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8頁
王惠風穿著官服站在梅園前面,看到一輛馬車在面前停下,臉上便揚起笑容上前,躬身道:「琅琊王妃。」
虞孟母連忙挪動腳步避開,屈膝福禮,「不敢當,王總管。」
虞孟母的身體不好,依照歷史上的進程,她兩年前就病逝,但和丈夫遷回京城之後,她雖然重病了一場,卻熬了過來。
這個時代的世家門閥會疏遠前朝皇室,會唾棄中途造反的王敦,中途改換門庭的王導,卻會尊重王惠風,敬服王惠風。
就算是汲淵和趙銘,面對她時,行禮都要讓半步,然後回全禮。
趙含章看在心裡,卻從不阻攔,反而勸王惠風接受。
她並不怕王惠風坐大,如果她有一天利用手中的權勢做不該做的事,她身上的威望自然會消失,她也有能力削掉她身上的特權。
而現在,世人尊敬她,愛護她,是因為被她的忠貞和正義感動。敬望好的品德,就會去學習好的品德,這不是極好的道德風尚嗎?
目前為止,王惠風也沒辜負她,辜負世人。
王惠風接了三位王妃和夫人,便親自引她們往梅園深處去。
三人看到倒塌斷裂的牆壁,因為冬天,上面的藤蔓落葉枯萎,只有枯藤纏繞在上面,露出下面青黑色的磚石,不由腳步一頓。
王惠風的一個堂嬸王夫人道:「我記得從前這一片都是圍牆圍起來的,現在竟塌毀大半,怎麼不修?」
王惠風道:「這是當年王彌和劉聰殺進洛陽時毀壞的,整座梅園被搶掠之後一把火燒了。」
這是劉聰的鍋。
他當年領兵進入洛陽後就縱兵搶掠,四處放火。
王彌這人不把人命看在眼裡,也縱兵搶掠,卻不願毀壞建築,還勸說劉聰,認為洛陽是古都,建得這麼好不容易,不如留著,將來他們占了也能用。
劉聰並不聽勸,當時他還不確定是否能守住洛陽,自然不願意將好東西留給後人,於是在搶完京郊的幾座園子後一把火給燒了。
氣得王彌大罵。
諷刺的是,王彌後來逃命時也放火燒洛陽城,以求得更多的時間。
第1338章 種子
王惠風道:「這園子被燒以後兩年荒蕪,梅樹似乎都被燒死了,可沒想到三年前水災一過,這梅園的梅樹一下發出新芽,只半年的時間便長滿枝頭,當年冬春便盛開,一園的臘梅和紅梅。」
「到今日,梅園已經連續三年冬天開花,陛下說這是上天給與百姓的福音,不該圈起來自賞,除偶爾需要圈起來舉辦宴會外,其餘時候都放開予百姓們共賞。」
王惠風看向斷壁上大火燒過的痕跡,「陛下還說,留著這斷壁殘垣,讓世人謹記和平來之不易,警醒當政者,勿辜負百姓,讓天下再陷戰亂,也提醒世人,當以和平為共識。」
琅琊王妃等人驚訝,忍不住嘆道:「陛下聖明。」
琅琊王妃參加完賞花宴回家,就忍不住和丈夫道:「景文雖是大丈夫,但與陛下比起來依舊差上許多,勿怪我們江南落敗。」
景文是琅琊王的字,夫妻倆感情好,琅琊王妃私下一直叫他的字。
琅琊王:……
他早已知道自己不如趙含章,但好好的,為何要提起這事?
這一次去賞花宴,琅琊王妃捐了十匹錦緞,王惠風當場將錦緞售賣,所得的錢會單立一個帳單,這筆善款主要用於育善堂的吃、穿,以及春耕所需的農具、畜力以及種子等。
種子不僅包括五穀種子、菜種,還有雞苗、鴨苗、鵝苗等。
育善堂是收容孤寡、落難之人的場所,以失去庇護的孩童為主,他們和華國其他的百姓一樣,有三年義務教育的權利。
但這其中還有很多達不到這個年齡,或者已經上過三年學不能更進一步的孩子。
朝廷已經儘量將政策傾向他們,可他們的日子依舊過得艱苦。
朝廷有規定,年滿十六的少年,不管男女都要離開育善堂,到時候他們會分得田地,種子和部分農具,然後落戶安家。
要想將來日子過得好,他們要趁著在育善堂的時間裡多學習技能,多累積錢財。
華國還是以農業為主,學習的技能和積累的錢財自然也以農業為主。
趙含章也深知這一點,因而時不時的派司農寺去育善堂里指導。
洛陽的司農寺負責洛陽的育善堂,各地的育善堂自有衙門裡的司農寺負責,這是全國性的命令。
孩子們會從司農寺官員那裡學到比一般農民身上更精細的選種、育苗、漚肥、除草和除蟲的方法,除此外,他們還能跟司農寺的官吏學習修理農具,基礎的木工,以及畜牧上的知識。
厲害的孩子,還能學到一些治理畜牧病害的方法。
司農寺得到了西涼送來的一批棉花種子,和他們手中的一混,便超過了撥來種植棉花的皇莊數量,於是經過商議,他們決定放出一部分種子給百姓種植,推廣棉花一事也可以慢慢展開了。
王惠風提前得到了消息,她就想拿這筆善款購入一部分棉花種子,交給育善堂種植,如此等到明年入冬,育善堂就有一批棉被和棉衣了。
育善堂里還有些只有兩三歲大的孩子,他們受不得凍,一凍就風寒,這個時代,風寒是難治之症。
王惠風一開口,司農寺的官員便同意為他們留出一部分的棉花種子來,還貼心的問道:「王總管可要為育善堂買一些我們司農寺培育出來的稻種,我看育善堂東郊的那部分水田極肥沃,那裡引水也方便,我們新培育出來的洛陽東五號已經種植過兩年,挑選出來的種子飽滿粒大,都是從最長的稻穗上挑下來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