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跟班昭一樣,長孫皇后在成為皇后之後也寫了本書。
《女則》。
其中的內容側重,我估計和班昭寫的《女誡》不太一樣,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它沒有流傳下來。】
眾人滿臉疑惑。
既然沒有遺傳下來,怎麼能和《女誡》對比呢?
陳曦微微一笑:【雖然這個判定標準有點玄乎,不過《女誡》可是班昭用來給自己家的女兒做家訓的,卻流傳千古,
而長孫皇后所寫的《女則》還被當皇帝的李世民封為經典,覺得可以流傳後世呢!
但事實上呢,一個用來做家訓的流傳千古了,另一個皇帝認可的卻沒有流傳下來,這是為什麼呢?
最大的可能性,不就是男人覺得《女誡》可以用來給他們當武器來規訓女子,讓女子好好做他們的奴隸,
另一個卻對此嗤之以鼻嗎?】
這……
雖然也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根據,但是這個推測的可能性還真的……
挺高的。
【不過我們可以從臨近的書中揣測一些《女則》的內容,比如《晉書》里之列女表達了明確的個體意識,注重自身才識和技藝,而相對忽視傳統三從四德的「婦道」。
這種思想在後世,尤其是以宋朝之後,男子太弱了只能讓女子更弱來維持自己脆弱的尊嚴,就更是不容於世了。】
說到這裡,陳曦頓了頓,【不過他們不光對女子如此,對歷史上開疆拓土的皇帝也是酸了吧唧的,倒是懶得多說了。】
眾皇帝:?
第100章 第一百個老祖宗很驕傲
皇帝們聽到陳曦的話, 多少有點不高興了。
尤其是宋朝之前的皇帝,摸不清楚宋朝是個什麼樣的記史風格,但是能從陳曦那隻言片語之中, 揣摩出一些宋朝的風格。
重文輕武,用財買平安的風格。
那跟他們這種開疆拓土, 人不犯我我不一定犯人,人若犯我我斬草除根的風格根本不一樣,可想而知也不會說什麼好話了。
但是在宋朝之後, 看過宋朝怎麼修書的人就知道了。
此時發出了嘲笑。
【不過從這些事中,我們便可以看出來,長孫皇后需要考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她生的孩子也太多了。
於是在三十六歲的時候,長孫皇后終於心血耗盡,與世長辭。】
李世民:「!!!」
前面所有的話, 都比不得現在這句。
三十六歲!
哪怕是以古人的壽命來說, 也未免太短了些。
現在他們已經二十多歲了, 也就是說,觀音婢只有十年左右的壽命了嗎?
不, 這太短了,真的太短了!
【長孫皇后對李世民是鶼鰈情深,在武德年間,李世民朝不保夕的時候, 長孫皇后隨身帶著毒藥, 「若有不諱,亦不獨生」。
貞觀八年, 宮中有變,李世民身披鎧甲, 同房的長孫皇后見狀不顧自己病體虛弱,立即緊跟李世民出去。
旁人都勸長孫皇后要以身體為重,長孫皇后卻堅持要等此事完結才行,她生怕李世民出什麼事。】
【李世民對長孫皇后也不能說沒有愛吧,不,應該說是很愛的。
他愛屋及烏,對長孫皇后身邊的一切都顯得非常博愛。
比如長孫皇后幼年失怙,是其舅舅高士廉撫養的,所以李世民對其非常敬重,高士廉去世甚至不顧自身病體和大臣勸諫執意要去臨喪。
對其異母兄長長孫安業參與謀反,也因為長孫皇后的求情赦免了,還官拜兵部尚書,封薛國公。
導致長孫皇后臨終前還叮囑「妾之本宗,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則為幸矣」。
可能長孫皇后這個時候也對給自己兄長求情的事情有些後悔了吧。
至於長孫皇后所出的子女,就更是得到了李世民的寵愛。】
【當然,這也不影響李世民在長孫皇后去世後繼續擴充後宮,寵愛別的女子,生下別的孩子。
只能說,男人的愛吧……
也就那樣吧。
女子們也別太愛了,別他死你就死,你看你死了他沒有跟著你去,勉強說是考慮大局,
但問題是還要繼續娶別的女人,你也不過是他想起來的時候哭一哭的對象罷了。
甚至都沒有因為你的去世對男女之事不感興趣,就……
女子自私一點也沒什麼不好的。】
【當然了,這只是我站在女子角度來看的感受。
在男子的眼中,在封建社會之中,李世民確實是少有的對皇后愛重的人了。
就連他的陵墓也是根據長孫皇后的希望,依山而建,開啟了大唐帝陵以山為陵的先河。
不過長孫皇后的話,李世民也有不聽的。
比如長孫皇后希望李世民不要太過寵信自己的娘家,李世民也沒有聽。
也就導致了高宗李治登基之後甥舅之間的矛盾,甚至導致了長孫無忌因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