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52章 戊字卷 選擇

    馮紫英嘆息了一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文弱選擇去兵部也是理所當然的,當下朝廷舉步維艱,內憂外患深重,兵部所需要面對的便是最棘手的當務之急,文弱去兵部,也能讓我等可以鬆一口氣。」

    若是別人說這般話,楊嗣昌倒也可以坦然受之,但是面對馮紫英他可不敢如此狂妄。

    「紫英,論理你才該是去兵部的,不如你我皆去兵部,聯手做一番事業?」

    在座五人都是官二代,侯恂侯恪老爹是太僕寺卿,沈自征老爹是東昌府知府,所以對這等提前就敢誇口去向的事兒心裡也都是有些底兒的,並不在意。

    「去哪裡都是為朝廷做事,兵部有文弱去了就足夠了,而且大章和非熊估計起碼有一人會留在兵部吧?總不能咱們這一科的人都往兵部里鑽吧?」馮紫英笑道:「至於我去哪裡,我倒是想下到地方上去干一番。」

    「什麼?去地方上?」馮紫英這話讓包括楊嗣昌和沈自征等人在內的四人不敢置信。

    楊嗣昌在想若是馮紫英不願意去兵部,那肯定是有更好的去處,比如吏部或者都察院,畢竟上邊還有齊永泰和喬應甲照拂,沒想到馮紫英居然是想下地方。

    這簡直就是最糟糕的選擇,但凡有機會留在京師城裡的,誰會願意下地方,而且下地方基本上都是三甲進士的選擇,二甲進士幾乎沒有選擇下地方,更別說馮紫英還提前進入翰林院拿到了修撰身份,如何會選擇下地方?  

    這可不比後世這到地方掛職鍛鍊,兩三年就能回去還能提拔一級,這下了地方那就是真正的地方官了,嚴格按照地方上的考核來,年資和成績都會成為重要依據。

    而且地方官員的成績也很大程度受到上司的影響,遠非在朝中那樣容易受到重臣們的關注。

    「紫英,你怎麼會想這下地方?」侯恂率先發問,他雖然不想楊嗣昌那樣專攻一行務求精深,但是對朝中時局變化卻更敏感,「是不是和你提出的開海之略有關,我聽家父說北地士人對開海之略有些看法,認為北地吃虧大了,……」

    「嗯,若谷兄說的有一些這方面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開海之略收益是立竿見影的,朝廷落了好處,南方也獲得了更多的機會,北地收益的確不是短時間能見到的,可能要三五年之後才能看到,但不能因為這個朝廷就把我給賣了吧?把我留在翰林院,或者打發我到禮部刑部這些地方去冷一冷也還是可以的吧?」

    馮紫英笑了笑,很坦蕩。

    「主要還是我自己覺得下去鍛鍊熟悉一下府縣的實際情況,看一看當下我們大周這些府縣究竟有些什麼問題,為什麼每年都有如此多的天災人禍,究竟是德政不修,還是治安不靖,亦或是民風不善,又該如何來解決,……」  

    這番話就有點兒重了,連楊嗣昌和侯氏兄弟都有些肅然起敬的感覺。

    若馮紫英真的是這種想法,可以說對方當得起北地青年士人領袖這個名頭。

    這真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了。

    倒是沈自征卻不管不顧,聽得馮紫英還真的要下地方,忍不住道:「紫英,你若是下了地方,我阿姐怎麼辦?」

    幾個人都還沒想到這裡還藏著一個小舅子,馮紫英想了想,「你姐姐自然是要跟著我走的,我也和你姐姐說過了。」

    沈自征很鬱悶。

    這個馮紫英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剛成親,放著在京師城中優渥的機會不珍惜,卻要想著下地方,真以為這下邊父母官那麼好當?而且聽他的口吻還是要下到府州一級去,這可真的是要深入民間了。

    「紫英,茲事體大,你還是需要多斟酌一下,這一下去恐怕就不是一年半載能回來的,下邊府縣的事務也不像朝中,繁雜而瑣碎,而且地方上吏員多有刁滑之徒,若是要馴服這幫人,那也是頗為棘手的事情,可若是沒有這些人做幫手,在地方上便寸步難行。」

