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56頁

    「母親,宰予若是不仁,豈不是古來聖賢也有不仁不義之人?那聖賢的話還能聽嗎?但若宰予不是那樣的人,豈不是孔子說錯了?」趙含章道:「可見聖賢的話也有錯的時候,作為學生和後來者,我們要學會的是思考。」

    「勢隨時變,時隨勢變,庭涵在朝中做的是活萬民的事,以祖父的為人,您覺得他會想庭涵老老實實地在家中什麼也不做,就想著他渡過二十七個月,還是出去救更多的人,為國效力呢?」

    弘農公主:「我……」

    趙含章見她嘴角緊抿,這才放緩了語氣道:「我知道母親傷心,我們也很傷心,正因為傷心才更想天下早日安定,百姓能夠富足的生活,國泰民安時來祭奠祖父,我以為這才是最大的孝順。」

    傅宣深以為然的點頭,還和弘農公主道:「你讓人把書房裡的那些書和手稿都給我帶來吧,種菜之餘我要替父親整理文稿。」

    傅庭涵張了張嘴,不由看向趙含章。

    趙含章都不用他開口,直接點頭道:「我明天把你的書和稿子也都送來。」

    傅庭涵呼出一口氣,種菜花費的時間不多,種菜之餘,他總不能發呆吧?

    但等書籍和稿子送到山上來時,傅庭涵發現他放在工作上的時間並不多。  

    種菜還是很費時間的,每天都要開一小塊地撒下新菜種,種子需要澆水,這裡距離水源要走一段時間,去時大概要一刻鐘,挑水回來大概需要兩刻鐘。

    傅庭涵一度想把這件事交給親衛們。

    不錯,他雖然來守孝,但周圍駐紮了不少親衛,就默默地守著他。

    但看了一眼草廬和不遠處的墓地,傅庭涵還是默默地自己去挑了。

    山路並不好走,尤其是挑著水的時候,最開始兩天他難得的有些煩躁,但等到第三天,他已經習慣去擔著木桶去挑水。

    且走在這條熟悉山路上心格外的寧靜,他竟有了許多時間去思考。

    哪怕是往回挑水時氣喘吁吁,他也能在腦子裡列公式。

    第1144章 父子談心

    將菜都澆好,他似乎在第一塊地里看到了綠芽,他蹲下去仔細看了看,發現自己沒看錯,便高興的繼續去挑水。

    傅安蹲在草叢後面,看到就要過去,被施宏圖一把拉住後衣領,「你幹嘛去?」

    「郎君把水缸都挑滿了,他肯定是想事情忘記了,我去提醒他。」

    「大將軍不許我們干擾郎君,水挑了也不會浪費,再多挑一擔也可以存在木桶里。」施宏圖早覺得傅庭涵需要鍛鍊了,但他就是不喜歡動彈,每天早上跟大將軍打養生拳已經是他的運動極限了,這幾天住在山上,沒有大將軍看著,他什麼都做,就是不打拳,施宏圖看著都替他著急。  

    正好,多挑幾擔水,就當是鍛鍊身體了。

    傅庭涵站在泉邊向下眺望,快到用晚食的時間了,所以山下升起了裊裊炊煙。

    其實北方的水資源有點少,飲用水一直是一個問題,因地制宜,要將水抽到高處都有什麼方法呢?

    目前打一口井造價很高,還極易發生危險,耗費的時間很長,在不易出水的地方,需要挖很深很深才能出水,現在的技術很難完成。

    傅庭涵躬身將水挑回去,一放下就鑽進草廬,扯過一張白紙,拿起筆就去沾傅宣的墨。

    埋頭寫東西的傅宣也沒留意,等父子倆個都回過神來時還是因為天太黑,他們看不見了。

    傅宣抬頭,一時眼花,沒看清楚這是哪兒,隨口道:「掌燈吧。」

    傅庭涵卻回神了,他摸出燈來點上。

    傅宣這才想起來他們在草廬里,他摸了摸有些發癢的耳後,問道:「有些餓了,今晚吃什麼?」

    傅庭涵道:「吃粥吧,我去煮上。」

    傅宣這才知道他還沒煮晚食,放下筆起身,掃了一眼他紙上的圖畫,頓了頓後跟出去。

    傅庭涵很快將米掏好,生火,放到用石頭搭成的簡易灶台上。  

    傅宣學著他的樣子拿過一塊木墩,整理了一下袍子坐在他身邊,好奇的問道:「你畫的什麼?」

    「你問哪張?今天中午畫的農具,剛才畫的是挖井的一些東西,不一定能用,先畫出來,回頭請教一下挖井的匠人後再修改試用。」

    傅宣:「你在尚書省一直做這樣的匠事嗎?」

    傅庭涵:「差不多吧。」

    「覺得高興嗎?」

    傅庭涵道:「想出來的東西有用就很高興,沒有用心情就一般。」

    「你從前只對《周易》有一些興趣,因此算學很好,倒不知你對工技也這樣喜歡和擅長。」傅宣扭頭看他,「我以為你會對儒與道更擅長,卻沒想你現在多鑽研墨家。」

    傅庭涵:「墨家不好嗎?都是為民做事,有所成效就行。」

    傅宣笑了笑道:「你從前可不是這麼說的,你說兵墨法都為技,是手段,要治國,定亂世,就得從思想上改變,所以你鑽研儒道,想要尋求破解之法。」

    「也是因為這個,你與你母親才有那麼大的衝突。」

    傅庭涵一愣,努力的在記憶里尋找,終於找到了他和弘農公主的爭吵畫面,雖然很模糊,但那一刻心裡湧起的想法卻很清晰。  

    年輕,奮勇又心繫家國的少年和母親表示,從儒家禮儀上來說,晉國得位不正,就不該存在,而它存在了,此為逆天而行,所以天下才大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5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