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頁
他現在還是有機會的,慈谿先生的才華大家有目共睹,雖然已經過了十年,但想要拜在他門下的人還是趨之若鶩。
宋聲並不知道肅昌來了這樣一號人物,錦繡街才剛剛開業不久,他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在這上面,這條街是他費盡心思打造的商業步行街,而且還是靠湖岸,景色優美宜人,是準備打造成地標性景點的,定然要多花一些心思。
楊二郎在錦繡街整個轉了轉,發現這個地方還真有些特別,不論是建築還是做生意的小販,都跟他去過的其他地方不一樣。
把整條街都轉完之後,他打聽了一下去書院的路,然後帶著隨從徑直去了書院。
路上楊二郎又打聽了一下關於蒙學班的事,這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嚇一跳。這個蒙學班竟然是免費開辦的。而且這裡面很大一部分的學生都是來自慈幼院的孤兒。
對於他來說,新的問題又來了,慈幼院是什麼地方?
這些消息對他來說不難打聽,他很快就得知了慈幼院是一個孤兒收容所,裡面收了很多無家可歸的孩子。
慈幼院是知府夫人負責修建的,周圍的人提起他來也都讚不絕口,誇他是個好的賢內助。
楊二郎一開始覺得沒什麼,但聽人說這竟然是個哥兒的時候,他驚訝了。要知道他們家中的那些哥兒除了會塗脂抹粉小聲嚶嚶之外,旁的無甚用處,沒想到這個知府夫人這麼厲害。
「看到城裡陸記的招牌沒有?陸記酸辣粉,陸記麻辣燙,還有那個叫做一枝春的鋪子,都帶有陸記的標識,這些全都是知府夫人坐起來的生意,厲害吧?」
這人說起這些話來的時候十分自豪,仿佛這些鋪子都是他家開的一樣與有榮焉。
楊二郎著實是沒想到一個哥兒竟然這麼能幹,經營了這麼多家生意。
第307章 第 307 章
楊二郎吃過飯之後在客棧開了一間房, 吃過飯之後休息了一會兒就出門了。
他去的自然是書院。
時隔多年不見慈谿先生,他也想過去看看當年那個不聽勸的老先生現在變成什麼樣了。
然而到了書院,他卻沒能進去。重開的肅昌書院跟以前可不太一樣了, 如今的規矩不是裡面的夫子或者學子,是進不去的。
不進去怎麼能見到人?還有一個法子, 就是等裡面的人出來。
但楊二郎顯然沒有這個耐心, 他在書院旁邊等了一會兒,門口守著的人還是不讓進,他就沒再等了。反而是朝著旁邊的蒙學班走了過去。
蒙學班就在他所在地方的一牆之隔,裡面孩子們異口同聲讀書的聲音十分響亮, 另外一個有些年邁的聲音聽起來很像慈谿先生。這麼看來, 鋪子裡頭那幾個學子說的沒錯, 慈谿先生去教小孩子去了。
不說他們想不明白,楊二郎自己也想不明白, 小孩本來就比較難管, 教她們不是更費工夫了嗎?
而此時的蒙學班, 慈谿先生教他們正在讀的是千字文,而他們這些孩子裡面有一些跟團團和圓圓一樣先前上過兩年學堂,所以千字文對他們來說十分簡單。
慈谿先生也知道這小孩子中有一部分有基礎,所以每次教學的時候除了千字文,還會講一些比較深的內容。
畢竟讀書不全是為了學習知識,也是為了學怎麼做人。慈谿先生見多識廣, 很多東西從他嘴裡講出來幽默風趣, 完全不似古板的夫子一般呆板無趣。
而通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 慈谿先生已經對他這個班上的孩子們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條件大多都一般, 但還算勤奮刻苦,讀書的態度也端正, 這讓他每天教授起來輕鬆不少。
時間一長,孩子們的資質如何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在這些人裡面,慈谿先生最喜歡的學生是團團,他有一種見獵心喜的感覺,這個孩子實在是個好讀書的好苗子,他還是跟多年前一樣不忍見明珠蒙塵,看到有好苗子總是會忍不住指點一番。
若不是他早先發過誓不再收弟子,他肯定是要把這個孩子收下來親自教導的。世上真正過目不忘的人寥寥無幾,這宋明翊就是其中一個。有這個長處在,在科舉一道上不論背什麼書都事半功倍。
楊二郎不知道慈谿先生對一個八九歲的孩童有如此惜才之心,甚至還萌生了想要再次收徒的念頭。
今日沒等到人,他也不著急,實在見不上就算了。不過途經此地,此處變化這麼大,遊覽兩日也算是長長見識。
他得讓家裡打聽一下這肅昌的知府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竟然這麼受當地人的吹捧,他冷眼瞧著這裡的百姓們恨不得要給他塑個雕像供奉著了。
若是個沒什麼靠山的,他可以舉薦到族中,他們族裡有不少都在京中做官,如果能夠吸納這樣的人才為他們所用,豈不是更好。
楊二郎對於宋聲的靠山一無所知,在當地待了兩天打聽之後終於得到了一些消息。
一,此人名叫宋聲,前些年科舉的狀元郎,出身於微末,是個寒門之子。
二,這人很有才華,不僅會讀書,還會治理地方。聽說走馬上任的路上就遇見了一樁河伯娶親的荒唐事,硬是沒有服軟,冒著生命危險把這事兒解決了。
三,這人的夫人是個哥兒,育有一子一哥兒,很有生意頭腦,這幾年在這邊經營的生意越做越大,聽說還跟軍中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