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反正總會知道的。
而且他們已經作古了,對未來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該著急的,應該是他的那些後人了。
陳曦眼睛彎了彎,表示了謝意,繼續道:【這樣的李二陛下,其實在晚年的時候,也是犯過混的。
晚年的李世民因國富民強,納諫的氣度不如初期,偶爾也發生誤殺大臣的遺憾,
不過千古一帝到底是千古一帝,這並不只是說他能力強大,也是說他從頭到尾,哪怕是在晚年昏聵的時候都一樣能夠克制自己不做出糊塗事來。
非常有名的唐玄宗和明太祖就是如此,如果他們能夠克制自己的話,也算是千古一帝的人選了。
李世民的晚年,大致上仍能克制、保有納言的風範。】
李隆基一邊往自己嘴裡塞果子,一邊尋思著這個唐玄宗是誰。
應該不是他之前的皇帝,之前的祖先們都已經有了廟號。
也不是他自己,他現在春秋鼎盛,英明神武,大唐的江山在他手上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
他每日裡憂愁那些收上來的稅要怎麼花,那些糧食要放在哪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會是個昏君呢?
那就是他的子孫了?
想著現在的太子,李隆基眼神暗了暗。
至於朱元璋聽到這里就直接破口大罵了——他的廟號太好猜了。
「這破天幕,說的什麼屁話!」
朱標:「……」
父皇,你現在就沒有克制自己。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個老祖宗很驕傲
不過陳曦並沒有在這兩人的問題上面多加糾纏, 而是繼續道:【說一個很有趣的點。
在李世民死後,他入葬昭陵,所以在大唐有了一個很新穎的伸冤方式, 那便是哭昭陵。
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時,須到唐太宗的墓前哭訴。
是的, 不是滾釘板,不是求神拜佛,而是在李世民的墓前哭訴。
他們相信這位一手開創了貞觀之治, 打下了大唐天下的皇帝,是會給自己做主的,哪怕是他死了。
這樣的人格魅力, 即便是在千古一帝之中,那都是獨一份兒的。】
【而在李世民為秦王之時,大破劉武周, 其將士們為了慶祝, 遂以舊曲填入新詞, 為李世民唱讚歌: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 共賞太平人。」
在李世民登基之後,又親自把這首樂曲編成了舞蹈,再經過宮廷藝術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個龐大的、富麗堂皇的大型樂舞, 稱之為《秦王破陣樂》。
這首歌的樂曲的意義又有多大呢?】
【在唐末的時候, 黃巢的軍隊攻入了長安。
這個時候的唐王朝天子也已經放棄了長安,學著自己的祖宗唐玄宗, 狼狽的逃離了,只留下了少數殘兵。
各地節度使已經被權利養大了胃口, 此時紛紛作壁上觀。
鳳翔節度使鄭畋有心報國,奈何此時軍心渙散無心迎戰,就連監軍這樣的人物都來迎接黃巢軍隊的使者。
所以無奈之下,鄭畋便決定投降了。
既然是投降而非戰爭,那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場宴會來慶祝一下。
於是這個時候,《秦王破陣樂》響了起來。】
李世民愣了一下,這個時候……
【沒有經歷過的人,並非大唐的人,或許不知道《秦王破陣樂》對這些人來說代表了什麼。
只是那日,本來已經投降了的將士們在聽到《秦王破陣樂》後淚流滿面。
黃巢的使者沒有辦法理解這種情況,一時之間呆愣當場。
幕客孫儲這個時候連忙站出來解釋,說是因為節度使鄭畋風痹沒有參加這場宴會,所以將士們太過難過了。
——因為自己屬下們都要投降,鄭畋氣的話都不說了,更不用說來參加什麼投降的宴會了。
黃巢使者對於這個答案可能並不相信,但是一時之間,似乎也沒有更好的答案了。
所以他還是表現出了對這個答案的滿意,宴會繼續進行了下去。
酒足飯飽之後,第二天一早黃巢使者便離開了,要向黃巢去匯報這個好消息。】
【但是《秦王破陣樂》的風波遠遠沒有過去,
宴會的這一幕傳到了民間,「民間聞者無不泣」。
於是整個鳳翔地區都被驚動了,老百姓紛紛表示願意同朝廷、鳳翔軍共進退,跟黃巢抗爭到底!
鄭畋趁機聯絡周邊,最終在鳳翔聚集了近十萬守軍,並且在黃巢第二次派使者前來催降的時候,將使者斬了祭旗!
這一戰,唐軍大獲全勝,也為已經日薄西山的大唐,再次延續了三十年的壽命。】
李世民聞言淚流滿面。
「朕……何德何能啊!」
雖然陳曦只是在講他的時候順便提到了這個故事,並沒有說那個時候的大唐是個什麼景象。
但是李世民又不是傻子,一個王朝末路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荒涼他很清楚,史書上寫的太多了。
尤其是他的子孫,還拋棄了大唐的首都,拋棄了還留在那裡的百姓和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