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頁
李自成頒布討明檄文,內稱「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要求朱由檢君臣馬上投降,可保榮華富貴。
二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在寧武遭遇周遇吉的頑強抵抗,最終還是將其擊敗,從此入京之路暢通無阻。
在此期間,朱由檢想調遼東總兵吳三桂率關寧勁旅來京勤王,但因不願放棄寧遠以及餉銀不足等問題而作罷。】
【明廷內部圍繞南遷的爭議也公開化,李明睿上疏疾呼南遷,遭到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的強烈反對,斥為「邪說」,
內閣首輔陳演亦不贊成,左都御史李邦華則提議太子和諸王先南遷。
朱由檢見南遷爭議很大,便於二月二十八日表態拒絕南遷,聲明:
「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朕志決矣!」
三月初三日,出征在外的李建泰也上疏請求南遷,
並願奉太子先行,朱由檢召見群臣議論。
但是這個時候依然分歧很大,光時亨甚至說太子先行是模仿唐肅宗即位靈武的故事,
但在談到戰守之策時,諸臣集體沉默。
朱由檢先是重申「國君死社稷」,再看到諸臣集體沉默後,拂袖而起,斥責: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為亡國之臣!」】
【……都什麼時候了,考慮的是逃跑。這種事情就不要說誰是亡國的了吧,兩邊分一分,責任都有。】嬴稷表示無語。
你都已經開始在朝堂上討論遷都的問題了,那就代表你也認可大臣們的決定。
只是後面沒有真正給你這個台階下來,否則的話在提出來的時候就應該否了吧?
在這之前北京也不是沒有過兵臨城下的局面,于謙那邊是怎麼做的,這邊又是怎麼做的?
【大明江河日下,確實是到了該滅亡的時候了。】嬴子楚道。
朱世珍:【……】
不是,你們倆嬴家的說話能不能好聽點,顧及一下別人的感受呢?
當然了這麼長時間的相處早就給了朱世珍答案,只不過現在無能狂怒一下罷了。
【三月初四日,朱由檢封遼東總兵吳三桂為平西伯、平賊將軍左良玉為寧南伯、薊鎮總兵唐通為定西伯、鳳廬總兵黃得功為靖南伯,其餘總兵也都有升遷。
與此同時,朱由檢決定放棄寧遠,征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率兵入衛,又徵調唐通、劉澤清率兵入衛。
結果劉澤清不奉詔,在劫掠臨清後南奔;
吳三桂手下雖有五千精兵,但因為要內徙關外軍民,拖慢了速度;
只有唐通的軍及時趕到,被派去守居庸關。
三月十五日,居庸關破,唐通投降。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的先鋒抵達京郊,攻陷了昌平,焚皇陵。】
【……農民起義的風險還真挺大的,動不動就燒人家祖墳。】劉煓忍不住道,【雖然老夫的兒子也是個混混,但是這點上還是很強的。
王上,你家被自己人滅了門,還是老夫的兒子給你們秦朝守墓的。
不錯吧?】
嬴稷:【……】
怎麼說呢,這個人情確實是有,但是他劉家也確實是繼承了他們大秦的皇位。
一時之間,嬴稷的感覺還有點複雜。
不過不得不說,改朝換代歸改朝換代,對人家的祖墳都不放過的就有點過分了。
最多你拿點東西,直接燒了算是怎麼回事啊?
【寡人覺得,這李自成走不長。】
沒有長遠的眼光,走到哪裡都不長遠。
更何況這不是單純的起義,這是要推翻了王朝再建立一個。
那要考慮的東西就不僅僅是一時意氣了。
李自成:「???」
他是個粗人,轉頭就問身邊的人:「這老東西說話是什麼意思?」
下面的人哪敢吭氣啊……
走不長,那不就是走不長嗎還能有什麼說法?
【雖然走不長,但也確實是給明朝掘墓了。
在李自成到達京郊的第二天,朱由檢上朝詢問守城之策,君臣對泣,束手無策,甚至有人提出起用「逆案」中人,
朱由檢揮淚用手指在桌案上寫下一行字,一個說法是「文武官個個可殺,百姓不可殺」,一個說法是「文臣個個可殺」,讓東廠太監王之心看過後就抹去。
當天,李自成的軍隊開始攻城,守城的三大營多為老弱病殘,毫無戰鬥力,一觸即潰。
朱由檢情緒失控,他「仰天長號,繞殿環走,拊胸頓足,嘆息通宵」,大呼:「內外文武諸臣誤我!誤我!」】
【三月十八日早晨,他最後一次召見閣臣,說:「不如大家在奉先殿完事」,也就是讓朝臣們一起在奉先殿自殺。
同日,李自成派已經投降的太監杜勛、申芝秀到北京城內,與朱由檢交涉,
開出的條件一說是「割地講和」,讓李自成在西北割據稱王,犒餉銀百萬兩,可協助平定其他起義軍及遼東清軍,但不朝覲;
另一說是要朱由檢「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