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好霸道的要求。
樓問津忍不住低笑一聲。
他復又躺了下來,手臂卻不由分說地自背後將她一摟。
她掙扎了一下,只是徒然,熱的體溫相貼,實在讓人煩躁,但她不動彈了,就這樣陷在他的懷裡,困頓地閉上眼睛。
第24章
#二四
忙碌一陣 , 到十二月下旬,梁稚準備回家一趟。
她並未直飛庇城,而是定了一張去亞羅士打市的機票, 落地後招了一部車, 開到位於太平市郊的合裕釀酒廠。
梁稚提早給酒廠負責人鄭永樂打過電話, 故鄭永樂攜了一干元老早早便在酒廠門口等候。
德士車一停,鄭永樂急忙上前拉開車門, 滿臉堆笑地同梁稚打招呼,「梁小姐兼程趕來,實在是辛苦了。」
梁稚下了車, 他往車裡瞥了一眼, 「……梁小姐, 就你一個人啊?」
「我一個人怎麼了?」
鄭永樂笑說:「我以為總得帶個助理——梁小姐快請,餐館我已經訂好座了,我們先去吃飯。」
「不吃了,還請鄭老闆直接帶我參觀吧, 我趕時間, 下午還有事。」
鄭永樂愣了愣,旋即還是笑說:「那就裡面請吧。」
一踏入廠房, 撲面一股酵母發酵後的香氣, 梁稚瞬間被這氣息勾起童年回憶。
梁廷昭最初販酒也只是小本經營, 那時為了拿到更低出廠價, 常常直接跑去酒廠跟人套交情,有時出差, 他會把梁稚也帶上。有人討厭發酵後的這股糜甜的香氣, 梁稚卻格外喜歡,因為一聞到這味道, 就往往意味著梁廷昭的生意更上層樓。
梁稚一邊往裡走,鄭永樂一邊介紹說:「梁小姐應該知道,合法專業的釀酒廠執照很難搞到,我們合裕就有這麼一張執照。世紀初,我們鄭家就在泉州開設酒廠了,雖然比不上別的馳名老字號,但在那時的泉州,也算有一席之地。後來,我祖上舉家遷來南洋,把業務擴展到了獅城,又在吉隆坡設立了酒廠。可惜日據時代,酒廠被戰火摧毀了。戰後重建,搬來了平安小城,經營至今。」
梁稚邊聽邊打量這白牆紅瓦的歐式建築,廠房內按區分設的蒸汽鍋爐、米酒缸和小型蒸餾塔都格外陳舊,運作時發出吭哧吭哧的雜音,好似老人爛透的肺葉,極有風燭殘年之感。
鄭永樂繼續說道:「我們廠里的設備,大多都是自創,用的也是傳統的釀造技藝,主要生產三蘇酒和利口酒。合裕三蒸、麒麟五加皮,龍虎扶元酒,還有梁小姐你嘗過的玫瑰酒,都是我們廠里的特色產品。」
梁稚點點頭,「現在廠里有多少員工?一年的產能有多少?」
鄭永樂拿手帕擦了擦汗,「鼎盛時期有員工五六十人,一年能生產三四千桶酒,現在……不到三十人,一年最多只能產出一千五百桶不到。」
梁稚走到鍋爐旁,有兩個工人正將處理過的白米放入甑子之中。
鄭永樂也便適時地介紹釀造過程,蒸米、晾涼、發酵、窖存、蒸餾、萃取……每一步如數家珍。
梁稚隨父親梁廷昭參觀過葡萄酒莊,葡萄酒的釀造過程,與米酒雖有不同,但核心都在於發酵這一步。
隨後,梁稚又去瞧了瞧地窖和監管倉中的作業缸,以及裝瓶的流程。
最後,到了產品陳列室,她向鄭永樂提出要求,要把所有的產品都嘗上一遍。
合裕酒廠共有十來種在售商品,梁稚嘗完一種,漱漱口,再嘗下一種,流程不可謂不漫長。
鄭老闆原本對梁稚獨身前來,有無考察能力將信將疑,但見她嘗得這樣認真,六十度的三蘇酒,入口也不皺一下眉頭,便稍微有些刮目相看了。
故他自己親自為梁稚斟酒,耐心等她試酒完畢。
「梁小姐看來很懂酒啊?」鄭永樂笑說。
「不懂。只知道好喝不好喝。」
「那梁小姐覺得,我們合裕的酒怎麼樣?」
「有的不錯,有的我建議可以考慮停產。」
「哪些需要停產?」
梁稚指了指龍虎扶元酒。
一直跟著鄭永樂的一位元老員工發話了,「這是給男人喝的酒,你一個年輕姑娘,嘗得出什麼。」
「嘗得出很難喝,拿去消毒我都嫌嗆。」
「你……」
鄭永樂將那人一攔,使個眼色。
梁稚拿起水瓶,最後漱了漱口,「鄭老闆,你們廠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設備太久,故障頻發,品質和產能都沒法保證。而且現在都時興喝洋酒,我們傳統的米酒吃不開了。」
「和我預計得差不多。」梁稚邊說邊往外走,「怎麼不更換設備?」
「沒有錢啊。」鄭永樂又擦擦汗。
「銀行貸款呢?」
「就因為廠子太舊了,設備也不值錢,大銀行不批,小銀行利息高,也貸不到幾個錢。」
梁稚又提出看一看酒廠上季度的收支帳本,自然遭到一部分老員工的反對,鄭永樂力排眾議,帶她去了財務室。
鄭永樂把帳本交到梁稚手裡,候在一旁。
他原本以為梁小姐只想大致地瞧一瞧,沒想到她看得極其仔細,凡有疑問的地方,都要提出來專門地問一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