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42頁

    徐達越說心裡越沒譜,他感覺他平時很穩重,在軍中更是個威嚴的大將軍,也就回到應天府才稍微跳脫了一點點,讓他修一段城牆也就算了,不能天天都在家待著。

    連文正那小子都知道跑出去搶軍功,他天天在城牆底下當監工合適嗎?

    沐青小聲嘟囔,「現在只是監工,還沒讓你去修城牆呢。」

    徐達腳步一頓,隨即驚恐的睜大眼睛,「文青,你回去就說我們出來透透氣溜達溜達,千萬別讓你爹知道我們剛才說了什麼,我怕他真的讓我去扛石頭。」

    那活兒讓他干他不是干不下來,就是堂堂大將軍被罰去干苦力實在太丟臉,他丟不起那個人。

    沐青揉揉臉,「叔,不至於,真的不至於。」

    倆人在路上磨磨蹭蹭,徐達嚇的連帥府的大門都不敢進,目送沐青進去然後頭也不回的離開,他怕他慢一步就不再是監工而是被監的工。

    就……

    很不穩重。

    小豆丁搖頭感慨,故作老成的背著手往回走,因為他最近總是被徐達拎出去玩,家裡的侍衛都自動把他的放學時間給調晚了。

    朱大帥最近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管遇見什麼煩心事兒,只要想到天上掉下來的那些糧食就能消氣,  

    沐青一路小跑回到飯桌旁,坐下之後立刻把他們家徐叔賣了個乾淨,堅決不給他爹留秋後算帳的機會。

    現在已經是秋天了,萬一徐叔那邊出岔子怎麼辦?

    指望他們家徐叔能保密,不如指望螞蟻能上天。

    朱元璋樂的不行,這個徐達為了能出去帶兵也是夠折騰,但凡他能消停一會兒,現在也不至於還待在應天府。

    入冬之後不適合打仗,這次挨罰也足夠讓他長記性,一直把人拘在金陵城也不是事兒,是時候把那傢伙放出去禍害別人了。

    馬秀英把小朱標放在旁邊,聽見父子倆說的內容無奈搖頭,「早該讓他出去了,徐達再在金陵城待一陣子,咱家文青估計得變成他兒子。」

    沐青睜大眼睛,「娘,你怎麼無緣無故污人清白。」

    朱大帥抬手給了他一個腦瓜崩,「你娘那是平白無故嗎?那叫證據確鑿!」

    小豆丁眼神飄忽,不去和一家之主爭辯這些有的沒的,吃飯吃飯,別把他們未來的繼承人給餓著。

    然而他們今天這頓飯註定吃不安生,這邊剛剛坐好,頭頂就響起了熟悉的樂聲。

    朱元璋頓了一下,熟練的起身出去關門,好在他和媳婦孩子吃飯的時候身邊不留伺候的丫鬟,倒是省事兒許多。  

    沐青圈住第一次經歷「神跡」現世的小朱標,眼睛亮晶晶的看著前方慢慢顯現出來的大屏幕。

    上次講了北邊的劉福通北伐,這次該是南邊的朱元璋、張士誠、楊完者上演的元末版《三國演義》了吧?

    至於西邊的陳友諒,那還得繼續往後排,現在還不到他們對上的時候呢。

    哇咔咔,老爹終於要知道大明的開國皇帝不是劉福通而是他朱元璋啦。

    小豆丁圈著小小豆丁一起抬頭,旁邊還有個頭一次見到這場面的馬夫人,場面一度相當的混亂。

    沐青很淡定,主要是馬夫人有些手忙腳亂。

    神跡來的不是時候,好歹等他們吃完飯再來,這弄的飯菜剛擺上桌也不知道該收不該收。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親愛的up青青陌上桑,今天我們來嘮嘮元朝的帝位爭奪戰。】

    沐青:???

    「啥?」

    他期待已久的元末版三國呢?怎麼變成元朝帝位爭奪戰了?那亂七八糟稀里糊塗的誰愛看啊?

    朱元璋安排好院子裡面的僕從回來,聽到這次要講的是元朝帝位爭奪戰也挺納悶,「咱和那些皇帝八竿子打不著,這有啥好講的?」  

    馬秀英拍拍板凳讓他坐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仔細聽著沒壞處。」

    朱大帥摸摸腦袋,「還是妹子有文化。」

    沐青挪挪板凳,帶著小朱標離遠點,不打擾爹娘討論。

    馬秀英白了他們家男人一眼,招呼兩個娃坐近點,「文青好好聽著,回頭等文正、文忠、文英回來講給他們聽。」

    帝位爭奪戰肯定少不得兄弟鬩牆,也不知道小娃能聽懂多少。

    馬夫人看看挺直腰杆抬頭聽的小豆丁,再看看什麼都不懂但是歪著腦袋安安靜靜看的小小豆丁,陷入沉默。

    算了,當看戲就成。

    【從1271年忽必烈取「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開始,到1368年元惠宗率領群臣逃亡漠北,元朝一共傳五世十一帝,但是他們的國祚一共才九十八年。】

    【元朝的帝位傳承之亂從傳了五世十一帝上就能看出端倪,不過這還不算什麼,去掉最前頭的元世祖忽必烈和元成宗鐵木兒,再去掉最後頭的元惠宗妥歡帖木兒,這一掐頭去尾中間就只剩下二十六年,而這二十六年的時間裡足足換了九個皇帝。】

    【怎麼說呢,元朝國祚不長,但是帝位更迭之頻繁、政局之動盪都令人嘆為觀止。大一統王朝一般都是前期穩定走向繁榮然後再走上下坡路,元朝不一樣,元朝的動亂貫徹王朝始終,從大蒙古國開始就沒停過。】

    【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才十六個皇帝,清朝算上入關前二百九十六年才十二個皇帝,就皇帝更換的頻率來說,和元朝相比都得甘拜下風。】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4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