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劉煓嬉皮笑臉:【老李啊,你這子孫還是……怪有想法的啊。】
嬴稷也看向了武士彠。
這李隆基也是武則天的後人,是她的孫子,那也就是武士彠的子孫了。
這位的臉色當然也是很好看的。
【確實,不是說後世受那儒家的影響,對禮教什麼的越來越要求嚴格了嗎?
寡人看對這皇帝的要求倒是沒有很嚴格嘛。】
李隆基:「……」
這個時候的他還是英明神武的那種,所以對天幕上的說法也是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不過……
那楊玉環果真是好看到了即便是成為了他兒媳婦,他都要搶過來的人嗎?
也不知道現在楊玉環多大了,如果年齡到了,倒是可以直接入宮,不必再折騰這麼一遭了。
他也就不必因此被後人指指點點了。
啊,不愧是他!
李隆基臉色不變,倒是沒什麼感覺。
身為一個帝王,養幾個女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即便是被後人說了,那也是風流韻事罷了,問題不大。
李隆基根本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我前面說過,李隆基號稱「梨園之祖」,十分喜歡音樂歌舞。
楊玉環也是大音樂家,擅長歌舞,和李隆基就更是相配了。
所以在這之後,李隆基就沉溺於後宮,開始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對後宮的賞賜錢不計其數。
戶部郎中王鉷為了投其所好,「歲貢額外錢百億萬,貯於內庫,以供宮中宴賜」。
這錢是怎麼來的,正常人就算不問一下,心中也是有數的吧?
但是李隆基問也不問,反而是直接給王鉷升官,為御史丞、京畿採訪使。
別說是明君風範了,就算是普通皇帝的風範都沒有了,一整個都是昏君的表現。】
李隆基聞言臉色一黑。
他倒是不覺得這有什麼,身為一個皇帝,在天下安定之後有些享受怎麼了?
怎麼就能被稱得上是昏君了?天幕上這女子真是胡言亂語。
【除了在後宮中李隆基安於享樂,在朝堂上也一樣。
這個時候的他一改開元初年勤政愛民的作風,開始鬆手享樂起來。
國家政事不說是不聞不問吧,基本上也是不怎麼管了。
這個時候他也不再像之前一樣如同走馬燈一樣的換宰相,張九齡被罷相之後,李隆基選擇了李林甫當丞相,這一當就是十九年。
這位就跟武則天沒什麼關係了,他是李唐宗室出身。
和前面的宰相不同,李林甫不是什麼好人。】
【李隆基前期任用的宰相哪怕是本事稀鬆的,也沒什麼惡名。
李林甫就不一樣了,這位可是後世出了名的奸臣。
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視的人,他都千方百計的將其除掉。
他忌妒有學問之人,對於有學問的人他表面與其友好,暗中卻陰謀陷害。
後面有個成語叫「口蜜腹劍」,便是從李林甫這裡來的。
哪怕是唐玄宗李隆基本人,在安史之亂爆發後,和給事中裴士淹談論宰相的時候,也曾經點評過李林甫,
說他是「妒賢嫉能,無人能比。」
當然了,裴士淹問他,你既然知道這人不是個東西,為什麼還要讓他當十九年宰相的時候,李隆基無言以對。】
安史之亂後的李隆基:「……」
他眼淚就掉下來了。
他早就知道了,只是當年耽於享樂,而且李林甫雖然嫉賢妒能,可是基本的能力還是有的。
他總覺得,這大唐江山如此繁盛,即便是折騰幾年也是無所謂的。
可誰知,居然會變成了這樣……
【李林甫在位期間,除了蔽塞言路,排斥賢才,使得朝綱紊亂,
還建議重用胡將,縱然使高仙芝、哥舒翰等少數民族將領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
但也讓安祿山得以長期控制河北,為日後安史之亂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說到這裡,陳曦頓了頓,【當然,這個鍋如果全讓李林甫背了,就有點太冤枉他了。
放任安祿山做大的,到底還是唐玄宗李隆基本人。】
安祿山?
作為一個合格的帝王,李隆基現在已經顧不上聽陳曦對他的嘲諷了。
而是開始警惕這個名字。
是外族人?
【除了任用奸相之外,李隆基還將進宮的曾經的兒媳婦楊玉環封為了貴妃。
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故事,被後世很多人稱頌,成為經典的愛情故事。
因為在楊玉環進宮之後,李隆基對她可謂是千嬌百寵。
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有專門為貴妃服務的七百多人給她做衣服;
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李隆基還下令開辟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里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
除此之外,就是典型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