    楊嗣昌這番話倒是由衷之言,也是在為馮紫英提醒,讓他莫要衝動行事。  

    「多謝文弱的關心了,小弟自會考慮清楚。」馮紫英也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倒是文弱去了兵部,恐怕要多關注西南這邊的流土之爭,我覺得播州只是一個起火點,沒準兒水西和永寧也都有這樣那樣的麻煩,若是西南這一片如星星之火,一燃俱燃,那恐怕就要危及整個大周的安全了,沒準兒建州女真或者蒙古人以及其他一些心懷叵測之輩就在等待這個機會呢。」

    馮紫英的話讓一干人都有些毛骨悚然,若是建州女真和蒙古人都覺得這是個機會而群起而攻大周,那可就真的就是大周處於危難關頭了。

    楊嗣昌皺著眉頭,「紫英,你這個預言可真的讓人心裡不悅,有依據麼?」

    「要什麼依據?西南這些土司真的亂起來,難道是以一年半載就能平定下來?按下葫蘆浮起瓢,這我們都能想到,難道說你覺得努爾哈赤和蒙古人會對此一無所知?不要說建州女真和蒙古人在咱們京師城裡沒有眼線,有些眼線後來都變成了內線,甚至都深入到咱們許多王公大臣們家中了,龍禁尉哪一年不找出幾個這樣的角色來?但是我敢肯定,沒找出來沒被發現的更多。」

    馮紫英冷冷的話語聲讓楊嗣昌心裡更是焦躁,他忍不住抗聲道:「西南就算是要出問題,也不可能抽調九邊兵力,女真人和蒙古人就算是想打鬼主意,也不會有機會的。」  

    「哼,這只是我們掌握到發現到的一些罷了,很多事情都是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發生的,讓你根本沒有準備。」馮紫英搖頭,「文弱,你該明白的,明白了,我們才能沉下心來尋找對策。」

    楊嗣昌來府上拜年本來是興沖沖而來,結果卻是帶著一臉沉重神色走了。

    他以為提前發現和掌控著播州的異動,但是卻沒有想到馮紫英居然說水西和永寧都有異常,這讓他頓時就坐不住了。

    再加上馮紫英還「危言聳聽」地說建州女真和蒙古人一樣存在趁火打劫的可能,這就讓他更擔心了。

    他這個兵部員外郎倒是進入狀態夠快,朝廷都還沒有開始研究,他就已經鑽了進去。

    楊嗣昌的到來同樣也罷馮紫英的好心情給破壞了。

    他知道西南那邊遲早要亂,但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如果說楊嗣昌得到的情報線索無誤的話,播州叛亂恐怕就要迫在眉睫了,甚至可以說隨時都可能爆發,也不知道張景秋和柴恪安排得怎麼樣了。

    有些時候這種事情並不取決於雙方的決心和態度,而是取決於某些誰都無法預測的一些細微因素,尤其是某些突發的小事件,如同一堆已經乾燥無比的枯草,一顆無意間的火星子就能讓其燃起熊熊大火。  

    就像當初自己預測寧夏叛亂一樣,有可能就是明天,也有可能會是明年,甚至可能是三年之後,一切皆有可能。

    而作為朝廷這一方,甚至還不好做出更多的舉動,以免刺激到對方突然爆發,畢竟對朝廷來說,能避免最好,不能避免也最好往後拖,已做好更完全的準備。

    這種糟糕心情一直持續到練國事、范景文、賀逢聖等一大堆同學的到來,才算是稍微舒緩了一些。

    到這個時候,每個同學都已經在考慮到幾個月後觀政期結束時的安排了,而這一次來馮紫英家中的聚會,無疑也會成為一次探討大會。

    小書房自然是容納不下這麼多同學的到來,好在東府這邊已經在後邊兒早已經建了一個小花園,花園中也有一些建築,比如一個面積不算小的暖閣,正好挨著花園連帶著一道遊廊相通。

    雪後初晴,一邊看看花園中的雪景,凍腳的時候再回到暖閣小酌幾杯,可以說是難得的享受。

    「紫英,你這小花園倒是捯飭得挺別致啊,面積小了一點兒,但是別有一番風味,暖閣涼亭,迴廊釣台,草木蔥蘢,石徑覆地,還有專門挖的小池塘,很有點兒採菊東南下的味道啊,怎麼,開海事務都還方興未艾呢,你就打算隱居不出了?」賀逢聖打趣著馮紫英,「安石不出,如蒼生何,這話得用到你身上來?」  

