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朱溫兒子們之間關係並不和睦,時任都虞候的義子朱友恭認為朱友裕這樣做必有他圖,於是寫信去朱溫那邊挑撥離間,朱溫也害怕這個文武雙全的兒子造反,於是就下令讓別的將領取代朱友裕統帥部隊。
巧了,這信沒到朱友恭手上,而是被朱友裕本人給截住了。
朱友裕身為長子,他爹的猜忌心有多重他再清楚不過,當時就嚇的趕緊帶上親信跑進山里躲起來。可是後來一想,他根本就沒想謀反,不跑還沒事,一跑反而像他心虛,於是四處打通關係,希望能讓他爹知道他沒想謀反。
身為兒子,想和自己爹說話還得打通關係讓親信傳話也是沒誰了。
這事兒傳到朱溫的妻子張氏耳中,不知道張氏是不是朱友裕的生母,反正他們倆關係應該不錯,張夫人便傳信給朱友裕讓他趕緊回到朱溫跟前,回來之後再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
朱友裕很聽勸,連夜回城跑去他爹面前抱著大腿哭,說什麼「他沒有謀反的意思,爹要懷疑就直接殺了他」之類的話,朱溫也很給他面子,當即就要讓左右把他拉出去砍了。
要不是張夫人到的及時,他們父子倆只怕能血濺當場。
即便後來父子倆明面上重歸於好,事情也沒那麼容易就歸於平靜,沒幾年朱友裕就病死了。
雖然朱溫不放心朱友裕這個智勇雙全的長子,但是不可否認,這的確是他培養出來的繼承人,朱友裕一死,朱溫在傳位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最終篡位僅僅六年就被兒子殺死篡位,之後便是那些兒子之間自相殘殺。
回到現在天音講到的真金太子。
朱友裕是朱溫的繼承人,真金太子是忽必烈的繼承人,兩個繼承人都是因為小人在父親身邊挑撥離間而死,死後都導致政局動盪。
這麼一看,之前說的老朱妥妥是朱溫。
朱大帥和媳婦對視一眼,倆人都感覺這個猜測沒啥問題,說話的時間已經肉眼可見的放鬆下來,「咱就說咱家標兒身體結實的很,天音說的肯定不是咱。」
沐青:???
不是,這也行?
爹,不要急著下結論,要不咱再聽聽?
此老朱非彼老朱,三思啊爹!!
第69章
朱元璋和馬秀英夫妻倆達成共識, 雖說心裡還有點不踏實,但是比剛聽到天音說老朱的繼承人走在老朱前面時心情好了不只一點。
就說他們家娃不會英年早逝,這不, 天音說的果然是別人家的娃。
真金太子間接死在忽必烈手中, 朱友裕間接死在朱溫手中, 倆繼承人的死都和當爹的脫不了干係,甚至可以說當爹的有很大一部分責任。
朱大帥對此非常有自信,他絕對不會犯忽必烈和朱溫犯過的錯誤,他的兒子疼著寵著還來不及,沒事兒鬧什麼父子相殘兄弟鬩牆?
別的不說,他的義子就絕對不會像朱溫的義子那樣沒事兒找事兒。
文正文英幾個大的暫且不提,就只看眼前的文青。他們家文青小小年紀就知道照顧弟弟, 像是會挑撥離間的人嗎?肯定不是!
沐青:……
好的爹, 謝謝你爹。
【真金太子當了十二年的太子, 他有一妻一妾三子二女, 妻子是出身弘吉剌氏的闊闊真,三子分別是甘麻剌、答拉麻八剌和鐵木兒。】
【他的死對忽必烈身邊的漢人來說是個致命的打擊,那些漢臣失去皇帝的信任後又失去了能給他們提供支持的太子,此後便一蹶不振,一直被蒙古人、色目人打壓。】
【忽必烈有四個嫡子,長子朵兒只早夭, 實際上的長子真金被立為太子,真金死之前,他的三弟忙哥剌已經去世, 真金死後沒幾年, 他的四弟那木罕也去世了。也就是說,忽必烈的四個嫡子都沒能熬過他, 再選繼承人只能從孫子輩中挑。】
朱元璋嘖了一聲,「老而不死是為賊,活那麼大年紀幹什麼?」
沐青瞅了他一眼,沒敢說話。
歷史是一個循環不是說著玩的,他在找資料做視頻之前也沒想到元朝的歷史和明朝的歷史那麼像。
哦,不對,不只元明像,往前頭找也能找到差不多的。
爹啊,迴旋刀刀刀致命,咱積點口德吧。
【真金太子的三個兒子在忽必烈去世的時候只剩下兩個,二兒子答剌麻八剌也已經去世,在世的只有長子甘麻剌和幼子鐵木兒。】
【根據蒙古的舊俗,大汗應該由忽里台大會推舉選出,到忽必烈的時候這裡這個習俗已經成了擺設,但是即便是擺設,皇位的更迭也要由忽里台大會來見證。】
【忽必烈去世是猝死,死時沒來得及指定繼承人,所以當時皇位懸而未決,支持甘麻剌的人和支持鐵木兒的人分成兩派。】
【但是忽必烈死後真金太子的妻子闊闊真稱制監國,當年四月忽里台大會召開,在忽里台大會的見證之下,真金太子的幼子鐵木兒登基稱帝,是為成宗。成宗繼位後追尊父親真金太子為皇帝,諡號文惠明孝,廟號裕宗。】
【皇位的傳遞聽上去很順利是不是,但是實際上卻沒那麼順利。】
【甘麻剌當時被封為晉王,繼承了成吉思汗留給拖雷的大部分產業,掌管成吉思汗的四大斡耳朵以及軍馬、達達國土,還有祖父忽必烈賦予的權力,乃是諸王中最有可能繼位的王爺。和他相比,鐵木兒雖然常年隨軍平叛,忽必烈去世前一年也封他為皇太孫命他總兵北邊,但是權勢比之甘麻剌還是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