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74頁

    世間可攜手之人,莫過於此。

    沈辰月與穆雲昭,搭著手腕,踐踏虛空,飛上了演武台。

    「穆兄,承先賢,高山流水之情,月不敢誤兄長赤誠一片,當全力回敬。」

    「是,千金易得,知音難覓,愚兄亦全力以赴。」

    「沈辰月,火系、化神二階,若有冒犯之處,望兄長海涵!」

    「阿月客氣了,穆雲昭,光明系,化神二階,請!」

    觀戰台上的長輩們,聽他二人所言,仿佛演武台上之人,不是這兩個出類拔萃的後輩,而是他們自己。

    李孝成對身邊老哥幾個道:「這不是與我等當年一樣嗎?我等來自天涯海角,光陰數十載,相知相惜,至今從未改變。」

    看到這一幕,最為高興的莫過於,冷融和穆明山,兩家天南地北,是幾十年的老交情,於家族之間,卻是幾世之交,如今又成了兒女親家,實在是喜上加喜,親上加親。

    穆明山道:「吾家小輩,當如吾等之風。」

    冷融想起來當年,他們倆年輕的時候,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相互抬槓的過往,今日或能舊夢重溫。

   

    「穆老弟所言甚是,如此天之驕子,盡歸我得。」

    本來剛才還滿臉得意的穆明山,聽他這麼一說,裂的耳朵跟著嘴角,立馬就掉了下來。

    「你這老東西裝的一本正經,我費盡心血,養了幾十年的兒子,就成你們家的了。」

    一向面容冷峻,不拘言笑的冷融,也因此而開懷,他身邊的夫人雪玉珠,已經唔這手帕,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李孝成伸著一根手指,他們最近只來擠去:「你們兩個,幾十年了,還跟當年一樣,要我說你們什麼好呢!」

    懷裡抱著一個娃娃的方仲良:「李兄,都見怪不怪了,冷兄與穆兄,要是不鬥上一斗,咱們哪來的樂子看呢?」

    柳禎搖著一把鵝毛扇,看著像一位老郎中似的,看了一下身邊幾個老哥哥,又瞅了一會兒演武台。

    「方兄才是明白人啊,現在都是年輕人的天下,咱們這些老東西,也就只有早早樂子的份兒了。」

    與此同時,二人祭出法寶,周圍的人都看出,這兩個傢伙要動真格的,前面兩組都是交流玄術與劍道,穆雲昭和沈辰月,還是第一次在對戰中,用上了獨門法寶。

    沈辰月拿著一把鳳火劍,抱著騰騰火焰,左手扶著一張,琥珀為座,鳳翎為飾的七弦琴。  

    穆雲昭的含光劍,終於有了真實的面孔,日月雙生,當有日月雙劍,再看他背後,漂浮著一件至高無上的法寶,五行三界之間,僅此一件,日月雙面鏡。

    穆雲昭知道沈辰月,耳聰目明,敏而好學,取長補短之道,運用的出神入化,總是怪招頻出。

    「阿月,你打算從何開始?」

    沈辰月的鳴鳳眼,俏皮的轉了一下,雖然他的對手是一個輔助系,光明的力量永遠不可小覷,要是他把輔助之力,放在攻擊上,那怕他是強功屬性,未必能夠取勝,現在還會為他做嫁衣。

    光明與火是最接近的屬性,有很強的共生性,亦有強大的毀滅性,烽火燎原,可焚盡萬物,卻燃不盡天光。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對方把所有的功夫全使出來,在尋他的破綻。

    「一柱香之內,物盡其用,哥哥可要手下留情啊!」

    看來他已經把光明與火之間的奧秘,琢磨了個遍,光明與火同出,火助光更明。

    若是兩相對立,火無光相助,終會燃盡,反之,若無遮擋,火只能是光明的養料,若是對著鏡子發功,必遭反噬。

    「如此,阿月可要小心了。」  

    「今日得興與大哥同台相搏,小弟便為大哥,奏上一曲陽關三疊。」

    二人一開始,就將所有的可用知道都展現出來,沈辰月觀察之中,無論是穆雲昭的光明吟唱,還是他手中的日月雙劍,均不可懼,唯有他身後的日月雙面鏡難以琢磨,那件法寶,有世間最強的反噬力,且來者不拒。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共鳴中對立

    破掉這一不確定因素,就是破壞這面鏡子,當然不是將鏡子打破,他是在一瞬間,讓日月雙面鏡,無法發揮本能,或者說讓操縱鏡子的人,在一瞬間失控。

    「如此,為兄洗耳恭聽!」

    光明與火的靈力,在演武台上蕩漾開來,其震盪之浩瀚,方圓數十里都能察覺。

    陽關三疊並非榣山密曲集所收錄,是一首源於**大地的古曲,天玄大陸托生於**大地,文化底蘊大同小異。

    繁花城穆氏,南海第一宗門,亦是書香門第,穆雲昭為穆氏嫡系子弟,詩詞歌賦多有涉獵,上回在尚京城,在集市上提詩畫扇,就能看出他是一位,才情縱橫的世家公子,文韜武略無一不通。

    這些耳熟能詳的曲子,他肯定也聽過,要控制他背後的日月雙面鏡,需要絕高的精神力,若是一首曲子,被他故意彈的錯漏百出,有機會讓他走神了。  

    要說遮擋之物,周圍全都是高大的樹木,用幾片葉子擋住鏡子,對他而言是易如反掌。

    沈辰月放開鳳火劍,讓它自己在旁邊懸著,反正此劍已通靈,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只要主人有命,靈劍當從。

    隨著委婉起伏的琴聲響起,一首淒蒼送故之曲,觸及到人心最深刻的地方,悲鳴之意油然而生。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7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