似的產業帶,並且調集了不少軍眷到那邊做頭頭腦腦的幾層小
管事兒們。結果沒幾個月,淑之再次整的有聲有色,讓世人認識到了她卓越家族產業經營運轉能力,這些聶家的軍眷們和聶家軍的兵士甚至開始暗中稱呼自家的矚目大人是聚財天女。太帥了,實在是太能摟錢了,那單日摟上來的金銀據說都晃huā人的眼睛。
淑之的這幾次產業規模的三級跳,徹底開拓了這些軍眷們的眼睛,讓他們對自家主母大人確定信心……
所以當各地皇家產業忽然開始井噴一樣的回收各種先期投入的金銀的時候,各種銀票和押運的銀車開始成群結隊的出現在上京之中。
這群人,由於都是聶政的嫡系軍眷,大家不是認識,就是至少混個臉熟,再不濟,還有皇家的標誌好認吧,所以路上合併到一起趕向上京的特別的多。他們一隊有一隊帶來了金銀充入了內庫,頓時讓淑之的資金緊張問題得到了緩解,但是他們這樣的隊伍一路行來卻也把淑之在各地皇莊的新政給傳播開來。
皇后娘娘乃是天上地下舉世無雙的聚財天女的名號頓時傳遍了大周的各郡縣。就在這個時候,聶政的外線戰場上傳來了三戰三勝大捷的消息,頓時整個京城沸騰了,百姓沸騰了,貴族們也沸騰了。
什麼?陛下的兵馬贏了,未來一片大好,江山保住有望,那麼皇后娘娘還不千秋萬代了??矮油,什麼?皇后娘娘的皇莊經營就是吞金蛤蟆似的,渾身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只進不出???
真的,真的嗎?皇莊真的在皇后的治理下大變樣了,大賺特賺銀子了??
什麼?你說皇后娘娘的皇莊徹底變樣了,而且是全國各地都大變樣兒,最主要的是據說只有半年的盈利這一次各地送來的金票和銀車總額就達到三十萬倆以上了?
哎呀媽呀,這不會是真的吧?莫非這小皇后真的是聚財天女,幹什麼什麼專門出金子啊??
滿朝文武震動了,在野在家的震動了,各界名士和百姓全部都震動了…據說皇后娘娘據說陛下的大軍各種版本的小道消息,隨著皇后娘娘手下皇莊的大賺和皇帝陛下手下的戰將們連連大勝漫天飛揚。
雖然百姓們傳揚各種新奇版本,但是有一點是確定了,原本因為聶政出政,淑之臨朝,開始不安危的國家局勢正在逐漸朝著平穩的方向走。
這些消息傳到了王蕎老大人的府中,這位年近古稀的老大人一下子就從床上蹦了起來,在屋子裡一頓亂砸,最後才起的差點昏迷過去,口裡一直嚷嚷著「我不信,我不信……」
不過事實勝於雄辯,無論王蕎老大人最後怎麼想,他的那些原本堅定的支持他的同黨們也開始產生了動搖,大家都開始對於皇后娘娘的經營手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賺銀子,大賺銀子,大大賺影子,淑之娘娘您這手把大家都哈皮,要不我們也參一股得了。
這種囂張而難以抵擋的勢頭,隨著越來越多的進京隊伍的而加劇,王蕎老爺子挺了又挺,最後還是沒有堅持過去,那一天晚上他嘆息著,等待著,沒多久,一個年紀大約是十七八歲的少女走進了他的書房道「爺爺,您要見我?」
「唉,家族興亡,匹夫有責,婷兒,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