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這話當然是很不吉利的,這樣的下場要麼就是朱厚熜絕嗣,要麼就是他自己死,
那哪一個選項都不是朱厚熜想要選擇的。
於是朱厚熜向陶仲文詢問解決辦法,陶仲文說的便是「二龍不相見」,
朱厚熜便真的幾十年沒有見過自己的兒子。】
【而且因為迷信道教,朱厚熜當然也特別喜歡吃丹藥。
這種行為在我們後人看來其實就是慢性找死,因為丹藥之中其實存在著很多有害物質。
它甚至就是有害物質的集大成者,要知道火藥可是煉丹的時候煉出來的,都能煉出來火藥了裡面還能是什麼好東西嗎?
根據史料記載,可是有很多皇帝是死在吃丹藥這件事上的。
朱厚熜雖然一時半會兒沒吃死,但是他在吃丹藥這件事上的不遺餘力導致他脾氣喜怒不定,多疑暴戾,導致宮人經常被處罰,可以說是提心弔膽了。】
朱厚熜聽到這裡就很不高興了。
當然他不高興的時候多了去了,這個時候根本沒人搭理他。
【而且他迷信丹藥方術,他派人到處採集靈芝,並經常吞服道士們煉製的丹藥。
為滿足自己修道,朱厚熜數次遴選民女入宮,每次數百名。
他還命宮女們清晨採集甘露兌服參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宮女病倒。
宮女們忍無可忍,以楊金英為首的宮女差點將朱厚熜給勒死,這就是歷史上罕見的宮女弒君的「壬寅宮變」。
但是朱厚熜經厲了「壬寅宮變」幸得未死,並沒有改變什麼想法,
他從此移居西苑,設醺煉丹,迷信道士邪說,養生修道,二十餘年不回大內,法紀逐漸鬆弛。
除此之外還在宮內外興建大量宮殿廟宇,加重百姓的負擔,使得國家財政危機愈益深重。】
【……這都讓宮女忍無可忍起義了,這可真是……】嬴稷一時間都不知道說什麼了,【這得是做的有多狠啊……】
【可以說是天怒人怨了。
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舉國奉道,
國之要事皆禱神佑,朝臣之務皆以道事為重,
百官側目,言官諱言,
致使明代政治偏離主道而日漸昏暗,釋與儒皆不敢各立門戶,
道教之玄理方術對明朝中後期社會影響至深,可以說是令人深思。】
第244章 第二百四十四個老祖宗很驕傲
朱厚熜的迷信讓眾人都吃了一驚。
甚至包括以前那些很封建迷信的皇帝們都有點吃驚了。
不是, 知道你是想要成仙了,但是成仙之前也不用這麼折騰吧?
主要是你好像也沒什麼成就啊……
尤其是那些之前很迷信的,也各種搞丹藥, 信道士被騙的亂七八糟,還被天幕點名給批評了的皇帝, 現在都挺驕傲的。
因為他們被說的時候可都沒有說朱厚熜這麼長,說明他們其實還是沒有被騙的很厲害了。
【雖然「壬寅宮變」並沒有成功,但是朱厚照並不覺得自己沒死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
他覺得是因為他修煉有功,所以在這之後更加熱衷於齋醮祈禱。
他躬服道教衣冠,「以為祈天永命之事」;
后妃宮嬪「皆羽衣黃冠, 誦法符咒,無間晝夜寒暑」。
偏偏在這之後,邊事廢弛, 吞沒軍餉, 倭患漸起。
整個大明王朝, 已經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其實在整個朱厚熜統治的時期,「南倭北虜」始終是明朝的禍患。
「南倭北虜」, 也就是東南沿海一帶倭寇的侵擾和北部邊境胡虜的襲擾。
除此之外,還有各地爆發的多起民變。
此時東南沿海工商業發展起來,而海禁依然厲行,沿海民眾和王直集團與朝廷的鬥爭非常引人注目。
在嘉靖二年的時候就爆發了「爭貢之役」, 簡單的說就是日本那邊有兩撥不同的人來朝貢, 然後有人行賄先行驗證,
然後市舶司隨後在嘉賓堂宴請兩個貿易團, 安排席位時又沒搞清楚,兩邊就開始打起來, 甚至開始掠奪百姓的東西,殺死了不少大明軍官。
在此後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機。
朱厚熜前期看起來還行的時候其實也不是很行,因為遇到這樣的問題他沒想著解決,而是直接簡單粗暴的宣布中斷一切貿易。】
眾老祖宗:【……】
以及前面優秀的皇帝們:「???」
不是,明朝的皇帝到底是怎麼當上的,遇到事情就如此簡單粗暴的解決?
他們不想著把這敢於鬧事的倭人給擺平了,不想著把大明的聲望立起來,就直接中斷貿易了?
之前他們不理解宋朝皇帝的思想,現在他們也不是很理解明朝皇帝的思想。
明明能打的,偏偏要閉關鎖國。
哎……
【朱厚熜這樣簡單粗暴的做法,其實是期望以圍堵的政策來減輕倭寇的威脅,
但問題事與願違,他只是斷絕許多貿易產業鏈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致使貿易地下化,
商業糾紛無從解決,遂轉成武力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