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明仁宗即位後,加太子太保,食雙俸。
宣德三年,隨明宣宗征兀良哈,頗有戰功。次年,加太保。
宣德六年,金忠去世,獲賜祭葬。
可以說是歸降的一個好的代表了。】
【明軍出征之後,四月二十五日,到達了隰寧,獲悉阿魯台逃往答蘭納木兒河,朱棣於是下令全軍急速追擊。
六月十七日,進至答蘭納木兒河,周圍300餘里不見阿魯台部蹤影,遂下令班師。】
說到這裡的時候,陳曦頓了頓,眼中流露出遺憾的神色,
【可惜的是,這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五次北伐,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戰爭。
七月十八日,在班師回朝的路途中,朱棣於榆木川病死。
一代大帝,就這麼客死異鄉了,也是十分令人遺憾了。】
朱棣:「!!!」
驟然得知自己的死訊,朱棣並不是很意外,畢竟每個人都是要死的。
前面聽到那麼多皇帝死來死去,甚至還有自己的父親,他多少都有點麻木了。
但是聽到這裡,他還是產生了遺憾。
不是遺憾自己死了,而是遺憾自己沒有真正的打服了蒙古!
也不知道他的太子在繼位之後到底做的怎麼樣啊……
想起了自己的長子朱高熾,朱棣還是很滿意的。
他幾乎可以想像到,這小子在聽到天幕說到自己的死訊的時候,哭的慘兮兮的模樣了。
而朱元璋在聽到朱棣是北征的途中病死的,忍不住瞪了自己這個兒子一眼。
「都那麼大的人了,不知道注意自己的身體嗎?」
想起天幕說朱棣都六十多歲了還御駕親征朱元璋就腦仁疼。
「一個二個的,都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嗎!」
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個老祖宗很驕傲
【雖然朱棣的遠征漠北之戰進行了五次也並沒有徹底解決了蒙古,
不過這五次針對盤據在漠北的北元殘餘勢力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個部落的遠征,進一步削弱了蒙古勢力,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
同時也明朝精疲力竭,朱棣亦在第五次親徵得勝回朝途中病死。
雖然朱棣北伐之後明朝無論在國力還是在軍事方面, 都據有絕對的優勢,但問題卻出在了撤大寧都司、三降城、東勝衛、威虜衛、威遠衛等漠南諸衛的事情上。
朱棣雄才大略,自然知道大寧諸衛所的重要性,
他在永樂八年第一次北征時對金幼孜等人說:「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
這也是為什麼他非要北征, 一生都在北征,甚至都死在了北征路上的緣故了。】
【何福曾請求朱棣復置東勝衛,但朱棣不以為然, 只在此年九月給何福的批覆中寫道:
「爾奏欲立東勝衛, 此策甚喜, 須俟鎮虜、定邊,諸衛皆定然後立之, 則永遠無虞。」
朱棣認為設置衛所是要等到明軍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勢力繼承確定元朝的北方邊界後再辦的事情,
但是由於朱棣病死在了北伐的路上,當年朱元璋在漠南設置的諸衛所都沒來得及恢復。
宣德時,北方遊牧民族通過衛所舊地對明朝的威脅日增。】
【明朝對蒙古封建主雖然也封以王位等, 同時給印、授敕、賜衣, 允許世襲,但並沒有改變蒙古貴族的封建遊牧制度。
因此, 蒙古各部的分裂狀態依然如故,這是蒙古各部不斷與明朝抗衡的重要原因。
這個問題大致解決是在清朝的時候,
清朝皇太極繼位以後,為了確保對蒙古的控制,逐步地、然而也是堅定地在蒙古實行了劃分牧地、編旗設佐(佐領)、更定爵秩、軍令政令統一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君臣、主從關係。】
朱元璋:「!!!」
這個消息比之前所有的信息都讓他來的重視!
要知道,蒙古一直以來都是他的心頭大患,哪怕是天幕說朱棣五次遠征漠北,都沒有讓朱元璋放下心來。
因為他根本也沒有把蒙古給打服!
對於這個老對手,朱元璋可是太明白了。
性如烈火,桀驁不馴。
若是真能收復,那可是對大明太有利了!
「標兒,聽到了嗎?」朱元璋下意識的說,「這蒙古居然可以收服!」
眾臣聽到朱元璋這個話,多少心裡有了點譜。
雖然天幕上說的燕王殿下很厲害,但是在皇帝陛下的心理,還是對太子最滿意啊……
若是太子無事,那日後這個皇位還是會落在太子頭上了。
朱標也晃了晃。
他還以為,日後……
或許還是他誤會了父皇吧……
「兒臣日後必將好好研究,如何將蒙古收於麾下!」
「好!」
【不過雖然朱棣是個鐵血皇帝,一生都在征戰,但是也不得不提的是,從朱棣開始,明朝便出現了一個很不好的現象。
那就是棄邊,也就是說放棄已有的土地。
雖然朱元璋是打跑了蒙古人,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但是因為從唐末開始,中原大地就可以說是四分五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