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那些浮動的文字會自動變幻大小、調整間隔,環繞在他的四周、時刻吸引周圍遊客的注意力,等到閱讀完畢還會從眼前飛走——
比變形金剛還要厲害!
對這個年齡段的男生來說,很多事情需要引導,興趣就是他們最好的老師。
有時候一個好老師的引導可能會讓他們喜歡上某個科目,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現在花間集就是那個最好的老師。
它用多種方式培養孩子的樂趣,帶領他們感受植物的奇妙、更好的認識植物,進而對植物們產生親切感和潛移默化的保護意識。
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祖國的花朵一定會為自然環境的維護及物種多樣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也是葉晗所期望的。
陶曉晴兩人進入了下一個展廳——瀕危與保護植物展廳。
她們是早上進入花間集的第一波遊客,有不少人在前面的序廳和攝影展廳停留,還有先去投影室看影片的,所以來到這裡的人並不多,顯得展廳比較空曠。
正好能在這裡好好體驗一番。
這個展廳的設計同樣十分新奇。
展廳的四個邊角各有一處旋轉階梯蜿蜒而上,旋轉的方向朝著內部延伸,階梯的末尾匯聚於展廳中央距離地面4米高的空中展台之上。
階梯為純白,扶手同樣為白色,帶著純色調的乾淨優雅,好似通往雲端的長階,設計感十足。
階梯下方的扶手旁豎立了標識:【滅絕/瀕危植物階梯】
階梯略窄,僅容許1-2人通過,前面的幾位遊客踩在階梯之上,動作緩慢,只是站在兩人的角度看不清具體情況。
展廳的正中是一本攤開的書籍雕塑。
有2米多高,左右兩側的書頁展開達6米有餘,淡綠色的封面書寫著鏤空的金色毛筆字體:「世界瀕危及國家保護植物圖鑑」。
這個巨大的雕塑一下子吸引了兩人的目光。
陶曉晴兩人走上前去,站在攤開的書本中央,掀開的兩頁分別展示了兩種瀕危植物:
圓盾豬籠草(世界性極危)、彩雲兜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世界性瀕危)
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物種的保護級別劃分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低危等類別。
滅絕的程度最高,指的是該物種或亞種的最後一個個體已經死亡,通常要反覆確認才會公布,挽救的可能極低。
野外滅絕,顧名思義指的是野生種的滅絕。
比如華南虎便被公布野外滅絕,只有國內動物園人工繁育的幾個族群,想要回歸野外難度極大。
其次就是極危、瀕危。
瀕危意味著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滅絕的機率很高,必須採取保護措施,並建立自然保護區進行保護。
可惜,除了一些專門研究動植物的學者以及愛好者,普通大眾對這方面的信息知之甚少。
起碼在來花間集之前,陶曉晴等人對兜蘭等植物的稀有性完全不了解,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陶曉晴看著展開的資料,文字和圖像漂浮在她的眼前,與攝影廳的立體投影效果相同。
「晶晶,你看,我們可以與書籍互動。」
她頗為興奮地道,然後點擊了圓盾豬籠草中央的『介紹』按鈕。
下一秒,四周的牆壁宛如全方位的全景立體屏幕,呈現於兩人面前。
數百平米的巨大屏幕從四面籠罩,環繞一周,帶來磅礴大氣的效果,視覺感受逼真,似乎除了震撼根本找不到任何詞彙來形容。
陶曉晴跟隨屏幕上展示的畫面,從地球的七大洲、到其中的亞洲、到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再到婆羅洲,穿過凱拉姆山,到達海拔600—800m岩壁附近,然後近距離地看到了一群野生的圓盾豬籠草。
「我的天啊。」
她睜大眼睛看著眼前葉片接近圓形、生長在幾乎垂直的花崗岩壁上的豬籠草,心神俱震。
就在剛才的十幾秒鐘內,她感覺自己仿佛連續穿越了數個空間,從宏觀視野到具體的地點、再到眼前逼真的場景。
那種感受比在電影院的效果要震撼一百倍。
恍若真的處於婆羅洲人跡罕見的山林之間,探索到了這些幾近滅絕的瀕危物種。
耳邊是悅耳的介紹:「圓盾豬籠草為熱帶植物,原產於婆羅洲加里曼丹的凱拉姆山,是全世界最瀕危的豬籠草物種。截至1995野外僅剩下約15棵,後於2010年於黑山海拔800處發現了260株圓盾豬籠草……」①
由於這種植物就在眼前,陶曉晴蹲下身,隨著介紹進行細緻的觀察和對比。
對於植物的了解比在書本上更近一步。
不,應該說體驗完全不同。
唐晶晶因為角度不同,正對著豬籠草的另一側。
她伸手摸了摸豬籠草圓形的葉片——
居然真的摸到了!
很厚實的觸感,可能前段時間剛下過雨,還帶著一點濕潤。
她不可置信地看著自己的手。
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除了眼睛,其它感官也會欺騙人的大腦。
人的每隻手有133個觸覺反饋點,只要用不同的方式『推動』這些反饋點,就能模擬出真實的觸感。
只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尚需要高科技設備的輔助。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