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因此多次下令選調各地衛所軍隊赴京校閱操練,以保持和提高戰鬥力。】
【雖然這小子口氣不小,但是這些想法倒是不錯。】李昞微微點頭予以認可,【這小子是個知道為士兵考慮的。】
作為一個將軍,他對這些當然是最有感觸的。
多得是那些對軍事一竅不通卻喜歡指手畫腳的皇帝了,朱瞻基這種真的能讓武將痛哭流涕了。
【是的,除了繼承之外,朱瞻基還要完善。
因為前面朱元璋定下來的軍戶世襲和軍屯制度,到了朱瞻基統治的宣德年間弊端已經十分明顯了。
軍官苛虐士卒、侵占屯田,軍士生活困苦、被迫逃亡,開始成為比較普遍的現象,嚴重影響和削弱了明軍的戰鬥力。
面對這種狀況,朱瞻基不得不格外加以重視,由此提出了愛護存恤軍士的思想主張。
他認為:兵士除了訓練有方,還要撫養得宜,所謂「養之厚則得其心,練之精則得其用」,不能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就跟宋朝那時候一樣是不可以的。
就是你沖陣的時候喊的是「兄弟們給我沖!」和「兄弟們跟我沖!」這兩種的差別那是非常大的。
軍士乃將帥求取「富貴之本」,只有平常善待軍士,深得其心,臨敵之際才能得其拼死效力,成就功業。
「若素不能恤,徒以威馭之,緩急未必得用。」
他斥責了各處統兵將領不恤軍士,「誅求刻剝,甚於豺虎」,「虐用其力,減克其糧」,
以致軍士不堪忍受、導致相率逃亡的種種劣行,告誡他們要以恩撫士卒為念,告知他們應該做到「矜其寒餒,同其甘苦」「仁如父兄,愛其子弟」。
除此之外,還屢次頒布詔諭,嚴禁將領壓迫虐害軍士,包括私役其勞作、占奪其屯田、貪吞其餉糧等等,違者一經奏劾查實,即予逮治。】
【這個皇帝,腦子總算還是清醒一些。】
聽多了前面宋朝皇帝重文輕武的事跡,現在聽到這個皇帝,那真是讓人神清氣爽啊。
第214章 第二百一十四個老祖宗很驕傲
【除了軍事上之外, 在內閣的問題上,朱瞻基也是繼續完善他爺爺朱棣搞出來的內閣制度的。
朱瞻基即位後,「三楊」也就是楊士奇、楊榮、楊溥、還有金幼孜、黃淮分別在內閣中重新任職, 內閣的突出地位還因新的行政程序而得到加強。
內閣成員需要定期上朝覲見,討論緊急的國家大事。
遵循朱高熾時期的先例, 朱瞻基即位後他們直接呈遞密封的奏議以及時確定適當的施政方針。
此外,朱瞻基還採用了票擬等正規的辦事程序,規定大學士審議官員呈遞的奏議, 並提出適當答覆貼在每道草擬的詔令上以供御批。
票擬,也叫做票旨、條旨,
也就是說對於來自全國各方面的奏章, 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內閣學士「用小票墨書」,即把批閱建議寫在紙上並貼在各奏疏的對面上以進呈。
內閣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 先將擬定之辭書寫於票簽, 附本進呈皇帝裁決, 稱為「票擬」。】
皇帝們摸著下巴,覺得這好像也是個好辦法。
但是怎麼說呢, 總覺得太麻煩了。
還讓大臣們批閱了自己看,有什麼事情大臣們直接處理了不好嗎?
他們花那麼多銀子讓大臣們來當官,可不是讓他們來吃乾飯的。
——明清之前的皇帝們大多還沒有那種什麼大事小情都要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變態控制欲,他們更喜歡大臣們能夠解決的問題多一點, 那自己手裡的問題就少一點。
【當然了, 朱瞻基並沒有自己的祖先朱元璋那麼勤奮,
一般內閣大臣們呈遞上來的意見, 他直接就採納了,並將詔令分送給主管的部門施行;
他也並不再召內閣大臣們進行複議, 除非主要內容出現了爭議。
這樣,內閣就成了朱瞻基和六部之間的橋樑,與以往相比,更成了決策的力量。
閣臣的職責,仁、宣兩朝還並沒有明確規定,不過在侍論經史、草擬制誥之外,閣臣們其實已從多方面參預軍國重事。】
【比如說,閣臣原只備顧問。
但朱瞻基在出平漢王、曲赦趙王、調免陳山以至舉任官員、捐免租稅等重大國事上,均曾向楊士奇等閣臣咨議,然後決策實行。
閣臣近在皇帝左右,便於上章建言。但是仁、宣兩朝,楊士奇等曾多次上章建策。閣臣直接向皇帝建言,從而參與國事也成了一種途徑。
除此之外,他們還搶了諫官的職責,糾彈。
朱瞻基時期楊士奇奏稱「前詔減官田租,戶部征如故」,就是彈劾戶部的一例。
在軍務上楊榮首先建策親征朱高煦,並隨軍出戰。其後又隨朱瞻基北巡,並曾將兵出擊。
北有蒙古,南有安南。或戰或和,是軍國重計,也由閣臣參與決策。】
【可以說,閣臣們在這個時候已經是遍地開花了。
他們從事實上通過不同形式參與朝廷行政、監察、司法、軍務以至對外事務等軍國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