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所以他在聽到後人居然如此對待萬貞兒之後,那一股火是蹭蹭蹭的往上冒。
「豈有此理!」
不過朱見深喜歡萬貞兒,可並不代表其他大臣也喜歡萬貞兒。
在朱見深生氣的時候,滿朝文武那是一言不發。
主打一個沉默寡言,裝聾作啞。
朱見深更生氣了。
【朱見深死後,自然輪到了朱佑樘繼位。
朱佑樘為人聰穎,也較用功,每背誦所講過的書,未嘗有錯誤。
聽講時,專心注目,不轉移視聽。
他還注重禮貌,講官誤讀了字時,他不加指責,只是不跟著讀而已,待講官改讀以後方才應接。】
【在朱祐樘成長的過程中,司禮監太監覃吉起了較好的作用。
覃吉朝夕相伴,侍奉惟謹。
他還向朱祐樘口授四書,談論古今政典、天下民情以及農桑軍務等等。
朱見深向朱祐樘賜予莊田,覃吉勸其不要接受,說:「天下將來都是太子所有,無須要什麼莊田。」
有一次,朱祐樘偶然與內侍一道誦佛經,聽見覃吉來了,趕快放下換成《孝經》。
其實覃吉已經知道了,卻明知故問:「太子在誦佛經嗎?」
朱祐樘答道:「沒有,是《孝經》。」
覃吉說:「很好,佛書荒誕不可信。」
覃吉雖然身為宦官,卻叮嚀朱祐樘要防止宦官擅權。
他總是說:「奴才老了,沒有什麼奢望,願他日天下有賢主!」】
陳曦沉吟片刻道:【或許後面在朱佑樘在位期間,並沒有特別嚴重的宦官專權問題,就是因為覃吉的影響吧。】
【朱祐樘繼位後,第二年改年號為「弘治」。
他身弱多病,卻並沒有因為這個怠懈朝政,不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開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機會協助自己辦理政務。
同時,朱祐樘又在弘治元年三月採納吏部侍郎楊守陳的建議,重開大小經筵,向群臣諮詢治國之道。
他還開辟了文華殿議政,其作用是在早朝與午朝之餘的時間,與內閣共同切磋治國之道,商議政事。
在這點上,我個人覺得他是比他爹要強的。
別看朱見深前期幹了點好事,後期那些糊塗帳和寵信宦官的勁兒,搞得我們後世一有什麼明朝背景的話本,
內容是要洗雪冤屈的,基本都在成化朝。
誰讓這個時候冤假錯案多呢。】
朱見深:「……」
兒子這麼優秀,他當然很驕傲。
只是這個對比對象是自己的話,那就很不高興了。
他現在多少有點理解自己父皇看天幕時候的感受了,哪怕他並沒有他父皇那麼離譜吧。
但是不得不說,有這麼一個對比的對象,他的心情確實好了不少。
人類的快樂多半還是要靠比較出現的啊。
【因為朱見深時期,有著很多的政策不是很好,
所以在朱祐樘繼位之後,十分敢於否定前任憲宗的政既定政策。
成化年間,朱見深寵信佛道,致使許多佞幸小人混入朝中,
於是朱祐樘就下詔令朝中不可崇佛信道,將前朝的法王、國師、真人、國子等封號一律革除,處死曾經妖僧繼曉,文武百官對此是彈冠相慶。
他即位後,還把前朝的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及奸佞小人如侍郎李孜省、太監梁芳、萬貴妃的弟弟萬喜等人一一做了處理。
內閣首輔萬安被罷官,梁芳被下獄,李孜省被流放,
同時,朱祐樘罷免右通政任傑侍郎蒯鋼等一千餘人。
此舉有利於去除冗員,提高朝廷的辦事效率。】
【朱祐樘曾將四品以上官員名單貼在宮內文華殿壁牆上,平時熟記,做到心中有數,
意在掌握官員動態,不受蒙蔽。
他每天上朝聽政,除早朝外,還恢復早已廢棄的晚朝制度;
常批閱奏章到很晚,從來不允許太監代批奏章。
這種工作熱情,真的特別像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了。
他熱愛工作到什麼程度呢?
有一天,仁壽宮起火,宮人人慌馬亂的救火,忙了一夜,
朱祐樘也一夜沒合眼,因此他沒去上朝,還特地派人到朝堂向眾大臣說明原因,向眾臣請假。】
朱佑樘朝的大臣們聞言簡直是眼眶發紅。
陛下啊陛下,真的是太好了!
尤其是對比一下朱見深後期,簡直是讓人感動!
朱厚熜和朱翊鈞時期的大臣們更是羨慕的不行。
天呢,這麼勤奮上朝的皇帝,哪怕是分給他們三分之一……
哦不,哪怕是五分之一的時間,讓他們的皇帝上朝都好啊!
這就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嗎?
倒是朱佑樘本人覺得自己哪裡有那麼優秀哦。
上朝這不是一個皇帝最基本做的事情嗎?這有什麼可夸的嘛。
不過朱佑樘還是很開心的,畢竟前面陳曦都已經很久沒怎麼誇過人了。
第236章 第二百三十六個老祖宗很驕傲
陳曦的話讓朱元璋也很滿意。
主要還是朱佑樘讓他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