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如果張巡明確站隊李亨,那麼以他河南節度副使的級別,李亨任命的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等人怎麼也得救他於危難之中。
如果他表示只和太上皇李隆基走,那麼站在太上李隆基皇這邊的許叔冀等人同樣會冒著危險來給他助威。
但他偏偏兩者都不是,才造就了如此困境之時,有能力救援的唐軍都袖手旁觀。】
陳曦此言一出,眾人都是沉默。
除了劉煓和朱世珍還有點摸不著頭腦,這些個在宦海浮沉甚至自己就是王上的人誰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呢?
【若不是這李隆基!】其他人都不太好意思說什麼,最後還是李昞率先憤怒著罵了起來。
如果不是這個蠢貨,將大唐帶到這種困境之中,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
都是這個蠢貨!!!
那張巡所作所為,固然讓人可敬可怕,可如何又不是無奈之舉了?
最該罵的,難道不是讓睢陽百姓走到這種地步的李隆基嗎?
李隆基聽到天幕上睢陽之戰的內容,身子晃了晃,心道一聲完了。
他無論如何,都要給睢陽的百姓一個交代啊!
「高力士……傳朕旨意,朕要下罪己詔。」
雖然這是日後的事情了,但是李隆基清楚,如果自己現在什麼都不做,那這個皇帝他也做到頭了。
畢竟這安史之亂,便是發生在他統治期間啊……
而且李亨……
現在還不是太子的李亨已經上了李隆基的黑名單了。
若是他成為帝王之後,做的還好也就罷了,但是現在看來,也不過是一個蠢貨。
能讓手下人如此做事,不顧國家安危,看來也不是什麼力挽狂瀾的中興之主。
他,不行。
不過李隆基有信心,有了天幕如此示警,起碼在開元結束之前,他是有機會把這些被天幕暴露出來的問題全都解決掉的。
安史之亂,這次不會再重演了!
【張巡、許遠的舉動,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的大臣們也是經過一段爭論的。
雖然在大唐王朝危如累卵之際,黃河沿岸的各級官員,面對安史叛軍,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投降,
像張巡千里赴援、忠於職守、最後殉職的忠義之士,實在是太少了。
可是睢陽百姓的遭遇也實在是太慘了。
後來還是張巡的朋友李翰為他作傳,並作為表文呈給李亨。
至是,眾議始息,以張巡功大於過。】
陳曦嘆氣搖頭:【實際上造成睢陽百姓災難、張巡如此的罪魁禍首,還是一手導致了安史之亂的李隆基。
其他提到的將領在這裡看起來像是反面人物,但是實際上他們在對抗安史叛軍的時候,也是正面人物的,出了大力。
睢陽之戰時,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害怕自己的弟弟取代自己的位置,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將安祿山殺掉。
弒父之後,安慶緒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
——史思明便是安史之亂中的另一個指揮官,所以這場動亂才被冠稱為「安史之亂。」】
【史思明歸守范陽之後,並沒有那麼聽安慶緒的話。
在安慶緒自立稱帝後,和唐王朝的戰鬥逐漸落於下風,甚至在陝郡之戰後,安慶緒僅率1300人從洛陽逃往鄴城。
不過這個時候李亨又沒有搞清楚重點,不說去追擊安軍殘部,光顧著迎太上皇還都。
趁著安慶緒在這個時候重振旗鼓的空擋,十月,史思明以所領十三郡及兵8萬降唐,受封為歸義王、范陽節度使。】
陳曦有點無語:【我不是很明白唐肅宗李亨到底是怎麼想的,且不說現在大唐那邊的形勢一片大好,
就說史思明跟在安祿山之後做的那點事,他想要投降,就可以直接封王當節度使?
那其他想要權利的將領是不是也可以這麼玩一遭,名利雙收啊!
更何況,他甚至都沒有想要考慮一下,史思明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投降呢?
當然,事實證明史思明也真不過就是玩玩李亨罷了。】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個老祖宗很驕傲
玩玩李亨……
這個話陳曦說的輕描淡寫, 但是在聽的人耳中卻如同炸雷。
無論這李家皇帝做了什麼,可是皇帝到底是皇帝。
若是被叛軍隨意折辱,那真的是太丟人了。
尤其是這叛軍還是蠻夷, 那丟的就是整個中原王朝的人。
但是如果史思明降而復叛,那確實是和戲耍李亨無疑了。
【事實上, 在半年後,史思明就復叛了。】
眾人:……
雖然知道史思明遲早是會反叛的,但是這麼快是不是有點誇張了?
【史思明復叛之後, 就將洛陽重新占領了。
之後他得到安慶緒在鄴城的求援,便率領十三萬大軍自范陽南下救鄴城。
而大唐這邊呢?
在李亨「英明」的領導下,待安慶緒逃至鄴城一年後才下令攻討, 發兵數十萬竟不設元帥,無統一節度;久圍城不下,糧秣不繼, 軍心不穩, 終於釀成一次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