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經過前期選拔、後期考察,共同入宮居住的三個女子中,周太后在張監生的女兒胳膊上系了彩絛,另外兩人都賜銀還家,並未留她們在宮中做妃子或做女官。
曹女史帶著朱晴她們幾個小宮女捧著給太子妃的金銀珠寶等賞賜往暫住的宮殿送,剛走到清寧宮大門,就聽見三個內侍看哭喪著臉跑進來,進門就跪:「萬娘娘薨了!」
啥?饒是朱晴也嚇一跳,她知道萬貴妃會死,但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死啊,只大約知道在太子登基之前。太子十八歲登基、當了十八年皇帝,三十六歲病逝,還是很有記憶點的。如今太子才十七歲,按理說還有一年啊?難道是因為算的虛歲?
朱晴腦子裡還在想這些有的沒的,其他人已經反應過來,麻溜跪下。殿內傳話叫報喪的內侍進去稟告,朱晴等人面面相覷,她們這賞賜送還是不送了?關鍵是,太子妃還能如期嫁入宮中嗎?
世人皆知皇帝對萬娘娘的感情,若不是後宮太后娘娘不許,前朝諫官們拼命上摺子阻攔,皇帝早就封萬娘娘做皇后了,哪裡是如今一個皇貴妃。現在萬娘娘去了,追封一個皇后,老娘娘和前朝大臣,總不能為了一個死人和皇帝硬抗吧?
領頭的曹女史拿不定主意,又轉回殿內,想聽聽太后的意思。
第50章 我殺皇后與國舅15
「唉,她與我同歲啊。」周太后靠在靠枕上,幽幽嘆了一口氣。
世人都說皇帝寵愛大自己十七歲的萬娘娘是如何引人注目、不合常理,十七歲這個數字還是不如「與生母同歲」這個說法的衝擊力大。朱晴突然就理解了周太后,為何死活看不上萬貴妃,從不讓她來清寧宮請安。
當然,聽年長的姑姑說,當年萬貴妃初封的時候,也來清寧宮請安。周太后趁機叫人按住她要以大不敬的罪名打死,惹得皇帝飛奔來救,母子大吵一架,從此萬娘娘再不來請安,皇帝更是疏遠生母,連貢品都是昭德宮先選。若不是還有孝道壓著,周太后幾乎在後宮無立足之地。
所以面對太后如今的嘆息,沒有一個巧嘴八哥敢接話,個個如同剪了舌頭一般。
周太后也不需要任何人答話,自己靠了一會兒,又打起精神來,看到捧著的賞賜,問道:「怎麼又回來了?」
曹女史一愣,也不知該如何答話,說自己擔心這邊喜氣洋洋、那邊淒悽慘慘礙了皇帝的眼,惹皇帝不高興?還是說自己揣度著萬娘娘要追封皇后,太子妃恐怕三年內不能入宮,所以要回來請示太后?
這樣的小心思,不用下面人說,周太后居高臨下,看得一清二楚。
周太后卻佯裝不知,用輕鬆寬和的語氣問道:「你們說說,這賞賜,該不該送?」
沒有人答話,周太后開始點明:「你來說。」
這一指,剛好指得是曹女史。曹女史在清寧宮並不是有臉面的人,聞言更緊張了,試探著回覆:「皇帝此時悲痛,娘娘一片慈心,不若暫緩送賞,也寬寬皇帝的心。」
「嗯。」周太后頷首,仿佛在表示自己聽到了,又仿佛是贊同曹女史的回答。
進宮之後,朱晴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宮裡人從來不說人話。她們的說話、表態,能理解出截然相反的含義,而且絕不把話說死。在後宮,大人物們都有笑著出殺招,哭著享受喜悅的本事。
殿內無人出言附和,朱晴悄悄抬頭看了看趙女官和夏女官的表情,這兩個能做到五品,對周太后的心思應該是最清楚的,連她們都不出面附和,是不是她們也不贊同,至少她們拿不準太后的心思。
一屋子人安安靜靜的,朱晴抬頭低頭布料摩擦的聲音都明顯起來。
周太后不悅道:「你有話說?」
聽著太后口氣不好,朱晴指甲掐在掌心穩定心神,想著萬貴妃從來沒有皇后封號,決定賭一把:「回娘娘,奴婢愚見,賞賜該繼續送。」頓了頓,咽下緊張的唾沫,「萬娘娘薨逝,自然該哀戚,只是自古卑不動尊,萬娘娘雖是長輩,但不該於小爺娶妻上有所耽擱。」
趙女官站在一旁,都為朱晴大膽捏一把汗。她不說話,自然是因為自己拿不準太后的心思。朱晴這話,踩著萬貴妃給太后賣好,有可能討太后歡心,也有可能讓太后想起,她曾經也不過是妃妾,若不是有皇帝這個兒子,做不了太后。即便做了太后,埋入皇陵的時候,也在原配錢娘娘位分之下。周太后為了能在身後事上,壓原配錢皇后一頭,不顧先皇遺命,做的事情令前朝後宮瞠目,當年雪花一樣的彈章飛進宮中,周太后的名聲很不好聽啊。
「哈哈哈哈,很是,卑不動尊。去告訴皇帝,他要大辦,我不阻攔,但不可追封皇后。也傳話給前朝,讓他們盯著些,他們不就愛上竄下跳地進諫,專盯著後宮婦人事嗎?」
太后發話給這件事定性,趙女官提溜著的一顆心終於放回肚子裡,撿來的徒弟不會死半道上了。
朱晴這一番言論得了太后青眼,終於從人形寵物,進化到「聰明、有眼力見兒」的小宮女。
周太后和顏悅色招招手,吩咐朱晴:「既然你這麼說,就領著人給太子妃送賞去吧。」
這就是讓她代替曹女史的位置了!
即便只是臨時的、一次性的安排,但朱晴相信,太后以後還會看到她的才幹,她出頭的日子還在後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