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而且這才是第三次,天幕所言,可是國都六陷啊……
【好在這個時候大唐也還是氣數未盡,在宰相李泌及大將李晟、渾瑊等人的努力下,平叛成功。
可是這之後李适的銳氣便被消磨了,轉而委任宦官為禁軍統帥,並對藩鎮多有姑息。
宦官專權,藩鎮坐大的苗頭越發旺盛起來。
當然,也不是說除此之外李适就毫無作為了,他聯合回紇、南詔、大食,打擊吐蕃,為之後的「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也一度重開安史之亂後被吐蕃切斷的東西陸路交通,總體來說,還是有一定貢獻的。】
【唐德宗李适去世之後,皇帝的接力棒來到了太子李誦手上。
李誦看不慣宦官,即位後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改革。
他們和劉禹錫、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劉柳」為核心的革新派勢力集團。
他們維護統一,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反對宦官專權,並積極推行革新,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
聽起來好像也是一片欣欣向榮,不過很可惜的是,他的父親留下的宦官俱文珍在李适統治末年勢力極度膨脹。
所以李誦的這些改革,觸動了他們的核心利益,他們可不會坐以待斃。】
【不過是一群宦官,能怎麼樣呢?】嬴稷有點不屑。
【他們逼迫李誦退位了。】
【什麼?】
李世民狠狠地拍了一下扶手:「朕已經下令不得讓宦官掌握大權,這幫後人怎麼,覺得一個二個都比朕聰明是吧?」
看他生氣的模樣,眾臣擔心急了。
這可是剛剛吐血了的人呀!
「陛下息怒,保重身體要緊啊!」
李世民幽幽的說:「再這麼下去,朕不要說保重身體了,能不被氣死都算是好的了。」
眾臣:「……」
別說了,其實他們也氣得要命。
這可都是他們打下來的江山啊!都被後人這麼折騰了,他們能不生氣嗎?
可是氣歸氣,還是要保重身體啊。
看看這周邊列國,現在好像是臣服於他們,可是後面那些動作,簡直是欺負他們大唐無人啊!
趁著他們這把老骨頭還沒有鬆散,還是要多給後人掃除一點障礙啊……
不過根據陳曦講述的規律來看,接下來恐怕是沒有什麼提氣的內容了。
一個王朝開始走下坡路之後,那幾乎是無力回天的。
也就是東漢的劉秀幫著漢朝續命了一波,其他的朝代,都是這個規律。
要看得開。
想是這麼想,眾人還是長嘆了口氣。
*
【不光是逼迫退位,在這件事上,宦官俱文珍等人基本上一手操辦了皇帝大臣們的所有事情。
三月,他們將李誦長子廣陵王李淳立為太子,更名為李純。
七月,俱文珍等以李誦的名義下詔,由皇太子主持軍國政事。
八月,宦官擁立李純即皇帝位,李誦退位稱太上皇,史稱「永貞內禪」。
俱文珍此舉不光是將皇權踩在宦官權利之下,也破壞了「永貞革新」的成果,破滅了唐王朝的復興希望,
讓唐王朝繼安史之亂以後再一次墜入深淵。
而這樣一個宦官,居然在死後被贈開府儀同三司……
說實話,我不是很懂這些皇帝了。
不過在唐朝後期,宦官勢大,皇帝們向宦官低頭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眾實權李唐皇帝們:可以理解?理解個屁!!!
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九個老祖宗很驕傲
【宦官的膽子或許不止於此,
李誦去世的前一天,李純對外宣布李誦病重,一天後順宗就駕崩了, 這使人覺得李誦的死像演戲一樣。
有人透過一些筆記和詩文的細節發現李誦之前就被李純和宦官們暗算了。
也有人認為李誦是正常病死的,李誦和李純關係融洽, 根本沒有被李純殺害的可能。
這個嘛……我個人覺得見仁見智哈。】
【在李誦之後繼位的李純少年時期便胸懷大志,
即位後,李純利用唐德宗李适以來積蓄的財力, 重用主張裁抑藩鎮的大臣杜黃裳、武元衡、李吉甫與裴度等人,
平定了四川節度使劉辟、鎮海節度使李琦,招降了河北三鎮, 消滅了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並且使藩鎮相繼降服,歸順朝廷。
這些努力使得長期受藩鎮控制的河南、山東、河北等地重新回歸中央政府的管理, 唐朝再次實現統一。
經濟方面, 賦稅按省估折納, 規定觀察使須先徵用所治州之稅,不足時方可征所屬其餘州之稅, 減輕了納稅者的負擔。】
【李純繼位以來注意樹立良好的政治風氣,鼓勵大臣直言極諫,自己則虛心納諫,「為君推誠, 為臣盡忠」是其調整君臣關係的準則。
所謂上有所好, 下必效之。
由於李純的大力提倡,元和年間, 敢於直言直諫的大臣大為增加,形成了貞觀、開元以來從未有過的良好的政治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