    「克繇,你就這麼見不得我清閒一會兒?你可才去了江南一趟,我可是來回跑了兩趟外加一趟西疆了!」

    馮紫英瞪眼看著賀逢聖。

    這傢伙從江南回來之後就越發活躍了,或許是湖廣士人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們既和江南士人也能走得攏,也不至於招北地士人的反感,官應震大概也很欣賞他的這位湖廣老鄉學生,看這架勢這傢伙還真的有可能被留在中書科去當中書舍人了。

    「清閒?紫英,現在是清閒的時候麼?」范景文沒好氣地懟著馮紫英,「開海對江南倒是善莫大焉,但是北地呢?登萊那邊說得來勁兒,那王子騰從朝廷要走了一百萬兩銀子,但是船廠建設進展遲緩,水師艦隊究竟如何打造也是毫無章法,我看這廝就是另外一個李成梁!」

    隨著建州女真對烏拉部的攻勢被遏制,察哈爾人與大周關係似乎也得到了改善,加上舒爾哈齊父子被成功地拯救出來逃到了開原衛庇護下的黑扯木舉起了建州右衛的大旗,馮唐出任薊遼總督兼遼東總兵之後,似乎遼東局面一下子就得到了很大改觀,這讓朝中對李成梁攻訐的勢頭越來越猛。

    就連已經病退致仕的李成梁本人都感覺到了不安,頻繁上表謝罪。

    現在謝罪算是主動認錯,若是等到都察院的御史們瘋狂上彈章時,那就不好說了。  

    不過馮紫英從自己父親來信中卻知道,包括自己父親在內的遼東邊將對李成梁的看法並不像朝中這樣一邊倒的指責叱罵。

    準確的說對李成梁的看法還是一半一半。

    前期的確做得不錯,後期的確也犯了很多錯誤,包括一些錯誤還很嚴重,但是這些錯誤也和朝廷的支持力度有很大關係。

    像放任努爾哈赤一統建州女真算是李成梁的走眼失策,但是在建州女真對海西女真輝發部和哈達部的吞併時,朝廷給予遼東支持力度不夠,而當時李成梁也是賦閒甚久之後剛剛二度走馬上任遼東,尚未完全掌握住遼東鎮,這也是一個很大原因。

    當然在丟棄寬甸六堡問題上李成梁鑄成了大錯,但是卻也和時任兵部尚書的蕭大亨短視和軟弱有非常大的關係,倒也不能完全把責任怪罪到李成梁一個人身上。

    若是要追究蕭大亨的責任,只怕又要把已經成為太上皇的元熙帝乃至當時內閣幾位都有很大責任。

    「夢章,你這話太絕對了,登萊本來就是從無到有,哪能和薊遼或者宣府這些軍府相比?便是三邊也要比登萊強得多,王公軍人出身,民政方面或許弱了一些,但是在關係到登萊和遼南之間這條生死線的建設上還是不會懈怠的。」  

    馮紫英替王子騰辯解了幾句,范景文的觀點太偏激了,當然,這也代表了北地士人對開海之略的越來越不滿意。

    馮紫英現在已經越來越深刻意識到自己裝了一回大逼,給朝廷也的確帶來了立竿見影的大好處,讓皇上和內閣乃至六部都對自己十分滿意,聲名也是大噪。

    但伴隨著光環慢慢消退,一些隱藏在背後的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了。

    你一個被譽為北地士子青年領袖的傢伙,居然拿出的韜略就是讓江南受益巨大,至於朝廷的得益,那就被北地士人們選擇性的忽略了,那不是他們關心的範疇,他們只看到了江南士紳商賈們的興高采烈,而北地士紳卻一無所獲。

    像他們這一科的王象春等人就已經在公開批評自己,而還有如禮部右侍郎張我續、刑部山東清吏司郎中馮盛明等北地中堅士人也都對馮紫英的開海之略頗多批評,認為未能為北地帶來好處。

    還有。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52章 戊字卷 選擇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