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大軍以雷霆之勢衝進瓮城,架起雲梯開始上城牆。
攻打采石磯的時候常遇春奪了先登之功,這次胡大海更勝一籌先登破城。
紅巾軍連攻三次終於拿下集慶府,將士們士氣正盛,他們有軍令在頭上壓著,進城之後不能劫掠百姓,但是官府里那些蒙古老爺不是百姓,抓蒙古狗官他們義不容辭。
朱元璋不該心慈手軟的時候絕對不手軟,進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將城裡的蒙古高官全部抓起來砍了。
被誅殺的官員包括但不僅限於平章政事、達魯花赤、御史大夫、參政,足足三百多號人,刑場的血腥味好幾天都沒散乾淨。
該殺的殺了,該安撫的也不能草率。
金陵城中的蒙古高官全部腦袋搬家,但是城裡的官員不只有蒙古人,挑挑揀揀也能挑出來幾個能用的。
城裡五十萬百姓,只靠那些尸位素餐的蒙古人根本管理不了,真正幹活的還得是基層的漢人官員。
大軍進城之後,朱大帥召集文武官員和城中耆老開了個會。
他們紅巾軍、啊不、他們大宋皇帝韓林兒指揮的軍隊不干劫掠百姓的事情,他們是替天行道的好兵,所作所為是為了除暴安良、弔民伐罪,壞事統統不能幹。
當兵的當官的都把皮給繃緊了,軍紀明明白白寫在紙上,誰要是敢明知故犯,就算是他親兒子他也不會手下留情。
旁邊站著的義子們聽到這裡立刻挺直腰杆。
他們家老爹的親兒子現在還是個不會走路的奶娃娃,能犯事兒的不是親兒子只能是義子,他們才不會上趕著送上門。
朱元璋頓了一下,不著痕跡的瞪了幾個臭小子一眼,調整好情緒繼續和底下人嘮嗑。
剛才說到哪兒了?對,士兵要是敢劫掠百姓,一旦發現必定軍法處置,他親兒子來了在軍紀面前也不頂用。
城裡的老百姓也別害怕,他老朱也是貧苦百姓出身,父老鄉親們平時過的什麼日子他都清楚。以前他們頭頂上有朝廷狗官和地主大戶作威作福,現在他們紅巾軍、啊不、他們他們大宋皇帝韓林兒派來的軍隊來了,誰都不能再欺負他們,大傢伙兒的好日子要來啦。
張士誠攻下平江路後改名隆平府,他也不能太落後,集慶這個名字是蒙古皇帝取的,不妥不妥,得改,他覺得應天府就不錯。
順天應民,好,集慶府從以後就叫應天府。
百姓們過慣了苦日子,他們不在乎上頭的官兒是誰,只要能不欺壓他們,他們就能安安穩穩的當良民。
朱大帥的話能信多少他們不知道,反正看現在這情況肯定比蒙古人強,爭權奪利什麼的他們不懂,上頭怎麼安排他們就怎麼幹,小心點總沒壞處。
不管怎麼說,總之集慶府拿到手了。
朱元璋心情大好,穩定好城內局勢後立刻派人去和州把家眷接過來。
他的家眷要過來,將士們的家眷也要接過來,他們在外面拼死拼活為的就是媳婦孩子熱炕頭,長時間夫妻分離父子分離可不行。
淮西紅巾軍成功拿下集慶,劉福通得到消息後也很高興,當即以小明王的名義升朱元璋為樞密院同僉,沒多久又升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
朱元璋收到這個任命的時候還挺樂呵,雖然頭頂有人壓著的感覺不怎麼好,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現在劉福通勢力正盛,他以龍鳳紀年號令軍中,其他勢力想動他也得顧忌劉福通的大軍。
長江以南的大勢力有徐壽輝和張士誠,他朱元璋實力最弱又夾在中間,現在還不是他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時候。
左右劉福通遠在河南,輕易不會插手他們這裡的事情,就當用名頭來換保障了。
雖然這個保障在關鍵時候也沒啥用。
他要忙的事情多的很,只要劉福通不來找他麻煩,他很樂意時不時在小明王那兒升個官兒。
早先打下太平的時候他在太平設下太平興國翼元帥府以統帥諸道兵馬,當時便想著之後凡攻克重要城池便都照例設置翼元帥府。
打下蕪湖的時候設了永昌翼元帥府,現在成功拿下金陵城,元帥府自然不能少。
應天府是他們的大本營,手握應天府便能據長江之險,進可窺探中原,退可保有江東,地位和其他城池不太一樣,翼元帥府不足以點出應天府的重要性,得大元帥府才行。
朱大帥在城裡忙忙碌碌,留守和州的將士家眷也沒閒著,家家戶戶都在收拾行囊準備搬家。
大人們忙著收拾東西,小孩子們就自由了。小孩子玩鬧起來不知道輕重,大人不放心他們到處耍又騰不出手來管他們,如此一來,藍玉就成了肩負重任的孩子王。
藍玉:……
看他笑的多開心。
小孩子現在拉幫結派還為時過早,但也不是誰都能和他們一起玩,他們挑小夥伴也是看年齡的,藍玉年紀太大,不合適不合適。
於是乎,校場上一群孩子圍成一圈,藍·孩子王玉只能黑著臉孤零零的靠在兵器架上憋屈的嚼草根。
朱大帥在應天則設天興建康翼大元帥府,以廖永安為統軍元帥,李善長為左右司郎中。
和州這邊的消息很靈通,小娃娃們提起自家老爹都嘚瑟的不行,這種升官的事情必須得拿出來炫耀炫耀。
老李當大官他們能理解,廖永安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