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整個北京城布局嚴謹,極為壯麗,是中國封建社會建築史上的傑作。
北京新都城的建築物在「規制」上遵循南京,是漢族政權的文化延續,
除此之外,從拱衛京師的塞上長城,到富麗堂皇的紫禁城,以及南北貫穿、左右對稱的「中軸線」,
北京在整體風貌上與因勢就形、自然布局的南京有了很大的區別。】
【朱棣為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永樂九年疏浚會通河,
到永樂十三年的時候,因原本淤塞的大運河會通河段全面疏浚,
明朝停止海運,改由大運河漕運,由陳瑄負責,駐節淮安。
從此,長達1794千米、溝通五大水系、跨越十個維度的大運河迎來了歷史上的輝煌期,成為明代都城北京賴以生存的生命線。】
朱元璋神色複雜的看著朱棣。
對這個兒子,他還是了解的太少了。
不過從某種方面來說,朱棣確實是最像他的一個皇帝了。
【雖然自己是因為削藩這件事情上位的,但是朱棣也覺得,藩王的權勢過大並沒有什麼好事。
就跟趙匡胤黃袍加身就怕自己手下的武將也這麼幹一樣,朱棣是藩王造反起家,他也怕其他藩王們會繼續自己這個路子,也這麼起家。
所以雖然朱棣即位伊始,恢復了諸王的王爵,還對他們大加封賞,
如賜谷王朱橞鈔十萬錠、賜周王朱橚鈔八萬錠、賜齊王朱榑二萬錠、賜遼王朱植鈔二萬錠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朱棣也嚴密注視著藩王的動向,進一步便著手削藩。】
【這個時候朱棣也要感謝一下自己的好侄兒朱允炆了,有他珠玉在前,朱棣自然知道,太過激進的削藩手段並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反而後患無窮。
所以朱棣的手段相對會溫和很多,其中較強有力的措施有三:遷徙邊疆要地的藩王於內地,削奪藩王的護衛,廢黜藩王為庶人。
他將寧王朱權的封地由大寧遷往南昌,谷王朱橞由宣府重鎮遷到長沙,遼王朱植由廣寧重鎮遷到內地荊州,韓王朱松封地由開原遷到平涼。
與此同時,代王、岷王、遼王及朱棣同母弟周王的護衛均被削奪,使其軍權不足與朝廷相抗。
雖然和之前大權在握的時候差了很多,但是好歹命是保住了,藩王的頭銜也在,榮華富貴是有的。】
【齊王朱榑、谷王朱橞就比較慘了,直接被朱棣廢為庶人。
其中齊王朱榑在朱允炆時期就被廢為庶人了,是朱棣恢復了他的舊封,
但他惡性不改,「陰蓄刺客,招異人術士為詛咒,輒用護衛兵守青州城,並城築苑牆斷往來,守更不登城夜巡。」
後被人告發,朱棣將他召回京師,朝臣有人彈劾他的罪過,齊王卻當廷蠻橫道:
「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時耶!會盡斬此輩。」
那這不是在朱棣的雷點上蹦迪嗎?
給你好好當藩王的機會你不要,還真以為這四哥是什麼善茬?
於是朱棣斷然將其禁錮於南京,革去三護衛,將他及其子孫都廢為庶人。
至於谷王朱橞則是起初被遷往內地,常因有金川門迎降之功而自傲,
永樂十五年,由於他陰謀打建文帝的旗號謀反,被廢為庶人。
其他老老實實的藩王,基本都能得到善終了。】
劉徹失望的搖了搖頭:「還是不夠狠啊,要那麼多宗室養著做什麼?」
雖然姓朱,但又不是真的豬,不能殺來吃。
只是給國家財政罷了。
桑弘羊這個時候是無比感激自己遇到的皇帝是劉徹,而不是朱棣。
他幾乎不敢想,一個皇帝養那麼多宗室會是多麼大的一筆支出啊!
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啊那些明朝的皇帝們,怎麼財政大臣的命就不是命是吧!
要麼說還得是他們陛下呢,這推恩令玩起來可真是沒有藩王們什麼事了。
連帶著他看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都順眼了幾分呢。
倒是除了明朝之外的藩王們都眼熱的看著朱世珍,巴不得自己是去明朝當藩王呢。
這可比在他們現在時不時提心弔膽什麼時候要削藩舒服多了。
朱元璋看朱棣倒是順眼了不少:「你小子倒是還知道兄友弟恭的。」
也不是完全都給弄死,多少給自己的兄弟們留了條活路,這就讓朱元璋很滿意了。
至於那兩個不知足的,被削藩也是活該。
而且朱棣好歹還給他們留了條命呢,榮華富貴聽起來也沒少,起碼比朱標那兒子強多了。
朱棣恭敬的說:「父皇自幼教導,兒臣不敢忘。」
【在軍事上,朱棣也沒有放鬆。
他是由掌握軍權而奪得皇權,深知軍兵的重要。
尤其是京師的軍兵,更是皇權的重要支柱。
朱元璋時期,京師設有京軍,是最精銳的兵力。
據洪武四年統計,共有二十萬七千八百餘人。
但其中精銳,據說只有七八萬人。
京軍分編四十八衛,由五軍都督府統領教練。
朱棣為加強京軍,在京師組建三大營。】
【其一是「五軍營」,即原由五軍都督府教練的軍兵,分為步兵與騎兵兩個兵種,包括京師衛所軍和各地抽調來京的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