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頁
她們心裡知道宋家這一大家子人以後少不了倚仗這個小叔子,雖然大家關係都很和睦,但這關係也是需要維護的,別的她們幫不上什麼忙,這種孩子上的事兒她們卻是最有經驗的。
一旁坐著的宋玉和宋英是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的,他們倆看家裡人都很激動,捂著嘴取笑道:「我跟英姐是最早知道這個消息的,當時可把我們倆高興壞了,現在合該輪到你們了。」
「都說好事多磨,我看就是這個理兒。」張杏花笑了好一會兒,接著道,「清哥兒這打從生了團團和圓圓後,就一直沒能懷上孩子,如今這不就來了嘛!你們這些做長輩的,可得照顧好清哥兒,知道了嗎?」
「哎呀阿娘,這還用你叮囑嘛!」
宋英道:「打從知道消息之後,有空我就在給清哥兒這胎做肚兜了,等著孩子出生了,不愁沒有肚兜穿。」
「我也做了!」宋玉迫不及待的說道,「我還做了幾件小衣,只是我的繡工沒有英姐好,我知道清清肯定不會嫌棄的對不?」
宋玉說完之後拿眼神瞟陸清,陸清笑彎了眼睛,趕緊說是是是,絕對不會嫌棄的。
滿屋子的人相互打趣,其樂融融。
宋聲一直告假了兩天,專門留了一天陪家裡人,等到第三天的時候才回去坐班。
只是他才剛回去半個月,朝堂上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景帝禪位了,這皇位自然是傳給太子的。
然而現在坐在那把輪椅上的卻不是太子,而是曾經的皇長孫李凌堯。
因為太子剛接過皇位不到七天,就禪位給了自己的兒子李凌堯。太子實在不是做皇帝的料,他既沒有那個野心,也沒有那個y望,覺得還不如他做個太上皇來的逍遙自在。所以他禪位了。
朝臣們一開始象徵性的反對一下,而後太子表示他心意已決,多說無用,朝臣們這才同意下來。其實比起太子,朝堂上的大臣也更希望皇長孫李凌堯來繼承這個皇位。
歷朝歷代還從未有哪一個政權變更的如此之快的,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換了三個皇帝。不過這也說明了一個事情,那就是景帝的身體真的是不太行了,太醫說他不宜操勞,連最基本的摺子都看不了了。
禪位之後他也能少操一些心專心養身體,說不定還能有所好轉。
而新皇登基諸事繁忙,尤其是禮部,更是忙得團團轉,又是登基大典,又是祭祀大典,還有封賞大典,各種大典都快操辦不過來了。
年底平定敬王之亂那些有從龍之功的臣子們都還未曾封賞,像宋聲這種直接給升了官,還未給封賞。
而封賞大典不僅除了要封這些有從龍之功的大臣,還有後宮妃子以及皇后之位也得封。
宋聲不知道他不在京城的這幾年間,這本書的主角李凌堯和謝容發生了怎樣纏綿悱惻分分合合的故事,不過結果不出他所料,李凌堯登基之後力排眾議,封了謝容為後。
這件事並沒有讓他意外,令他意外的是另外一件事,他又升官了。
原本進了內閣,成了內閣大臣,而自從上一任首輔宋嚴固出事之後,這首輔的位置一直空著,李凌堯登基之後直接封他為內閣首輔了。
在金鑾殿上接聽聖旨的時候,他自己都驚訝的猛的抬頭看了一下。如今他才三十多歲,已經成為了整個大景朝最年輕的首輔。
同樣非常震驚的還有那些出自世家的大臣,他們仍舊看不起宋聲微末的出身,可這是封賞大典,不是上朝,不能在這會兒隨便彈劾其他人。
大典結束之後,一切都塵埃落定,畢竟君無戲言,李凌堯特地選在這個時候宣布,也是這個原因。不然若是在平時的大殿上宣讀這個決定,肯定會有不少大臣出來反對。
大典結束之後,李凌堯把宋聲叫了過去。
宋聲一進御書房就立即跪下推辭:「陛下,陳資歷尚淺,這首輔的位置怕是無法勝任。」
「宋愛卿,你可知讓你擔任首輔掌管內閣,不僅是朕的意思,也是皇祖父的意思。你有大才,朕與皇祖父都信任你,朕初登基,內閣的很多人朕並不信任,以後還要麻煩你幫朕盯著點兒了。」
話說到這份上,宋聲再怎麼不識時務也不敢多言了。既然上位者信任他,而他也推辭過了,那他就問心無愧了。他知道李凌堯和景帝的意思,無非是覺得他有大才能,放到首輔的位置上,有什麼想法可以直接變現,沒有什麼掣肘。可同樣也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感謝陛下和太祖皇帝的信任,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只是他這麼一升官,可就有很多人不樂意了。從第二天開始,朝臣們上書彈劾他的摺子就越來越多,不是說他德不配位,就是說他出身不夠高貴,資歷尚淺,總之說來說去就是不讓他做這個首輔。
宋聲偏偏不如他們的意,古往今來能得帝王信任者本就屈指可數,千里馬要遇到伯樂才能成為千里馬,遞到手邊的權柄怎能不要?這個首輔他還就當定了。
皇帝說出口的話就算朝臣們再怎麼反對,那也不可能收回成命,哪家皇帝會朝令夕改,這有損天家威嚴。
反對的聲音持續了一段時間,眼看皇帝心意已決,他們反對也沒什麼效果,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乾脆也就不說什麼了。
不過他們放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