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頁
「不止,起碼有300-400年的樹齡,你看內部的心材,是能做家具的大料。」
「真是難得一見。」
「記得前幾年拍賣過兩棵枯死的海南黃花梨樹,兩棵一起拍出了1400多萬的天價!」
「我的老天,居然這麼貴??」
聽到的人不由得張大了嘴,1400萬的價格簡直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不信你搜一下,當時有很多媒體報導過。」
姚冰和譚雙雙對視一眼,心下震驚。
雖然早就聽說過海南黃花梨的大名,可誰能想到價格竟然如此高昂。
那麼,眼前的這棵…價值簡直無法估量。
幾百萬,還是…上千萬?
花間集再次刷新了她們的認知。
剛來到標本館,單一個序廳,便令人大開眼界。
……
繼續沿著序廳參觀,與海南黃花梨相對的展台,放置了一棵同樣粗壯的樹幹標本。
長5米有餘、直徑近60公分,樹皮灰褐色,上半部分有較密的環狀葉痕。
上方的牆壁展示著它的葉片標本,葉柄足有2.5米,葉片像一把圓形的蒲扇,扇骨向外根根直立,看起來碩大無比。
通過這些特徵,對植物有不少了解的姚冰、判斷它應該是棕櫚科的植物。
「貝葉棕。」譚雙雙看著標本旁的介紹屏幕,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
耳機內傳出講解:「眼前的標本為棕櫚科貝葉棕屬植物-貝葉棕,佛教「五樹六花」中的基本樹種之一。
古印度用其葉刻經文,保存數百年而不腐爛。
貝葉棕一次性開花結果植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分支花序;50年開一次花,單次開花千萬朵,開花後很快死亡。」
一輩子只開一次花,開花後便死亡?
不知怎麼,姚冰突然覺得十分悲壯。
正在此時,屏幕展現出貝葉棕開花的樣子。
分布著濃密扇形葉子的樹冠頂部,逐漸生出直立的花序,繼而向周圍分出二三十個花穗般的分支,千萬朵米黃色的小花同時盛開,如稻穗般密密麻麻地遮蓋住樹冠,帶來一場無比華麗的綻放。
鏡頭如此清晰且立體,盛開的畫面仿佛近在眼前。
兩人全都被鎮在原地。
簡直太壯觀了!
越來越多的人圍了過來,觀看這場50年一遇的盛景。
不過,屏幕的畫面僅持續了兩分鐘,便從開花變為衰敗,進而恢復為初始介紹的界面。
唯余眼前的標本放置於展台之上,訴說著曾經的絢爛與繁華。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每一位遊客的內心有所觸動。
這就是花間集標本館所帶來的作用。
能讓大家更加了解這些植物,了解生命繁衍的力量。
如果可以,葉晗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保護植物,保護它們用盡生命所繁育的後代。
參觀完序廳,姚冰已經徹底為花間集所折服。
不過一個序廳,便能帶給遊客諸多震撼,能做到這點的唯有花間集。
前面是微小植物觀察區。
兩人一進入展廳,便看到了分成數個區域的展示區、以及放置於玻璃台面下的一排排顯微鏡。
為了防止顯微鏡被亂動、光線變化等因素影響清晰度和倍數,它們被調整好放置於內部,遊客可以直接湊近玻璃觀察。
高科技會為他們提供最好的視野和清晰度。
姚冰在四周逛了一圈:「原來是苔蘚和地衣、還有藻類、小型蕨類植物的標本。」
這些植物雖然比較常見,卻往往被忽略,於是葉晗單獨開闢了一個分區。
國內有專門的苔蘚博物館,但採用的大多是講解和圖片的形式,缺少互動性和探索性。
葉晗希望來這裡的遊客能夠親自觀察、自行感受,認識微小植物的種類與特性,增加互動體驗。
同時讓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植物,得到應有的重視。
其他遊客隨著姚冰等人一同進入展區,看著眼前的布置瞬間驚嘆不已。
「哇,好多顯微鏡。」
「這是…苔蘚?第一次以這樣的形式觀察,不錯,很清晰。」
「展示的標本植物都好小,原來這就是微小植物展區。」
「突然夢回初中生物課,有點懷念。」
「小X,你快過來看,這個地衣長得像紅珊瑚,真好看!」
……
來參觀的遊客從未沒有嘗試過這種體驗,紛紛激動地湊到顯微鏡前觀察。
姚冰兩人也是一樣。
離他們最近的展櫃中,放置著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石塊,上面附生著薄薄的一層地衣,旁邊有專屬的介紹牌。
地衣是藍細菌或藻類與真菌共生的複合體,單列為地衣植物門,全世界約有26000種,形態各異。①
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能看出真菌和藻類的分布,種種細節清晰可見。
姚冰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畫面,眼中充滿了驚奇。
不得不說,很多地衣長得挺好看,不像她認為的暗綠色的一團,反而顏色鮮艷,有自己獨特的美。
在顯微鏡的放大之下,她仿佛來到了『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世界。
姚冰一個接一個的觀察地衣,譚雙雙則去觀察藻類。
通過講解得知,藻類植物每年為地球製造90%以上的氧氣,是大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為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