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見眾人紛紛頷首、太宗面色緩和,李豫的嘴角不由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
李世民沉思片刻,最後一問:「論身份、論德行,你倒是配得起這把龍椅。但你要如何向朕證明,你有做皇帝的本事?」
李豫激動得渾身輕顫,他定了定神,掛上謙卑恭敬的微笑:「兒臣不敢。」
「兒臣自知才疏學淺,定會向朝中大人多加請教。兒臣願效仿太宗,選賢舉能、虛心納諫、睦鄰安邊、勤政愛民。」
這段話聽得石潭邊的文臣們通體舒暢,紛紛點頭。
「少來這些虛頭巴腦的。」李世民不耐煩地打斷了李豫的「官話」,示意他來點實在的。這種套話奉承下大臣自然可以,但對李世民而言,終究還是無趣了些。
李豫頓了頓,乖順地一轉話鋒,平靜繼續:「正如仙人所言,至德元年,也就是756年,父皇於靈武即位,兒臣隨即擔任天下兵馬元帥,負責調度朝中諸將。當時靈武之地,朝廷草創、軍士寥寥,是兒臣推心示信,招懷流散。直到彭原時,兒臣已經募兵數萬。」
石潭邊的武將們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李豫不緊不慢,還在繼續:「至德二年,兒臣與郭子儀、李嗣業、王思禮等人從鳳翔出發,於香積寺與叛軍決戰,最後斬殺六萬叛賊,成功光復西京。此後,兒臣僅在長安鎮撫三日,隨即率大軍東追叛軍,一鼓作氣,接連克復陝州多地,最終光復東都。」
眾人眼睛一亮,無不狂喜。
唯有李亨不滿地哼哼:「那也是孤給你機會,你才能領兵。」
聽到這種荒唐話,李豫面色不變,兩顆漆黑的眼珠轉向李亨。
他直勾勾盯著李亨看了許久,只把李亨看得毛骨悚然。就在一旁的大臣都感覺有些不對時,李豫這才勾唇一笑,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父皇所言甚是。」
言罷,他的笑容驟然變得陰森詭異,當著眾人的面,他伸手捧過一隻錦盒。
這錦盒長寬約莫七八寸,有人小臂那般高,總體來說倒也不大。見眾人面露疑惑,李豫笑意越深。他拍著錦盒,神情是難得地興致勃勃:「其實兒臣最大的功勞,應該是這個。」
說話間,他慢條斯理地解開扣子、掀開頂蓋。眾人急不可耐地探頭望去,卻不由倒抽一口冷氣——
盒子裡的東西,竟是一顆人頭!
第23章 【紀實詩】杜甫三絕句
李豫像是看不到眾人臉上的驚恐和嫌惡,自顧自地伸出手。
他先是輕輕拂去那人頭上乾涸的血垢,然後才慢條斯理地握住頭顱頂上那堆黏在一起的頭髮。李豫試了試力度,似乎覺得可行,這才一用力,將整顆頭顱如拔蘿蔔般提出。
石潭邊有人發出乾嘔聲。
舉著人頭的李豫好似充耳不聞。他微笑地提著人頭,又小心地調整角度,將手底那張死不瞑目的面孔轉向眾人。
李豫像是看不到李亨那慘白的面色,語調溫和:「父皇,這是兒臣獻給您的禮物。本以為只能放在您陵寢前祭奠,想不到今日竟能讓您親自看到——真是趕得早不如趕得巧。」
「父皇,您喜歡嗎?」
眾人不由望向李亨。
被點到名的李亨一個激靈,差點摔進石潭。他匆匆扭頭,毫不掩飾自己臉上的震驚和厭惡。
「李豫,你瘋了?孤根本不知道這是誰!你膽敢拿人頭威脅孤,孤要殺了你!」
李豫笑容不變,將人頭往前遞了遞:「父皇,您再仔細看看。您最恨他了,聽說您死的時候還在念他的名字……兒臣昨日剛殺了他,好不容易替您報仇,父皇,您不喜歡嗎?」
李亨強忍噁心打量:這顆人頭看上去五十來歲,想必平時養尊處優,就連耳垂都飽滿圓潤,唯有一雙顴骨高高凸起,顯得無比刻薄寡恩。再往下看,人頭嘴巴大張,裡面的舌頭早已不翼而飛,唯獨血淋淋的一截斷根躺在齒列中間,猙獰可怖。
「你、你們看孤做什麼?孤根本不認得那個頭!」
見眾人眼神複雜地望著自己,李亨又急又懼,踉蹌著遠離石潭,不肯再看。而他身後的武將們看慣生死,雖然被突然出現的人頭嚇了一跳,但他們很快回過神,開始細細觀察:
「面白無須,嘴上沒毛,八成是個閹人。太子殿下,您看看這是不是李輔國的頭?」
「對不上年紀。」有人搖搖頭,否決了這個說法:「李輔國已在太子身邊伺候多年,太子不可能認不出來。」
聽到這個名字,李豫面色一沉:「不是李輔國。」
他像是恨極,就連一直謙卑的自稱都不知不覺地開始改變,陡然從「兒臣」變回了「朕」:「李輔國恣橫不遜,自持有定策之功,竟敢要朕稱他為尚父。如此老賊,朕五六年前就命人將他亂刀砍死,將其屍首碎屍萬段。」
李亨一怔,居然又湊回到石潭邊:「當真?」
「自然。」李豫沖李亨笑了笑:「對了父皇,那個女人……嗯,算算時日,她現在應該還是您的良娣。她圖謀不軌,害父皇受驚仙逝。朕後來將她貶為庶人,幽閉處死。」
李亨面露快意,滿意地點了點頭。
或許是李豫做的這一切讓他心情舒暢,李亨竟然開始重新打量人頭,好奇道:「那這人是?」
「魚朝恩。」李豫這次沒有賣關子,冷著臉道:「昨日夜宴之後,朕命人將他縊殺。說來倒巧,朕本想過幾日將他的人頭奉到父皇陵寢前,可今日仙人相助,令朕重新得見父皇。父皇——李輔國、魚朝恩、張良娣,朕一個都沒有放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