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這場不足三個月的短命北伐就此折戟沉沙。自責的張浚奏聞孝宗,要引咎辭職。但好在趙眘是個守信之人,他履行了當初的諾言:「朕與卿相約北伐,今敗,其責在朕,卿無咎也,群言不可畏。」強行保下張浚。】【儘管如此,「隆興北伐」也給整個南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在朝堂之上,主戰派悉數被貶,和議再次喧囂塵上,甚至還出現了「抗戰必亡」的消極言論。而政策失敗的孝宗趙眘隨即也受到了太上皇趙構的掣肘,在巨大的壓力下,趙眘不得不按高宗旨意辦事,任秦檜死黨湯思退為左丞相。】
【湯思退不愧是秦檜的「死黨」,他的做法和秦檜如出一轍。甫一上任,湯思退就用了秦檜慣用的招數,不斷假羅織罪名、持續彈劾,誓要驅逐張浚這個主戰派的代表人物。無奈之下,張浚被迫外放福州。但就在他前往福州的路上,張浚不幸染病去世。】
【逼退張浚不夠,湯思退又走上了秦檜的老路——他派親信通敵,邀請金國派兵渡淮,以此與他的主和活動內外呼應。1164年,金兵分四路大軍南侵,連續攻破商州等要地,湯思退聞訊啟奏「和議」,孝宗直斥不准。但這一次,湯思退有恃無恐,他竟然直接抬頭逼視孝宗,一字一頓地威脅:「請陛下報太上皇。」】
【趙構或許會讓南宋的百姓們失望,可他從不會辜負金國主子的期待。有他在,和議推進得相當順利——1161年12月,《隆興和議》正式簽訂。】
天幕上,放映著和議最後的「受書儀」視頻。
現代人看不太懂的儀式,對於重禮的古人來說最為簡單易懂不過。不過一眼,士大夫們幾乎目眥欲裂:這哪裡是雙方互換國書,分明就是對宋朝皇帝的一次侮辱!
「受書儀」,即兩國互換國書的儀式:對於南宋的國書,金國由「閤使」接書,但對於金國的國書,卻要求趙眘親自「起立受書」,鄭重接過之後,才能「轉授內侍」。
趙眘起立接書的行為實際上代行了金國的「閤門」之職。換句話說,這一次「受書儀」相當於變相地昭告天下——宋人的皇帝和金國的奴才同個等級。宋皇都只能在金國當個奴才,你們這些大宋的臣子百姓,就是奴才都不如的豬狗牲畜!
天幕上,宋帝丟掉了皇帝的尊嚴卑微接書。
天幕下,宋兵卻在為宋朝的尊嚴奮勇進攻。
大地震動,黃塵蔽日,突如其來的馬蹄聲驚破金兵大營。小兵連滾帶爬地跑進完顏兀朮的帳篷,聲嘶力竭——
「大王,岳、岳家軍殺過來了!」
「岳、岳飛來了!」
第53章 【愛國詩】辛棄疾
金軍的潰敗在眾人的預料之中。
拐子馬需要布陣的時間,而鐵浮圖重騎兵則需要開闊的衝刺地帶,而岳家軍則完全沒有給金軍反應的時間和機會。尤其是岳飛帶領著背嵬軍率先衝鋒,當看到那支軍隊的時候,大部分金兵的心裡已經涼了半截。
「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
背嵬軍是岳飛親領的部隊。若說岳家軍是南宋諸軍中戰力最為強悍的隊伍,而背嵬軍則是精銳中的精銳,是「岳家軍」中最為精華之所在。「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潁昌、朱仙……岳飛數次帶領此軍以少勝多,就連金兵自恃最強的鐵浮圖軍都曾被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血花迸濺,慘叫此起彼伏。
金兵的屍首越來越多,恐慌如瘟疫般飛快傳播。幾乎是所有衝殺的金兵都開始心生退意,他們拿餘光偷瞥完顏兀朮,像是在哀求大王趕緊下令投降,給自己留條活路。
完顏兀朮與岳飛戰在一起。
他們是老對手,熟悉對方的每一個招式,每每交手,都會膠著許久。
但這一次,勝負分的很快。
幾乎就在兵器第一次碰撞的時候,幾乎就在兩人目光第一次對接的那刻,岳飛就清晰地意識到——完顏兀朮,此戰必敗!
果不其然,完顏兀朮幾乎被岳飛打得連連後退。他臉上寫滿了憤怒與恐懼,在武器交鋒的間隙中,用蹩腳的漢語質問岳飛:「你、怎麼不回、臨安?」
岳飛眼神一沉。
完顏兀朮的這句話應證了他心中的許多猜測。
但他沒有回答老對手的問題,只是冷漠地問:「投不投降?」
完顏兀朮咬緊牙關,狼狽地躲開岳飛刺來的瀝泉槍,揮手反劈金雀斧,直攻岳飛門面。他心亂如麻,就連招式也頻頻失誤,岳飛不過微一側首,就輕而易舉地躲開了他的攻擊。兵器碰撞出巨大的聲響,幾個來回後,趁著完顏兀朮收斧回勢時,岳飛看準時機,刺出一槍。
「咕嚕咕嚕」的血泡聲音伴隨著「咯吱咯吱」的喉骨摩挲聲,完顏兀朮的瞳孔中寫滿了不可置信。他緩緩抬手,握住了自己喉嚨前那柄冰冷的、滴著鮮血的長槍。
只可惜,他再也沒有力氣將他拔出。
……
完顏兀朮的頭顱被人割下,張憲騎著快馬在戰場上喜悅地奔走,高高舉起手裡的頭顱:「完顏兀朮已死!完顏兀朮已死!」
死訊所過之處,岳家軍的歡呼與金人的悲鳴同時響起。衝鋒的宋兵越戰越勇,而退卻的金軍越來越多。主將的死訊如山崩海嘯般壓垮了金軍,一個、兩個、千個、萬個……直到最後,所有的金兵都放下了武器,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